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本论>的金融危机论是马克思最有预见性的理论之一.<资本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财富增长应服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道目的,指出金融危机是资本家追求价值增值最大化的必然后果.<资本论>指出资本主体对人本主体的不公正取代,使应该成为主体的劳动者反而成为被奴役的工具,使资本家在实体经济发展无利可图,或只有微利可图时,能自由地将资本投向虚拟经济.<资本论>强调自由应是建立在能力发展基础上的实质自由,因而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而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理论的科学性蕴涵在其内容的丰富性之中.<资本论>有着多方面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有着相对独立的价值.但这些观点并不仅仅是一棵棵孤立的大树.而是由多种树木构成的森林,其严密逻辑把这一个个观点缀连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往在谈到<资本论>时.人们常常只看到了它揭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主张采取革命手段榷毁资本主叉制度的一面,而忽略它为全面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化解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奠定理论基础的一面.事实上,<资本论>除了革命性质以外,还具有重要的建设性质,是研究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3.
信用和虚拟经济的过分扩张不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而是生产过剩的征兆,但它又会对危机起到一定的加速和强化作用.在微观层面上,由未来收入资本化而形成的虚拟资本虽然不具有真实价值,却能够通过与现实价值相交换产生巨大的投资收益,到危机来临无法进行这类交易时则会为其所有者带来损失.在宏观层面上,信用制度及虚拟经济运动在危机的酝酿过程中充当了杠杆,在危机的演化过程中成为先兆.  相似文献   

4.
刘合行 《唐都学刊》2005,21(5):25-28
《资本论》围绕人的自由和解放这一最终价值目标,考察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从伦理的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过程,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的伦理思想,展望和构造了未来社会新的伦理关系,蕴藏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因此《资本论》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新的境遇下重新研究《资本论》的哲学思想,一个前提条件是进行《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和清理。大而言之,可以把《资本论》第一卷发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对其哲学思想的研究分为如下类型:战友和学生的阐释和宣传,政治领袖的理解和推动,《资本论》研究中的"苏联模式",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嫁接"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发现","马克思学"的指归和MEGA版的编纂原则。对于《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而言,我们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经典是需要反复研读的,即所谓常读常新;但这种反复的阅读和阐释应该构成一个前后连续、渐次提升的序列或阶梯,以保证人类思维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是随着时代和思潮的转换而"忽左忽右"、"可左可右"。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物质生产劳动创造出的历史,由此形成的物化的社会关系结构既是人与人的关系组成的社会系统,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的生态系统,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作为唯物史观的科学形态的《资本论》既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学说,也是关于这种生产关系所产生的生态系统的哲学。《资本论》的生态哲学以劳动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为基础,以吮吸生态"自然力"的资本逻辑的正反馈循环圈为中心,以资本逻辑的时空展现对生态逻辑循环圈的撕裂为基本机制,同时也包含如何通过市场建立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及对于惠及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7.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出场路径.恩格斯晚年阐发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丰富内涵,完善了资本主义形成史,坚持并发展了《资本论》基本观点.这一理论工作既是理解马克思思想特别是《资本论》哲学的重要依据,又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有力补充,是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基础 ,运用科学的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方法 ,从商品的价值规律及其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入手 ,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受价值规律支配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必然性及其历史趋势 ,充分体现了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的统一。认识《资本论》的方法对于研究我国的市场经济关系 ,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划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而且是涉及哲学、逻辑学、历史、法学、数学、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等多学科、多领域,博大精深、琳琅满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因而《资本论》就决不是一部纯粹经济学著作,她首先是一部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是一种哲学超越或存在论超越,《资本论》就是马克思的新哲学。这种新哲学建立在对哲学的两个耻辱反思的基础上,成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出发点此在,其所共在的世界依旧是抽象的、无区别的生活世界,从而决定了海德格尔的解决方式只能是一种诗意的形而上学救赎。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现实的个人,是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个人。因此,其所在的世界是一个生产关系的世界。这样,马克思就把人类的解放诉诸生产关系的改变,其存在论也就突破了形而上学的束缚,成为一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即作为现实的历史的存在论。这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所开辟的哲学道路。  相似文献   

11.
立足时代问题,用马克思本人的方法重读马克思,用《资本论》本身的方法呈现《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对推动马克思哲学与《资本论》走进当代、走进城市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紧扣时代主题,努力解答时代重大问题,是马克思哲学及《资本论》的根本方法论特质.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哲学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新领域.《资本论》对城市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处理概念与对象关系、概念史与社会史的策略,对城市哲学形成合理的概念与概念群具有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对时间与空间、历史性与空间性关系的处理,对城市哲学确认合理的历史观具有方法论意义;《资本论》对精英主体与世俗主体关系的处理,对城市哲学形成合理的主体性原则、价值立场具有重要意义;《资本论》处理不同理论、思想之间关系的策略,对城市哲学处理城市批评史与城市发展史的关系,探索面向生活和未来的城市智慧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列宁的论断,《资本论》是马克思的“逻辑学”.《资本论》作为马克思所特有的逻辑学,包含三个层次的逻辑,即作为“铁的必然规律”的知性因果逻辑,作为“资本存在论”的思辨逻辑以及作为“人类解放”的自由逻辑.  相似文献   

13.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风险是指资本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危险。具体而言,资本形态在其转化过程中会遭受风险,金融投机的意图是以最小风险换取最大利润,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篡夺使风险落到资本家头上,资本通过联合使自己免遭风险。马克思主义风险思想为探寻风险根源提供了基本思路:从资本形态的转化过程入手探寻风险根源;从金融投机的本质属性入手探寻风险根源。为防范风险提供了基本方法:必须辩证地看待资本通过联合来防范风险的措施;在防范风险时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处。  相似文献   

14.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时俄国的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列宁正确地运用《资本论》的理论科学分析当时俄国实际状况的结晶.《资本论》对列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论》指引列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列宁运用《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批判民粹主义,列宁在《资本论》启迪下系统研究黑格尔哲学.列宁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典范,运用其中的理论和方法、特别突出运用揭露矛盾和分析矛盾的唯物辩证法,对帝国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刻研究,撰写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明确提出和论证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和最高阶段,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为俄国在帝国主义时代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并论证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内胜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十月革命后,列宁又运用《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制定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纲领及各项方针、策略等.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不是传统意义的经济学著作,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哲学著作,而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真正的"历史科学",它通过资本与财富的运动与发展,全方位地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揭示现代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它的真正的思想核心是马克思的现代史观。在马克思的现代史观与马克思的人类史观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把马克思的现代史观看做马克思人类史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对离开现代史观对人类历史作抽象研究。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把马克思的现代史观看做马克思人类史观的最高表现,是最真、最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因为正是在这里才真正体现着马克思哲学的时代性和人民性。离开了现代史观,我们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因而从一般唯物史观上升到马克思的现代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的革命,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化、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阿尔都塞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总体上未曾摆脱人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框架,马克思《资本论》则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结构为研究主题,在区分了“现实的具体”与“思维的具体”、“理想的平均形式”与“现实的过渡形式”之后而以英国为典范且经过“纯净化”处理的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的.阿尔都塞对《资本论》主题与对象的阐释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进而探索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没有完成《资本论》的真正原因在于其研究的工作方式。马克思总是在开放的研究结构中由新文献、新问题主导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逻辑进程,每当他宣布《资本论》即将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刚刚发现的新思想往往使他突然调整研究方向,于是,视域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拓展,理论也就没有了逻辑终点。这种研究的工作方式是由马克思独特的科学方法论决定的。从马克思科学方法论变革的实质看,开放的《资本论》体系向人们表达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资本逻辑为推演,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重要生态思想。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注重建设生态政治、努力提升生态文化以及积极构建生态社会四位一体的视角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体系长期存在的巨大监管漏洞得以充分暴露,"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日益强烈的呼声,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监管工具、机构设置、政策协调等角度,介绍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并在反思中国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及其手稿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视野中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性理解.《资本论》立足于资本自我扬弃趋势而预见资本主义的内在超越进程,从而全面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未来向度.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资本逻辑的自我扬弃主要包含物质基础的内部成熟、超越趋势的内部孕育以及过渡形式的内部生成这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