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增加,微博舆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微博舆情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判断力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诸如舆情监控难度大、政府官员素质低下、政府危机公关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信息不够透明等。对此,政府应当下大力气做好微博舆情下的政府危机公关工作,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在微博影响力呈几何式倍增升态势下,微博已成为第二大舆情源头,在向舆情和突发事件的转移扩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异军突起,并对传统主流媒体舆论产生重大影响,微博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和方法需要改进,尤其应重视微博关键传播节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风险社会和媒介化图景的双重背景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舆情加大了政府对"第三空间"的管理风险。本文以微博舆情的价值构建和学理研究为基础,深入剖析重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研究的背景、原因、内容、方法,创新性提出"第三空间"的舆情形成机理,并对微博舆情的监测与引导机制展开学理探讨。  相似文献   

4.
韩絮 《国际公关》2011,(3):84-84
2011年是名副其实的微博年。这一年,打拐、问政、营救狗狗,微博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这一年,快消、汽车、电子IT,各行各业几乎所有的客户都想瓜分微博这块蛋糕;这一年,只要你还在公关圈里混,没有哪个公关人是不想借助微博这个平台展露身手的。2011年,我们都在微博控,而与此同时,从媒体向公众输出信息到公众主动关注媒体,  相似文献   

5.
全新的舆情环境要求我们必须采取与时俱进的企业声誉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化危为机,使公关工作的理念与手段赶上快速发展的微博时代,而不是被社会化媒体的浪潮所淹没。  相似文献   

6.
微博的兴起,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高校而言,需要从微博的传播特点出发研究它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树立大学生微博舆情监控与引导的原则,借助微博加强和改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监控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我国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及其之间的关联,提出现存的问题及未来的趋势,抓取了2014—2018年CSSCI来源期刊刊载的网络舆情相关文章的关键词,构建高频词的共词矩阵,使用聚类分析将高频词聚集成7个类团,并采用战略坐标图揭示类团内部及类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主要集中在舆情传播的仿真建模,基于大数据的微博网络舆情传播模式,突发事件、公共热点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化等7个领域。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存在对舆情传播中个体特征的研究较少,对微信以及移动互联网环境中舆情的研究较少等问题。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演化、个体情绪认知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等是潜在的重要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8.
雷佳 《国际公关》2023,(20):104-106
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政务微博对打造服务型政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政务微博对突发事件舆情的演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2015年8月12日晚发生的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公共突发事件,本文剖析该事件舆情演化的走势,研究分析了政务微博对突发事件舆情演化产生的作用,指出该事件中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同时运用意见领袖理论和反沉默螺旋对该事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风向标和睛雨表.能否正确、快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关乎到高校教学环境的和谐、稳定.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多途径入手提高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意识和处置能力,建立一个制度监管、技术支撑、队伍管理的“学校——辅导员——学生——网络”多维互动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体系,提高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应对效能.  相似文献   

10.
简论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进入微博时代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率最高的群体,是网络舆情形成与传播的“生力军”。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加强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建设已成为事关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重大任务。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焦点热点多,传播快、难监控,应该本着宜快不宜迟、宜疏不宜堵和依法打击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的组织保障、舆情预警和舆情危机干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微博2007年进入中国,到2010年,已经具备了“大众媒体”的传播功能,并成功地将数字媒体由舆情的发酵地转变为舆情的发源地。从2010年起,新闻媒体纷纷开设微博,争发微博,微博有成为媒体竞争的前沿阵地的趋势。以往的关于媒体管理的一些规则和底线,也正在被记者微博所突破。舆情事态的进程和舆论引导的格局都因微博的兴起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的崛起是新时期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成果,也是民众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从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及舆情的引导策略进行分析,主张政府应先入为主,以积极的态度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健全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加强网络公关队伍建设;对政府官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公关培训,提高政府网络公关的能力,即从网络公关的视角探究政府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微博的快速发展,推动党群关系进入新的时代。微博提升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拓展党群信息沟通的渠道,增加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增强舆论监督的功能。微博环境下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建立微博教育与管理机制,建立微博舆情引导机制,完善微博监督机制,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4.
微博的快速发展,推动党群关系进入新的时代。微博提升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拓展党群信息沟通的渠道,增加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增强舆论监督的功能。微博环境下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建立微博教育与管理机制,建立微博舆情引导机制,完善微博监督机制,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5.
微博:政府危机公关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传播工具和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因其快速和便捷的特点成为政府和民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在政府的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政府都可以借用微博进行舆情监测、民众沟通和形象修复,从而获得危机公关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李萌 《国际公关》2014,(4):92-93
正一、新媒体环境的转变与企业官方微博的必要性2014年4月17日,新浪微博在美国敲钟上市,据此前新浪微博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微博月活跃用户(MAU)达到1.291亿,日活跃用户(DAU)达到6140万,微博上分享的信息超过28亿条。2012年舆情热点事件中,20.3%是由微博首次曝光的,这一占比  相似文献   

17.
如何构建政务微博的舆情应对机制,是提高政府引导突发事件舆情的关键,文章从信息平台搭建、信息联动、舆情预警、舆情风险防范、信息发布、政民互动等层面,对政务微博的舆情应对机制展开制度探讨,并对政务微博舆情应对机制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文静  郝其宏 《国际公关》2023,(22):127-129
在社会燃烧理论的视阈下,网络舆情是燃烧物质、助燃剂、点火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是层层递进、量变引发质变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新兴媒体的发展增加了舆情滋生的燃烧物质,一旦网络场域内出现突发事件就会迅速达到舆情爆发的点火温度。作为网络舆情引导的前沿阵地,政务微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舆情应对能力,消除网络场域内的燃烧物质,控制助燃剂,降低点火温度,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本文从社会燃烧理论的视角出发探析网络舆情的演化逻辑以及政务微博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为政府部门更好地把握网络舆情事件发展脉络、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和预警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博的流行,当代大学生逐渐对高校微博产生极大的兴趣,高校微博已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新阵地和主阵地。与其他微博相比,高校微博具有使用时间零星化、群体互动性较强、内容原创性高、兴趣点较集中的特点。高校微博是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的"导火索"、不良情绪发泄的新渠道、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要利用高校微博,提高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可着力于提高对微博的重视力度,及时回应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充分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作用,积极组建特色微博团队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正从一个微平台迅速变成大众传媒平台。由于微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基于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公众从信息获得转向互动参与,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渐深入。大学生是微博的主体,微博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和彰显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为不良情绪和非理性表达的放大器。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做好微博时代的稳定工作:要理性面对,建立高校官方微博;认真维护,用好高校官方微博;积极引导,培养高校"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