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恋 《统计与决策》2016,(14):51-54
文章利用我国1990-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的过度竞争行为产生的财政效应进行分析,并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一般在衰退期采取反周期性支出政策,在繁荣期则采用顺周期的支出政策,在受到外部冲击时则普遍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强度对财政政策影响很大,预算约束是影响财政政策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竞争和预算约束的交互作用程度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衰退期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规范政府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与波动性的阶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上海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为研究对象,用GARCH(1,1)-M模型对两市的波动性与市场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阶段研究,同时分析了涨跌停板交易制度对波动性的影响.通过TARCH(1,1)模型来检验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杠杆效应",结果表明,沪深两市均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即报酬与波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周期条件波动性特征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RCH族模型动态地刻画了中国经济周期的条件波动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关经济变量的波动机制、波动率对经济变量条件均值的影响程度与方向以及经济变量在扩张阶段和紧缩阶段波动力度差异等问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条件异方差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的特征;经济的稳定有利于经济产出的持续增长;财政政策具有稳定经济、促进经济产出增长率提高的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与滞后性;国外需求受国内经济影响较小,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沪市A股6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企业对政府、债权人的责任与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与ROA之间显著负相关;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与ROA、托宾Q之间显著负相关;企业对公益事业的责任与托宾Q之间也为负相关关系;此外,公司规模与本期公司价值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公司前期绩效对本期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试验设计的方法论证了财政政策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两个原因:(1)政府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政府投资力度越大其推动经济发展越快,而我国政府投资区域差异很大.(2)我国财政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均等化实现程度很低。文章通过1996~2006年的面板数据回归表明,我国地区间基础教育均等化程度与地方政府自身财政能力差异、财政分权程度差异、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正相关,与地方政府偏好差异和市场化程度显著负相关,而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转移支付差异和城市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高中教育均等化与初中和小学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近些年经济增速放缓,企业"脱实向虚"愈发严重,货币财政政策调控难度明显加大。用企业资本结构冲击来刻画企业资本金融化,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资本结构变化下货币财政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企业资本金融化与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企业资本金融化冲击会使得经济下滑、消费下降、金融资产价格上升,泰勒规则相比货币供给规则更有利于应对资本金融化冲击;第二,负利率、货币供给和财政政策冲击都会增加产出、消费和投资,但随着企业资本金融化加深,他们对产出、消费和投资的有效性逐渐下降,反而资产价格相对上升;第三,资本金融化削弱货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机理在于资本金融化影响了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应减少,从而使得总产出、消费和投资相对下降;第四,通过模型方差分解得出,资本结构冲击能够解释资产价格收益波动的19.48%,另外从长期来看,不管是泰勒规则还是货币供给规则下资本金融化深化都会影响实物有效投资不足,从而影响长期消费,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从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形成机理谈财政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镟  方先明 《统计与决策》2005,(11):110-111
一、我国地方或有债务的现状与特征 1998年以来,在财政政策方面的研究中,政府的隐性和或有债务越来越受到关注.正确认识和估量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对于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各地区的2002~2006年的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认为科技投入与产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在有较大影响的投入指标变量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1952~2011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多变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教育投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教育投入的相关因素与经济产出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教育投入与经济产出之间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的动态联系.从长期来看,政府教育支出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产出弹性表现最为显著,分别达到1.413和1.257;从短期来看,经济产出仅对政府教育支出和高校在校学生的响应系数为正,分别是0.492和0.378.  相似文献   

11.
吉瑞等 《统计研究》2015,32(12):30-37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财政关系的分析框架,采用地方政府2002-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检验融资约束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财政改革提供微观证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地方政府投资受到了融资约束,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2)“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所导致的财政缺口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约束,而金融发展则缓解了融资约束现象,财政缺口较小、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投资与土地出让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较小。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的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融资条件,促进地方政府更有效率地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3—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基于人力资本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时,政府科技支出才能显著激励创新产出;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呈“阶梯型”递增,当人力资本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后,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会显著提高。进一步的动态均衡关系分析表明,政府科技支出、区域创新、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相互影响机制,政府科技支出和区域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且随着期数的增加,正向作用趋于稳定;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冲击作用;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经济增长自身的驱动效应,随后是区域创新产出、政府科技支出。  相似文献   

13.
赵萌 《统计研究》2011,28(8):55-62
 本文通过Malmquist-Luenberger 指数将污染物及矿难作为“坏”产出纳入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测算了中国1998~2009 年30家大型煤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坏”产出约束下大多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负增长,但平均来讲企业的生产技术是显著进步的;在考虑环境污染及安全生产规制的两种不同情形下,分别有14家和16家企业发生过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技改和安全投入、管理效率以及滞后一期的技术无效率等因素与生产率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位GDP煤炭消耗总量以及资本-劳动比与生产率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生产率指数与人均GDP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有效配置归政府支配的资源、保持税收"中性",使市场效率损失最小化等方面把握公共配置效率的实现;倡导财政均富,在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规范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调整公共支出体系,深化税制改革,创新"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使用2000年以来我国股市10年的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卡尔曼滤波估计方法,估计和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从众行为度,同时使用GARCH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测度,并且将从众行为度与我国股市波动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股市的从众行为度与市场波动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认为我国股市较严重的从众行为是加剧我国股市波动性的直接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2005—2012年陕西省创新指数进行了初步测算,评价结果显示:陕西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陕西创新指数和创新环境、产出、成效指数均高于国家同期指数。在创新过程中的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重和R&D经费占GDP比重等指标的评价显示,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地方财政拨款投入。  相似文献   

17.
郑金宇  钟玮 《统计与决策》2022,(24):149-153
政府债务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文章利用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债务规模。若债务规模按最低增长率变动,将在2025年超过最优水平。(2)隐性债务过高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果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至少为12.7%,并且随着整体债务规模的增加而增加。(3)由于隐性债务的挤出效应,最优债务规模降低24.6%。(4)观察数据样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超过最优水平的地区数呈增加趋势,债务管理面临着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2009—202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尽管存在“寻补贴”与逆向选择现象,但并非中小企业主流行为;总体而言,融资约束显著负向调节政府补助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高管政治关联的企业、面临的创新环境较好的企业,其融资约束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讨论Mar外部性和Jac外部性对产业发展的不同作用,探讨在实施产业专业化、多样化与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寻找陕西产业发展思路。利用陕西省3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以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的方法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陕西省产业专业化程度和产业多样性对陕西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陕西省产业中的Mar外部性和Jac外部性对产业产出均有较强的影响,但作用方式有所不同,Mar外部性对产业当期产出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滞后一期对产业产出有较显著的负向作用;Jac外部性对产业当期产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滞后一期对产业产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产业产出与前期产业产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产业产出与劳动力的当期值有正相关,产业产出与资本及资本滞后一期显著正相关,经济环境对陕西产业产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区制转移模型、离散选择模型等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的非线性效应表征不同:在区制1,基础设施建设、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显著挤入效应,而政府消费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在区制2,基础设施投资、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而社会保障支出、政府消费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变大.税收对私人投资也存在非线性影响.预期效应、信誉效应和劳动力市场效应等能够对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提供解释,相对而言,预期效应的解释力最强.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