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20世纪 8 0年代 ,中国的农民阶层开始分化 ,各种类型的经济能人群体先后异军突起。其形成条件和原因主要在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非农产业的迅速成长、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期待、农民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农村经济能人群体的崛起对增强社会活力、开发人力资源 ,发展农村经济、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 ,也对农村社会的稳定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3.
农民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还时常受到多种不平等待遇.文章通过对农民的定义、农民执业的特点、"职业"农民的现状等分析,以正对当代中国农民的认识,以期能确定中国的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4.
于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68-71
农民分化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但是,日本农民在分化过程中却呈现出“中间层增加”的独特形态。探讨日本农民分化过程的特征对我国具有启示作用:应该实事求是地从稳定政权和扩大内需的角度研究中国现阶段的农民分化问题;制度安排对农民分化具有促进与阻碍作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给农民更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农民分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仁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64-68
本文在较系统地介绍了研究社会分化问题的国内外有关理论学说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民分化的含义,重点研究了当代农民分化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研究农民分化,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大分化过程。一方面,农业人口的比重大幅下降,但绝对数量仍然很大。分化后依然极为庞大的农民数量,决定了财政直补模式不可能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这一过程又是很不彻底的,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从农民中分化出的阶层与母体并未彻底地割断和分离。这在产生一系列弊端的同时,亦在客观上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平稳推进留下一个意义重大的"缓冲带"。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出现区际分化、城乡分化、群体内分化三大分化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本人在深入湖南某农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上述三大分化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部地区农民分化尤其值得思考,农民分化的差异性需要根据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公共政策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安徽省农户进行调查,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和人口学特征四个方面考察了三次产业从业农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分析发现,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已经明显向第二、三产业分化。第一产业内部从业人员也在分化,并且至少可以分为三类。职业分化的同时,带来了收入分化。回归结果表明:收入分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力资本,表现为由第一产业流到第二、三产业者,受教育程度高、流动性大、收入的稳定性低,在二、三产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不同产业所表现出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特征和人口学特征有很大差异。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职业分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民职业分化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是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全面迈向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职业分化不断发展,但由于户籍等制度约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乡镇企业和城镇化发展步伐缓慢等因素,近年来速度有所放缓。为此应从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增长与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继续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创造新的非农就业机会等方面来合理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促进我国农民职业分化。 相似文献
10.
张建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4):18-28
在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家庭普遍形成了“半工半耕冶的经济结构。 由此,这也使得农村中发育形成了一个以“半工半耕冶农户为主体的、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农村中间阶层。 这一规模庞大的中间阶层将趋向何种阶级状态,应如何理解其分化路径及阶级属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我国农村的基本制度约束下,农村中间阶层农户的家庭收入变动,更与家庭劳动力的数量变化及配置方式相关,即人口分化构成为这一阶层分化的基本机制。 这也是黄宗智先生所指称的当前我国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的“悖论社会形态冶的基本生成机制。 农民家庭的人口分化模式,意味着我国农民的分化路径既非沿着欧美发达社会中产化的职业分层模式演变,也非沿着马克思主义传统下农民的无产化模式演进。由此,所形成的去无产化的农村社会,也构成转型期中国政治秩序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用工企业,开始对农民工的学历、专业技能提出要求。因此,对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的农会出现于清末,但其作用是有限的。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也认识到农会的设立对其在农村基层的统治有着重要作用,先后通过颁布修改有关农会方面的支持法规来倡导在全国各地农村建立各级农会组织。但由于没有切实考虑到当时农村的实际,未能从实质上对农村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因而农会组织在很大程度上被南京国民政府当作基础统治的工具。故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会立法对推动近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又是有限的,渐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3.
朱颖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2):51-54
人的发展意识是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的进步而逐步觉醒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促使中国农民的发展意识的觉醒,然而觉醒后的农民面临着种种的困境,自身素质的局限、社会环境的约束等成为阻碍农民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提升自我、发展生产、完善制度是农民发展解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杨根乔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9-12,12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如何培育“讲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女农民.使她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新型女农民的内涵,针对当前新型女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女农民。 相似文献
15.
广东新生代民工荒的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阶层。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问题,是一个现实迫切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剖析了广东省新生代民工荒的现状与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集中居住是我国农村深层次改革和创新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在梳理近年来我国农民集中居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农民集中居住的概念与模式、意义、障碍、实地研究方法与区域分布等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包括农民集中居住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关系,运作方式,风险防范与管理,地区差异性研究,节省的土地怎样利用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从事行业及服务内容多样化、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等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促进了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依然存在着服务层次低、经营不稳定及扶持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根据合作社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是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后发展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民工"自救型犯罪",是指当民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以犯罪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权成本过高、保障机制缺失、心理失范、法律知识匮乏等是民工自救型犯罪产生的原因,因此,需要健全立法和加强执法,将民工纳入科学的社会保险体系,关注民工心理健康,加强民工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20.
图像分割是多维超声医学图像重建中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文中将传统的最近邻分类方法与自组织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超声医学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实验表明,与传统的K平均方法相比,该方法除具有自动分割优点外,还具有稳定性好,自适应强,分割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