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复旦学报》 (社科版)1987年第二期“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探讨”专栏刊登了我的文章《总需求·总供给·潜在总供给——兼论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期还刊登了蒋学模教授《我国总需求和总供给应有怎样的格局——兼与舒元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商榷》)。我仔细拜读了《商榷》一文,很受启发,同时也感到有必要澄清其中的若干问题。下面本着学习和求教的愿望,坦率地讲出我的看法,以就正于蒋老师和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2.
由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经常存有短缺现象,社会总需求不时持有膨胀势头。如何正确解决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科学消除这一不良经济现象,是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处于改革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前些时候,针对我国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状况,学术界不少同志认为我国消费上出现了“早熟消费”现象,投资上患有“投资饥饿症”,主张用全面紧缩的政策控制总需求,调整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一个非常突出而又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严重失衡。显而易见,在现阶段,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需求过旺,供给严重不足,由此引发了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膨胀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严重困挠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必须在理论上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对矛盾。在西方,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来分析宏观经济的动态发展,这已是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社会总需求一般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大致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包括用于投资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消费的消费资料的价值。一般说来,社会总  相似文献   

4.
运用古典二分法从另一个角度对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进行扩展 ,利用扩展后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能够很好的解释通货膨胀、滞胀、逆向供给冲击等经济现象 ,并且在扩展后的模型中加入市场出清和理性预期假设能够得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性命题。因此扩展后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框架是一个很强解释力的经济学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正> 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对关系来观察我国经济运行状态的演变,不难发现如下一个事实:我国的经济状态除少数年度外,其常态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为了配合经济体制改革,党和政府以及理论界都曾认为有必要创造一个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宽松经济环境.但是迄今为止,尽管几经努力,总是不如人愿.需求膨胀成了这几年经济状况的基本特征.这种状况的产生除了体制转轨时期所必然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外,其深刻的经济根源还未为人们所认识.理论界的大量文献表明,人们关心的是如何有效地抑制总需求膨胀.由于对需求膨胀的根源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乏力,突出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不足、总供给过剩和通货紧缩的滞胀状态.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表明: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我们应掌握经济运行规律,扩大社会总需求,使之对经济产生强大的拉力;同时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扩大社会的有效需求,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能很好地对接起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一系列宏观失衡问题,具有下述几方面特征:(1)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了总供给的增长速度。但同一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述,我们既可以认为是总供给不足,也可以认为是总需求膨胀。这就要看失衡的原因究竟在哪一方。显然,我们当前面对的主要矛盾是社会总需求膨胀,即消费和投资的需求超出了常态的、稳定均衡的增长;(2)这里所讲的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一种社会有效总需求膨胀问题;(3)仔细分析还会发现,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事实上并没有陷入失衡。将上述三个方面特征概括起来,可以看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部分产品和劳务的结构性需求膨胀(如交通、能源、三材以及居民的住房、高档耐用消费品,旅游娱乐等)引起了社会总需求的结构性变动;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的社会总供给结构具有强大的惯性。这两方面显然不相适应,而主要矛盾正是在于我国当前这种结构性需求膨胀。我们认为,这种结构性需求膨胀的产生原因,只有通过对集权经济和完全市场经济这两种极端模式的深入分析,才能得到说明。本文仅从这两种经济的非均衡增长的特定角度来做些尝试性的研究。一、传统体制下的非均衡增长直到七十年代末期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始终是中央行政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它基本上是一种单元决策的纵向层次结构控制系  相似文献   

8.
西方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范式是短期总需求调控,看待我国宏观经济问题要借鉴西方理论,但更要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我国的宏观调控中不能因为总供给问题而否认刺激总需求,同时扩大内需政策具有一定的中长期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宏观总量平衡,对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效应。自觉地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使之保持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基本方面。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及其目标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也就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同样不可能直接进行实物分配,统一的社会最终产品的运行分解为实物运行和价值运行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指的是国民收入生产、分配、使用三者间的平衡。社会总需求表现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对国民收入中所用于积累和消费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需要;总供给则表现为国民收入生产可能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六五”计划的贯彻执行重新开创了一个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但自1980年四季度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消费有效需求膨胀,结余购买力大大增加,形成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造成国民收入的超额分配。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资料的不平衡状态更为突出,生产资料涨价,生产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货币收入额大于国民收入生产增长额,零售物价也有所上涨。1986年上半年加强了宏观经济的控制,经济形势又有好转。然而,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仍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云南省是一个后进省,会泽县又是云南一个比较困难的县,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现在,我拟从会泽这个财政补贴县1986年的宏观资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实践证明:要使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协调的发展,就必须保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平衡.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这一矛盾体中,虽然社会总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但是,社会总需求对社会总供给有巨大的反作用。从总的来看:社会总需求是由国内的消费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流动资产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四大部分组成的。在这四部分中,由居民需求和社会集团需求构成的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2.
反通货膨胀短期政策的重点是总需求管理,长期政策的重点则是增加有效总供给.由于作为长期反通货膨胀政策的总供给政策具有增加有效总供给和刺激总需求扩张的双重效应,为此,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来强化政策的有效总供给效应,弱化政策的总需求扩张效应.本文即从投资政策与技术进步、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组织合理化的角度讨论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与长期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关系.反通货膨胀短期政策的重点是总需求管理,长期政策的重点则是增加有效总供给.由于作为长期反通货膨胀政策的总供给政策具有增加有效总供给和刺激总需求扩张的双重效应,为此,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来强化政策的有效总供给效应,弱化政策的总需求扩张效应.本文即从投资政策与技术进步、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组织合理化的角度讨论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与长期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失业率一路攀升,尖锐的劳动力供求矛盾使就业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宏观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总供需模型,分析了我国失业加剧的原因,从近期和远期、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一种主要分析工具,然而,在多数教科书中,关于总供给曲线的论述或者不够全面,或者不够清晰,或者不够准确。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将全面而深入地讨论以下三个问题:总供给曲线的定义,总供给理论中的"长期"与"短期"含义,主要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讨论的重点是准确理解这三个问题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失业率一路攀升,尖锐的劳动力供求矛盾使就业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宏观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总供需模型,分析了我国失业加剧的原因,从近期和远期、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总供需范畴体系曾五一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分析中最常用的一对基本术语。然而究竟应如何去理解和把握总供给和总需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是相当复杂的问题。概念是构成理论体系的基础要素,是科学分析的基本工具。如果概念模糊,据此所作的判断和结论就会陷入混...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种需求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总供给决定的;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所有商品总量,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需要相应的货币流通与之相适应,以实现其价值,这就形成了对货币的总需求。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顽症,各国政府都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通货膨胀是各种经济矛盾的综合反映,但在我国,它根植于体制的缺陷和认识的误导;我国当前反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应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着重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宏观经济政策转换、运用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经济政策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江海学刊》1988年第4期发表了黄小祥同志的文章《中国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分析》(以下简称《黄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对文章的主要论点和结论却不敢苟同,为了加深对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认识,特提出本人的一些不同看法。一、总量失衡不是导因于结构失衡《黄文》的第一个论点:“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导因于供给结构不合理”。他认为,我国在需求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