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民汉兼通”和新疆双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双语教育是一种追求“民汉兼通”的“添加性”的双语教育。“民汉兼通”的方针准确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新疆双语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民语”基础上,学习掌握汉语的“添加性”双语教育性质。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方针是实现双语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方晓华  张兴 《新疆社会科学》2012,(3):113-118,142
文章回顾了"民汉兼通"提出的过程,指出"民汉兼通"是双语教育的目标,而不应该确定为汉语教学的目标,从双语能力和双文化能力两个方面,阐释了作为双语教育目标的"民汉兼通"的内涵,分析了双语能力和双文化能力的三个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3.
从幼儿园抓起,双语兼顾,培养多语人才;加强民族师资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建立健全民汉合校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选取261名"内初班"民考民学生和130名民考汉学生为被试,分别考察新疆区内初中班民考民学生和民考汉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特点及差异。得出结论:民考民学生与民考汉学生学习适应性除了在家庭环境、朋友关系和心身健康上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因素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均是民考民学生优于民考汉学生,特别是在学习技术维度上,各因素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文章认为应该加强对民考汉学生及初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谈了我区“双语”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对“双语”教学工作谈了一些认识,最后就进一步搞好双语教育工作指出应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新疆某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调查了新疆不同民族、不同生源地区、不同学习类型(民考民、民考汉)、不同专业等大学生的双语教师从教意愿.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双语教师的培养主体应该是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学生及民考汉学生,高等师范院校应该设置双语教育专业培养专业双语教师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秦汉至明清时期汉民族以其发达的农业经济和文化影响着不同时期的西域各少数民族,民汉民族之间彼此接近、相互凝聚、相互学习,极大地促进了民汉语言的接触,主要表现在:(1)汉语文在西域广泛传播,许多少数民族上层通晓汉语文,下层间通汉语;(2)民汉双语翻译蓬勃发展;(3)民汉语言互相影响、互相借用.  相似文献   

8.
新疆双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大批"民汉兼通"的人才脱颖而出,新疆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民族教育事业得到跨越发展,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绩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在新疆成功的实践和发展,对促进新疆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推动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巩固和稳定各民族大团结,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关系是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和谐的语言关系是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基石。文章以新疆民汉语言关系的发展规律为基础,预测了新疆民汉语言接触关系所导致的各种影响和变化,旨在为进行语言规范和双语教学,制定民族政策和语言政策,促进文化保护和经济增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凌斌 《中国社会科学》2013,(1):151-166,208
西方法治理论的职业主义存在局限,中国法治理论要深入理解法民关系的理想类型和一般原理。法民关系是法律人与普通人围绕法律解释权分配形成的主体间关系。法民关系的两个"理想类型",是以法官和律师为核心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主导的"消极法民关系"以及以当事人和法官为核心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普通民众主导的"积极法民关系"。二者既在具体案件中围绕法律解释权的分配形成了不同的"微观司法环境",又在总体上基于司法公信和法治信仰构成了不同的"宏观法治状况"。应从植根国情的法民关系出发,探索中国法治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社会对君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形象地表述为如下种种"取譬":君舟民水说、君原民流说、君为元首民为手足说、君心民体说、君山民地说、君亲民子说和牧民说。这些说法凸显了民在王朝国家存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至于"民"被视为"本"。究其原因,不过是由于民能致力于"本业"即农业和民是国家的构成要素。如果结合君主在整个国家或政事中的主宰地位来看,"以民为本"便成为"以君为本"的工具性手段,民之重要就淹没于其卑微的身份地位中。然而,民又是影响江山社稷存亡的巨大力量,这就造成了君主对民仁爱、畏惧交加的矛盾心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思想有本质之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判断黄宗羲的思想是"民本"还是"民主"需要考察他对"民"的界定和解析.黄宗羲强调"民"本性上的不完善性,肯定了"民"的价值中心地位,明确了"民"的阶层分化和"民"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但是他认为"民"还不是自我解放的行动主体,依然是君主"教"、"养"的对象.因此他论述的"民"依然是"民本"范围内的臣民,而不是"民主"意义上的人民.  相似文献   

13.
沙加尔关于汉-南语系假说的论证历程,反映了东亚语言发生学研究的新进程.自1990年以来,沙加尔从形态、语音、词汇的历史比较内证和考古文化学、体质人类学、基因遗传学等相关学科的旁证两方面,不断增强证据并修改汉-南同源论.大体轨迹为:第一阶段(1990-1993),提出汉语与南岛语在发生学上关系的密切程度,超过与藏缅语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1994-2005),认识到原始藏缅语比第一阶段估计的可能更接近原始汉-南语,从而扩充为"汉 藏缅 南岛"语系假说,并增加了汉藏-南岛同源的新证据;第三阶段(2005以来),基于施密特(W.Schmidt,1906)的"澳语系"(Austric)进一步扩展为"东亚超级语系"假说.  相似文献   

14.
旗民分治管理体制是保证八旗在清朝统治中占据优势地位的重要举措.清朝统治者继承前朝的科举制度,使其成为选拔人才、巩固政权的重要途径.因此,旗、民在科举问题方面呈现的差异性既是对旗民分治管理体制的具化,又是巩固并强化其存在合理性的重要保障.而黑龙江地区则因地处最北方,成为清政府保障八旗统治优势,不受汉化染指的堡垒.以黑龙江地区为例,阐述该地旗民分治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明晰民人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探讨黑龙江地区民人科举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清朝民人的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判断黄宗羲的思想是“民本“还是“民主“需要考察他对“民“的界定和解析。黄宗羲强调“民“本性上的不完善性,肯定了“民“的价值中心地位,明确了“民“的阶层分化和“民“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但是他认为“民“还不是自我解放的行动主体,依然是君主“教“、“养“的对象。因此他论述的“民“依然是“民本“范围内的臣民,而不是“民主“意义上的人民。  相似文献   

16.
“民”是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所关注的核心主题,内涵极为丰富。近代以来,在西方人本主义和民主政治的影响下,我们以“民本”重新审视古代“民”思想,形成了固定的民本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很好地深化了“民”思想主题,从纷繁复杂的古代“民”思想中提炼出了民本、君本两大主题,但同时“民”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也受到了遮蔽,即那些既不符合民本,又不符合君本的“民”思想便被忽略了。因此,要想呈现古代“民”思想的完整风貌,我们需要在“民本”基础上,扩大研究视角,推进“民”思想的再研究。“民学”于此是一个可能性的尝试,它能够从整体性视域将民本、君本以及其他关于“民”的论说连贯为一体,使古代“民”思想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学说。  相似文献   

17.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英语的广泛使用,网络交际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愈演愈烈。从网络交际平台中选取一些实例来分析网络交际中的句内汉英语码转换和句间汉英语码转换的具体类型,并进一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析其所实施的方便快捷、填补词汇空缺、体现文化认同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藏、汉、英三语语境下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双语语境下汉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相比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分析藏、汉、英三语语境下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以及藏族大学生在特殊语言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过程,能够使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对三语环境下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独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清代的户类划分一般具有职业与民族并重的双重标准,其中“民户”在与各少数民族人口并列时常简称为“民”或“民人”,所指称的是与各少数民族人口相对的汉族人群.在清代人口分类语境下,“民”或“民人”明显具有“汉”或“汉人”的内涵.清代民户与各少数民族人户的民族性质差别,是国家人口分类管理与赋税制度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凌文超 《文史哲》2015,(2):73-89,166
秦汉之际,在军功爵制的推行下,"士大夫"多指士、大夫级爵群体,他们是当时基层社会编户民的主体,也是帝国征派赋役的对象。随着秦汉"爵秩体制"的发展,分赐官、民爵,促使官僚贵族化、吏民同质化。因爵制的变化,尤其是民爵日益轻滥,"士大夫"爵制的意义渐趋消亡。同时,因秩制的发展,秩级分化导致官、吏呈现分途之势,吏员群体内又分化为吏与役两个层次,"役"逐渐成为帝国控制小吏和编户民的主要手段。"吏"与"民"因役而同质化,"吏民"逐渐成为编户民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