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客体与教育主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接受机制,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有助于增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要成功地运用接受机制,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主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平等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需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规律研究。这一规律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主动施教行为与受教育者能动接受教育行为双向互动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包括接受过程的非线性规律;接受过程主体个性整体介入规律;接受过程主体自我意识分化与同一规律。  相似文献   

3.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路杨 《江汉论坛》2004,(10):38-40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影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它既包括社会机制,也包括个体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社会机制主要有社会环境和大众传媒;而个体机制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接受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接受机制和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统一的过程。只有当教育者把社会的要求同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要求结合、统一起来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产生最佳效果。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运用反馈原理,建立健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控制系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信息通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教育环境、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媒介,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性问题。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重视虚拟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力,提升主流价值观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增强学生的网络辨别力和网络自控力;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有效性,合理有效地激发磨炼学生意志力;需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要素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唐晓燕  连淑芳 《理论界》2005,(8):159-159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前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树立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要素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蔡春 《理论界》2008,(5):261-26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其特殊的心理规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的研究却不多。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进行探究,首先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再探究要素中两大主要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基本心理矛盾,从而得出可供遵循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必须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走向主体间性:和谐社会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英 《学术论坛》2008,31(3):193-196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一样平等的人,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通过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使交往双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倡导公平、正义、宽容与自主、对话、责任意识等主体间性和谐伦理理念;提倡与鼓励多向、发展、多层次、多维度交往,形成良好的道德关系,从而增强大学德育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某种属性的同时预期其能满足自身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信赖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它的结构可以分为双向人际信任、要素信任等.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具有简化思想政治教育复杂化的功能.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关系的基本路径是增强教育者及教育各要素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0.
接受动力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始终,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内驱力不足、外驱力缺乏、内外动力没有形成良好舍力。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遵循四条原则:大学生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和谐统一;内驱力与外驱力有机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内驱力;正确处理先进性与广泛性、现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春霞 《学术探索》2023,(12):138-144
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过程,通过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重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运行机制。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从注意选择到认同内化再到行为外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运行机制表现为:人机协同选择机制、双重加工内化机制、虚实融合外化机制。通过进一步阐释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运行机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与技术的双向驯化、有意识与无意识的交互作用、知与行的转化迭代,分析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运行机制中主动与被动、外显与内隐、激活与抑制的矛盾张力,揭示人工智能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方式与规律。  相似文献   

12.
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有机统一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起者,不仅要注重对受教育者理论的灌输,还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和情感认知出发,培养受教育者信仰、磨砺受教育者意志、激发受教育者动力。动机、欲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在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我们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了思路:强调认知和谐性、注重价值引导性、激发主观能动性、增进行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研究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主体的定势对接受行为和接受效果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因素出发,提出了“定势”的独特作用,并从心理、观念和思维三个角度研究了定势对接受的影响,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探讨优化与改变定势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烨 《社会科学家》2003,3(5):124-128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对系统辩证法的忽略是造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体系的认识较为片面的重要原因。从过程辩证法与系统辩证法相统一的思维角度出发,可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的矛盾。教育子系统与接受子系统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失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问题.从认识论角度看,信息失真是一个普遍问题,而且有正向失真和负向失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起信息失真的有三个影响因素:教育信息发出者、发出的教育信息、教育信息接受者.要减少信息失真,提高教育实效性,必须树立两种观念,一是对受教育者要"差别对待",二是教育者要准确传达教育内容;必须运用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目的的价值活动,在此价值关系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两个实体,即“双主体”..二者都具有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同生共建、互动共进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个体与社会的二维价值的统一是“双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同时满足“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二维价值,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接受心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选择过程.在这一选择过程中,大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深入探究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把握其机制与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两个"主体"的转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等,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与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予以了高度关注,集中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涵义与特征、类型与机制、过程与规律、效果及其评价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人是关系性的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本真,主体间的理解与"视界融合"是沟通的基础,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是沟通的途径,主体间的共同建构与提升是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所谓关系,就是物质运动中的联系。关系存在具有普遍性,人是关系的存在物。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要使受教育者打开心灵之窗要利用好三种关系:树立“角色权威”;培育“秩序”理念;用爱和爱的教育去感化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