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核心的生态伦理思想。蒙古民族对环境的独特的适应方式在生活领域内大体以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最为典范,并且构成了一系列的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和解读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的生态伦理价值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伦理文化是蒙古族文化传统中的瑰宝,传承蒙古伦理文化对蒙古族来说意义深远。本文分析了蒙古族伦理文化的历史教育、道德潜化及民族认同等三种功能,并以此说明蒙古族伦理文化传承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传统的伦理思想贯穿于蒙古历史的始终,然而蒙古族是马背民族,是动荡的民族,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成吉思罕崇拜及黄金家族正统观”、“忠君与忠实”、“妇女地位”、“英雄气质”、“尊师重教”等五个方面论述蒙古族传统的伦理思想的同时,也论述了藏传佛教,即黄教在这五个方面的影响,从而突出了15—117世纪蒙古族伦理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的传统的伦理思想发展到元朝并没有削弱。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地位,忽必烈不能不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本文从“尊儒学,重礼治”“崇佛教,促治心”“朴实无华,居安思危”等方面,论述了忽必烈的伦理思想。这也正是元朝时期蒙古族伦理思想的新特点、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蒙古族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展现着蒙古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蒙古族文化的一部分,她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展现着蒙古族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丰富的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就这些方面来看,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价值是十分可贵的,因此可见对于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意义深...  相似文献   

6.
儒家伦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产生了伟大作用。本文试就儒家伦理的民族特色与现代意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走着与世界其它民族大致相同的道路,但它毕竟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经济根源和文化背景,从而使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主体内容的儒家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酒在蒙古族饮食文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中,酒器作为物质载体,是蒙古族酒文化的核心所在,本文通过对各历史时期蒙古族酒器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以"小酒器"窥"大人生",着重探究蒙古族传统酒器背后蕴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族的古老发祥地 ,它不仅在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其民歌也如离离原上草一样繁茂。流传在呼伦贝尔蒙古人口中的民歌珍藏了民族的心音 ,表现了他们的独特习俗。我们从呼伦贝尔民歌———这一劳动人民世代创造并传唱的“心曲”中可以看到它所体现出的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发展和变化。这些表现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呼伦贝尔民歌 ,以草原奔放、豪迈的性格 ,为我们展示了当地蒙古族人民衣食住行的一幅幅画面  相似文献   

9.
皮雕艺术是蒙古族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蒙古族传统手工艺之一,是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造型艺术。作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族皮雕艺术在内蒙地区高等院校课堂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丰富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的能力。基于上述观点,笔者在论文中将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蒙古族皮雕艺术应用于内蒙古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蒙古族皮雕艺术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弊端;蒙古族皮雕艺术应用于蒙古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浩如烟海的蒙古族民间故事是蒙古族民间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传统故事和专人系列故事(或曰故事组、故事群)。专人系列故事中,《巴拉根仓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也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广大蒙古族人民同僧俗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战斗的锐利武器。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源远流长。部落时期的那些美丽的传说、神奇的故事、悠扬的民歌、吉祥的祝词等,在最早的经典著作《蒙古秘史》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映。然而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民歌审美谈哈斯朝鲁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社会活动的产物,是蒙古族审美领域里较早出现的艺术之一,有其自身的独特结构、形象风格和美学特征。在蒙古族早期文化中,歌谣、音乐、舞蹈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蒙古族歌舞起源于蒙古社会的初级阶段,是祖先在各种社会活...  相似文献   

12.
统一前后蒙古民族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蒙古民族的特殊的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和历史地位,决定了它的伦理思想的特殊性,即在传统的伦理思想不变的前提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的特点,反映出明显的阶段性。《蒙古族伦理思想阶段论》是由四篇系列论文组成的总题目。这四篇系列论文是《统一前启蒙古民族的伦理思想》、元朝时期蒙古民族的伦理思想》、《15-17世纪蒙古民族的伦理思想》、《近代蒙古民族的伦理思想》。本文是第一篇,重点论述了“高尚的妇女地位”、“纯真的笃实忠信”、“制胜的精诚团结”、“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长期生产斗争、社会交往的经验总结 ,也是其智慧的结晶 ,其中有许多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哲理。青海蒙古族谚语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思想内涵和结构形式。本文主要探讨了青海蒙古族谚语的类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天命论思想作为古代蒙古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蒙古族族源传说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深远。把蒙古族族源传说置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可以看出蒙古族族源传说脱胎于蒙古人萨满教神话,与早期萨满教"天崇拜"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根源为天命论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蒙古族地区,自从藏传佛教传入之后,佛教寺院教育就逐渐形成和壮大起来,成为蒙古族地区的主要教育形式。寺院教育在蒙古族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蒙古族地区寺院教育的形成、寺院教育结构及教育内容、教学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节日民俗是反映蒙古族牧业生活特征的文化形式。动物是蒙古族文化起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以动物这一视角作为切入点,对那达慕盛会进行个案分析,从动物学溯源的角度力图挖掘蒙古族文化与动物相对独特的关系,剖析了动物元素在蒙古族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揭示出蒙古族节日民俗中蕴涵的动物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和谐相处的一种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7.
综观蒙古族当代文学研究,在文学原理的普及和文学民族性的理论探索、蒙古族当代作家作品批评、蒙古族诗学理论研究、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宏观解读等方面尤为突出。要想构建新的蒙古族当代文学批评语境,探索蒙古族当代文学研究学术生长点,首先,必须强调蒙古族当代文学批评的独立地位和健全品格。新的蒙古族当代文学批评,不应像过去的批评那样追随于作家的创作之后,成为蒙古族当代文学作品的附庸,而应具有超前性和预测性。其次,必须强化蒙古族当代文学批评的多元格局,多元共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事实,新的蒙古族当代文学批评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习俗出发,通过对蒙古族传统刀具文化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人们对传统蒙古族配刀文化有详尽的认识和理解.从传统蒙古族佩刀的实用特点、装饰纹样出发考察了北方游牧民族佩刀的装饰艺术的外延.通过分析这些特点,知晓蒙古刀作为蒙古族民间手工艺品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其文化内涵延续并记载了北方游牧民族勇敢、智慧和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祝赞词是蒙古族民间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传统体裁.婚礼祝词中保存着蒙古族人民婚礼习俗的传承,婚姻伦理的思考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蒙古民间文学是蒙古族书面文学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没有蒙古族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的宝库,也就不可能存在蒙古族历代书面文学的蓬勃发展.蒙古民间文学是蒙古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蒙古民间文学资料的大量搜集整理、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全方位展开、蒙古民间文学研究形成了国际性的"显学"、蒙古民间文学学科独立性的确立、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趋势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