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基金,是指专门针对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而建立的专项投资基金,目的是通过资本性投入促进绿色发展。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明确要求,《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四川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也都提出,要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研究设立四川绿色发展基金,对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盛毅 《四川省情》2018,(5):17-18
四川省是系统推进绿色发展最早的省份,2016年就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对绿色发展提前进行了全面部署.2017年,四川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考核要求,先后出台了《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和《四川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重要文件,使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树立理念、确定目标任务阶段,转向构建考核体系、全面落实任务阶段.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民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充分体现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胜利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重大要求。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6.
建设"美丽中国",承续着"富强民主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的中国梦。为深入积极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实践,浙江省政府作出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美丽县"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了更好地反映"美丽县"建设的进展、效果、特点与变化,课题组通过建立"美丽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客观、准确、动态地评价、监测、反映"美丽指数",为正确决策、科学规划、定量管理和具体实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保障中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快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既可为四川奠定良好生态本底和提供产业支撑,也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已有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其他方面指标体系进行借鉴与参考,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构建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用所构建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以昆山、大连和东莞3市为例,将3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验证了所建指标体系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9.
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当前四川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近期四川调查总队在成都、绵阳、乐山3个光伏产业重点城市抽取1 1户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光伏产业虽然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但在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已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普遍经营困难的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尚需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2013年四川常住人口8076.2万人,生产总值23849.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579元,分别占长江流域九省市的27.37%、16.52%、12.27%、7.91%,是全国欠发达省区之一。把四川建设成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不仅是四川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重大战略,而且对于保障长江流域的生态和国土安全,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体系由1个总指标(浙江省生态文明指数)、4大领域(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37项评价指标构成.运用该指标体系成果,对浙江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总体判断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平稳,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大领域比2010年均有较明显的提高;生态制度领域则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丽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的目标,于2008年8月,正式发布实施了《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本文通过对丽水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分析,旨在综合反映丽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状况和进程,为丽水实现生态文明由全国先行区向示范区的跨越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新农村建设中,最为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型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我们要在深入认识农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开辟一条有效路径,全面稳妥的推进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论述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概念、含义和主要特征,概括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主要标准是: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等.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生态文化四个方面分析相关的指标设置,并探讨相应的评价测算方法,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雏型.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辨析生态文明系统构成及其形态出发,认为不同区域生态文明的实现形态,是以各区域生态承载力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在未来空间的映射,并从生态承载力内涵、测算方法的比较研究入手,形成"承载体-承载强度-承载对象"的模型,用修正的矢量模法和熵值法,得出西部地区的生态承载力空间状况,据此提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省区格局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保证.文章以微观企业的环境责任为切入点,阐述我国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现状与不足,挖掘企业不愿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因,分析企业究竟应如何践行社会责任,得出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 《青海统计》2008,(7):9-12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长远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说明我们国家不仅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更进一步重视社会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因子,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环境状态,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DPSIR模型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综合评价研究在赋权方面的单一性,采用DS证据理论思想,融合独立度、非均衡度、贡献度及灵敏度属性信息进行指标赋权;采用熵值法与灰色关联法进行时间集成赋权。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距离贴近度与方向贴合度的改进TOPSIS模型,测算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间水资源承载力地区发展不均衡,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下游地区大于上游地区,上游地区大于中游地区的特点,下游长三角地区及上游川渝地区表现最优,进一步表明实证模型的科学性与适用性。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发展,各地区应因地制宜,依据地区实际经济社会与地理环境,对水资源进行科学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贵州统计》2009,(5):82-83
“很多人认为要环保就要牺牲经济发展,其实发展生态文明既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也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贵阳发展生态文明是非常智慧的选择。”—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贵阳应该彻底告剐传统工业的路子,尽力发挥当地的特色和专长,依托资源环境优势探索高效生态经济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争做中国的哥本哈根。”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00-2013年间的广东省纵向统计数据为评价对象,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动态监测,计算广东省生态文明发展综合指数,通过曲线回归分析,预测未来几年广东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指数从1999年的-1.53增加到了2012年的1.78,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其上升曲线拟合方程为Y=-1.767+0.236t,可预测未来广东省2020年的生态文明指数为3.4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