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在少数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领导干部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热衷于编织关系网,在上级领导机关为自己寻找所谓的“靠山”。有的干部不是扎扎实实工作,而是通过老乡介绍、朋友撮合、与领导干部子女套近乎等手段,想方设法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触”;有的拐弯抹角认  相似文献   

2.
在领导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副职,不懂民主集中制的真谛,不能在领导集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正职不论正确与否,往往言听计从,一律“坚决拥护”,甚至对正职的错误乃至违法行为,也一味迁就,结果酿成大祸端。从近几年发生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案件来看,在查处正职的同时,副职往往“同根相连”,正职坠入深渊,有的副职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常以“一朝君子一朝臣”来形容主要领导更替后单位内部的人事变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主要领导干部的变动频率明显加快。作为被领导者,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正深受领导赏识时领导的位置却被新人取而代之的情况。面对新的领导,有的“前朝宠臣”企图以曲节折腰、重金贿赂邀“宠”。这些干部极力讨好巴结新领导,看起来找到了“捷径”,事实上多数人是在被人利用,最终结局可想而知。作为“前朝宠臣”,对新领导应采取以下对策。坦然对待“新主”。领导也是人,由于人的思想境界、管理方法和用人态度不尽相同,“前朝宠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领导活动中出现了一种庸俗化现象。这种庸俗化现象既够不上违法,也说不上乱纪,可是却危害着我们干部队伍的肌体,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领导活动庸俗化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是摆官架子。按照我们党的宗旨、性质,我们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5.
所谓“知识透支”,不过是一个比喻,指的是知识的补充赶不上知识的输出。眼下,领导干部中知识“入不敷出”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做工作力不从心,捉襟见肘,有的讲话缺乏新意,有的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科技形势,讲一些“外行话”,等。面对知识上的“赤字”威胁.多数领导干部善于挤时间“充电”,认真学习。但也有的一味“吃老本”,结果出现“江郎才尽”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是否合理、工作方式是否科学.往往决定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好坏.在发展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与他人相比,资历相当、学历相近,但对同一问题的处理结果却截然不同;有的领导十部人品厚道、工作勤奋.丁作效果却不理想;有的领导干部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但负责的工作还是存存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得罪人的问题,有的人能正确对待,在工作中做出了优异成绩;有的人却错误对待,他们在工作中的业绩总是一般化。究竟如何认识“得罪人”这一问题,这是每个同志,尤其是每个领导干部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县(区)科级领导干部“53岁现象”是我国干部管理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目的本在于促进干部的新陈代谢,年龄偏大的干部让位于年轻而有为的干部,但在现实推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另外一些问题:人工成本过高、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本文在分析县(区)科级领导干部职业生涯状况、归纳提炼“53岁现象”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政府组织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有的单位上下级关系融洽,领导和部属相处其乐融融,而有的单位却上下级关系紧张,领导责怪部属和自己不“贴心”呢?笔者经过认真思考,感慨很多。 俗话说得好:“锅不热,饼不贴。”“锅”热与否,是起主导作用的。作为一……  相似文献   

10.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高校改革对高校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其中“创新、情商、应急管理”三个方面是领导高校改革的领导干部最重要的素质能力。文章简要剖析了三种素质所涵盖的内容和提高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时下,似乎有一种怪现象:有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了“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不惜“集中兵力”,动用车队,前呼后拥地“下基层”。对于“走上门”来反映情况、请示问题、咨询政策的基层群众,却漠然置之、无人理睬,每每给群众留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袁刚  戴木茅 《决策探索》2011,(13):72-73
领导干部退出机制,首先是要求其“退权”。此外,官员退出还包括“退利”,如果人从领导岗位换下来了,待遇却依然不变,除了增加财政负担,还将造成社会不公平。我国官员退出机制中的一热一冷两种现象“热”是由问责而带来的引咎辞职,“下课”官员的待遇与复出是讨论的焦点。引咎辞职和免职是一种处理而非处分,所以在我国,  相似文献   

13.
每逢年终总结,有的领导干部自我检讨起来,总是认为学习不够是自己身上存在的老毛病。特别是在这次“三讲”教育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也是不少领导干部共同承认的缺点之一,仍然是学习不够。分析原因,一些领导同志无非是说,自己的日常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问静下心去看书学习。其实,时间有的是,就看你会不会用,愿不愿下“狠”心去挤。  相似文献   

14.
正确处理乡镇党委与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现代《官场现形记》”的所谓“官场系列小说”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悄然流行。这些小说着意描写一些“官场人物”投机取巧、阿谀逢迎、圆滑世故的“为官之道”,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前一部分人的灰暗心理,从而拥有为数不少的读者群。有的领导干部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现象:一些领导干部虽然工作很努力,政绩也比较突出,但由于在工作和生活中过于“自我”,致使在群众中的“口碑”很差。领导干部的功过是非总是与其思想道德修养紧密相联的。因此,领导干部要成就一番事业,并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必须下大力戒“三自”。  相似文献   

16.
李春林 《领导科学》2001,(12):30-31
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面试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答题者虽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得分却很低;而有的答题者虽然讲话不多,也听不出有什么精彩之处,得分反而较高.这往往使一些在场的普通听众大惑不解,有时甚至连一些当事人也感到茫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面试,是一种针对特定领导岗位要求,以测试应试者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结构化面试.在这种考试中,应考者要取得较好的成绩,关键在于能够在答题中展现自己较高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那么,面试中如何才能展现出自己的领导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由落实的名实看其“德”。从抓落实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领导干部是否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否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不讲政治,宗旨观念淡薄,只想当官,不想干事;有的对上级的决策和布署,有利就干,无利就推;有的搞形式主义,急功近利,一讲到抓落实,就想着出政绩,沽名钓誉,等等。这些名实不符的现象丧失了领导干部应有的品格。因此领导干部的“德”可以从抓落实的名与实上得到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同降、免、撤职干部谈话是领导者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然而,近来,却出现了谈“升”不谈“降”的现象。有些领导惧怕谈“降”,担心谈不好,下不了台。却不知谈“降”,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19.
时政漫画     
《决策》2009,(11):6-6
“空壳博客” 一年前,江西60多位县、市主要领导先后实名开设“民生博客”,引起一片叫好声。然而,如今却遭受渚多质疑。原因是大多数成了“空壳博客”:有的里面几乎没有东西,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也无回应;有的全是会议上的讲话稿、致辞等;有的长时间不更新。  相似文献   

20.
“门无杂宾”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后多用来形容交友谨慎。“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谁能没有朋友?和普通人一样,领导干部也有人情交往。但是领导于部却又是“特殊人”,领导干部交友,不仅是个人交际范畴的小事,而且是事关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党的形象的大事。因此,领导干部交友就更应慎之又慎,自觉做到“门无杂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