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读课上,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课文。 “小朋友,把书翻到第18页,一起读第一课《春笋》。” 学生按照指令,整齐地读起课文来。 “小红,你是怎么拿书的?”“小燕,你的手怎么不指着字,眼睛怎么不看好书呢?”小老师当得有模有样的,脸上满是一本正经、一丝不苟的神色。  相似文献   

2.
张丽均 《可乐》2008,(1):27-27
一名小学特级教师应邀到外地讲课。大礼堂里,坐着上千名听课者。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要读课文了,孩子们齐刷刷举起小手。老师随意点了一个胖胖的男孩。这个孩子一开口,就把句子念错。老师柔声提醒他看清楚再念,他结巴起来。邻座一个男生忍不住笑了,举手想替他读,老师没有  相似文献   

3.
上早自习的时候,金豆豆认真地捧着语文书,默(mo)读课文。第一节课是语文课,许老师会叫同学来朗(lang)读课文的。金豆豆想抓住这个机会,露一手给田蜜蜜看。  相似文献   

4.
朱芳 《可乐》2011,(9):43-43
亨利·沃德·比彻还是小男孩时,一天,老师把他叫到讲台前,要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彻是个勤奋的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并不是什么难事。他满怀信心地清清嗓子,张口就开始背诵。才背了个开头,比彻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字——“不”。  相似文献   

5.
<正>“读”是语文课的基本功之一,可是,不少学生不重视“读”。对于语文阅读,他们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既使这篇课文很有趣,初读还很认真,但不肯细细钻研。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促读法”,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一、以画促读 像《皇帝的新装》、《宋定伯捉鬼》等课文,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学生读的兴趣不能说不浓,但他们往往满足于看个热闹。为了引导学生读深读透,我组织学生画连环画,然后展画、评画。学生要想把画儿画好,就必须认真体会课文。这组画由几幅组成?每幅画的内容是什么?给每幅画配什么文字?搞清楚了这些问题,也就搞清楚了课文的结构,吃透了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课堂片段】 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感动你的句子。 学生们边读边画边想边写,神情都很专注。这时一位男同学提高嗓门,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报告:“老师,我的同桌哭了,你看她还在抹眼泪呢。”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同学们好奇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位女同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开始上课: 师:今天这节语文课,咱们继续学习第十七课。 生:(齐)《酸的和甜的》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今天早上,小朋友学完以后,都非常喜欢,那么在座听课的老师,也很想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你们愿意不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老师们听啊? 生:(齐)愿意!  相似文献   

8.
“自读课文”是配合“讲读课文”教学、培养和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辅助教材。但有的师生把它看作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是不正确的。 怎样引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呢?实践中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源发兴趣,调动学生自读的积极性。 (1)思想工作法:只有思想明确,才有兴趣,才有积极性。思想工作就是对学生讲清楚学好“自读课文”的意义,扫除忽视“自读课文”的各种糊涂思想,使他们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起自觉学习的优良学风。这就要深入学生实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然后针对他们的思想,促使思想转化。  相似文献   

9.
赵执信名字的读音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清初山东益都颜神镇(今淄博市博山区)人,为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关于赵执信名字的读音,人们一般均“读如字”,即读作zhaozhixin。记得当年上大学时,教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老师也是这样读的...  相似文献   

10.
师:大家预习过课文了吧,生字会读了吗?下面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10,(6):49-49
这是至今让我匪思难解的谜。 1992年,我还是个十四岁的问题少女,爸爸妈妈因为我桀骜不驯,将我送到乡下,和奶奶一起生活,希望我能受到磨炼,走上正途。可我根本瞧不上乡下的一切,包括那个破败的镇中学,也根本不把任意课老师放在眼里。我不听他们的说教,甚至敢和他们顶嘴。班主任胡老师拿我没一点办法。  相似文献   

12.
夏红峰 《新天地》2011,(7):76-76
近期有几个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要求我为他们辅导英语,每天有一个小时的课外时间我给他们上课,我把上课的做法及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首先、教孩子们把单词的语音读准。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读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有读不准的、不会读的单词。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课文”。从熟读人手进行文言文教学,是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这是历来的传统经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等中国古语也强调了“熟读”的重要性。 学文言文跟学外语有点相似。学外语要是光听老师讲,不熟读外文,不把读的外文记住背出,是很难学好的。王勃“六岁长辞章”,骆宾王“七岁能赋诗”,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都是靠熟读背诵而成的。 在熟读背诵上,应该避免为了熟读而机械地死读硬背的现象。这种表面读得沸沸扬扬,实则“水分”颇多的阅读,非把学生的思维搞僵化不可。某教师上《岳阳楼记》。介绍作者、背景,导入课文后,就让同学们集体朗读,接着是分小组读,然后是指名若干同学读,再后来是男女同学分别读,最后是互读互背。乍一看,不错,挺热闹,似乎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不觉有“苍白”之嫌。这是极端的形式主义。无目标、无目的、无指点,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但到头会有多少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语文教师做了多年,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带着学生读到好看的文字,读出文字里轻灵而又长肌肉的滋味;教学生"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比如,课文《金岳霖先生》,金教授"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形象跃然纸上,师生咂摸不尽。课文品味完,再介绍课外的。课文开篇第一句就写"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课文最后一句是"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联大那段艰苦却精彩的岁月,值得学生拨开历史风尘去遥望一番。  相似文献   

15.
知道有《诗经》这部书是在早年读中学时课文介绍的,明白《诗经》有艺术魅力是在后来读师范时老师讲解的,而体会《诗经》易读难解则是在自己每次翻看《诗经》时感受到的。很显然,由于《诗经》的成“诗”年代和成“诗”环境与我们很遥远,因此少不了有太多的“隔膜”,以至于让许多人读而生畏,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16.
一个女人,用一根细绒线,几根毛衣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她就是陈红。初见陈红,感叹于她的纤秀与典雅。我知道,她是“老三届”中的一员,但在她淡淡的微笑中,却找不到一丝丝沧桑与无奈,那是她的同辈人曾经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在我印象中,织毛衣,每个像陈红这样年纪的女人几乎都会的,但没有一个人像陈红这样用一根细绒线,几根毛衣针织出了今天这番令人瞩目的事业:迄今为止,这位没进过高等学府的女士是我国唯一一位国际羊毛局正式承认并专门为她举行个人服装展示会的中国设计师;1993年8月,“陈红”服装商标问世,使她成为上海第…  相似文献   

17.
《福建教育》(A)2009年第4期刊发了朱瑛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案例《精略交互感悟神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教学实录与反思》,拜读之后发现,朱老师完全把略读课上成了缩微版的精读课!课中体现出的对略读课文的误解,在当前的略读课中极具典型性和普遍性。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朱老师和行家。  相似文献   

18.
听课随感     
别让“想”字走过场 平时听课,常有老师这样指导学生自读:请自读课文第×段,一边读一边想,有疑问的地方用笔划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这是一则很有理论高度的导语: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边读边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  相似文献   

19.
正1971年,我八岁,小学一年级。我读的是农村小学,我的同学也大多是农村孩子。二十多年后,我想起他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们的淳朴和可爱。值得自豪的是,那时学生承受来自学习的压力远没有今朝这般沉重,有了悠闲你才能觉出天很蓝,水也很清。学习的事如今基本上都忘了,隐隐约约只想起了几件。一次是语文观摩课,由年级组年纪最大的常老师为我们授课,外校的老师观摩。这事很重要,所以要提前几天彩排。我被指定读课文的前一段,课文的名字是《一条破棉絮》。我怯生生站起来:一条破棉絮……常老师打断道,这怎么可以,这是一篇控诉旧社会罪恶的课  相似文献   

20.
略读课文在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学会略读和浏览。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三二部曲”:读通读顺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交流阅读感受。窃以为,这样理解和处理无法凸现略读课文的课程功能和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