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沫若是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历史学家、作家、诗人。由于他在文化战线上的卓越成就和重要地位,1938年夏,中共中央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决定以郭沫若为鲁迅的继承者和中国革命文化界的领袖。1941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50寿辰和创作25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界进步人士,分别在重庆、延安、桂林、香港等地进行了纪念活动。周恩来、周扬等人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了郭沫若的成就。周恩来在《我要说的话——论鲁迅与郭沫若》一文中指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鲁迅先生已不在世了,他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大家要我写点纪念他的文章。记得一九五四年,我初来浙师院时,在一次学习会上,我曾说过我认识鲁迅先生。后来在“文革”中遭到某些人的讥讪说:“你也配认识鲁迅!”从此,我再也不敢谈鲁迅,也不敢承认认识鲁迅。我想现在是不必怕了,可说几句了。但因为事隔多年,有些事只能记个大概,要写成文便又模糊起来了。但无论如何,我要说一说,也算一点纪念。我在北京时,正是青年们对鲁迅先生誉望日增之时。我当时是搞古典文学的,但对《新青年》、《语丝》极有爱好,因而也非常尊敬他。我也听过他几堂课。当时北京各大学的课堂多半是开放的,不论是谁都可以入座听讲,我就是这样认识了许多一时名家的。当时北大、师大中文、历史各系的名教授,大部分是余杭章太炎先生的学生或旧相  相似文献   

3.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常任侠先生是我国著名佛教艺术研究家。他出版过30多种著作,研究过汉代砖刻,日本的绘画、戏剧、文学。1922年,常先生进入南京美专学习,1928年进入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古典文学、历史、日语和梵语。1935年春,他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帝大文学部。在东京,常先生与郭沫若交往  相似文献   

4.
王锡伦先生汇一生的心血 ,积四十年研究的成果 ,出版了《郭沫若研究论稿》 ,从中我感到了学术的分量 ,中肯的分析和一种文化反思气息的分享。首先 ,王先生把他所研究的人物投放在历史和时代坐标的交叉点上 ,给予一个定位 ,从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 ,探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 ,及其在文学理论和学术研究上的重大贡献。政治上肯定郭沫若的大节是无可非议的。郭沫若站在时代的前列 ,呼号破坏 ,呼号创造 ,呼号鼓动世界的新生力量 ,充满对人类文明远景的向往。他的爱国忧民的使命感驱使他出夔门 ,赴东洋 ,弃医从文。他在创作和学术上都取得了辉…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有一天我问沈有鼎先生,有没有见到支那内学院的不定期的学术刊物《内学》,其中有一篇熊十力先生的文章——《境相章》。我说:“文章表现了熊先生的分析能力强极了,深刻细致极了。”有鼎立即很表兴趣地说他看到过那篇文章,真是好文章,并且表示以不及见到全书为恨事。我第一次见到熊十力的名字时,我在苏州,是东吴大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时在一九三二年。我订了一份《大公报》,报上载有马一浮先  相似文献   

6.
三箱名片     
佚名 《东西南北》2008,(12):51-51
每个伟大的决定性的时刻部是某种热情的胜利。有位前三井银行的支店长W先生来拜访我,并且告诉我:"我之所以能够升任支店长,完全是托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福。"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其实,我只有高中毕业而已。在三井银行,高中毕业的人能够升任支店长是非常稀有的事情。"(这位支店  相似文献   

7.
台湾著名学者陈大络先生是两岸交流开放以来,到祖国大陆探亲的文化教育界第一人。他在北票市尹湛纳希高中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祖国的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两岸同胞的手足亲情谁也割舍不断,我愿为朝阳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愿为促进朝台交流交往增光添彩。"陈大络先生祖籍福建,1925年1月1日出身于书香世家,1948年到台  相似文献   

8.
一野间宏是当代日本著名作家、知名的日中友好活动家。我与先生的初次相见,是1982年10月的一天,在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为以严文井为团长的中国作家访日代表团举行的招待会上。当我和星新一先生走进宴会大厅时,时间还早,他向我介绍了在场的有吉佐和子、木下顺二、水上勉等知名作家。忽然,他眼晴一亮,目光投向一个背朝我们坐在沙发上的老者,自语说“先生也来了”!未等我发问,他已把我领到老者面前。老人缓缓地站起身,慢慢地伸出手,缓慢而清晰地说:“我叫野间宏,很高兴见到你。”宽阔的前额,黑框眼镜后面深邃的眼睛,尽管寡言寡笑,但通过他的眼神、他的紧紧的握  相似文献   

9.
书成教授是一位不知困倦的跋涉者。他以不惑之年始专心于学术,虽步履艰难而始终笔耕不辍。青灯摊书,自甘寂寞。他所倾心者乃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而其为人则恪守君子固穷之古训。这使我想起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说过的话:“士之读书治学,盖将...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曾对吴冷西说,当总编辑应该学习他;周恩来也说,做总编辑要像他那样"有悠哉游哉的气概,如游龙飞虎、游刃有余";蒋介石说他"一代论宗,精诚爱国";于右任为他作评:"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肝胆"……他,就是被人称之为报界宗师的张季鸾。报界先驱张季鸾,文风犀利,少年有为。青年时,他曾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秘  相似文献   

11.
去年笔者写过一篇文章,讲到自80年代后期红学研究中有一股翻案潮流。这大约属于某种逆反心理,把以前凡曾论证过的东西都翻过来。例如你说是他偏说不是,你说有他偏说没有;你说是假的他偏说是真的,你说是真的他偏说是假的。总之,不论什么问题,似乎只要一彻底的反过来,便能成为一种新说。在底下开玩笑时我曾举了两个例子:其一是有人提出《石头记》抄本都是假托的;其二是有人干脆说曹雪芹并无其人。果然一个比一个更为彻底。如此一来,你还搞什么红学?然而始料不及的是,近读周汝昌先生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相似文献   

12.
"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他这么说。"请原谅我的爱,诉说的太缓慢。"他这么唱。几乎所有的故事,都会有段爱情。他的告白太过盛大,让我觉得虚假。可是爱情从来不会被嫌弃太过虚假。于是我还是好想说,他们活得,有多真  相似文献   

13.
我是拿破仑 有一个法国人,42岁了仍一事无成,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简直倒霉透了:离婚、破产、失业……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和人生意义.他对自己非常不满,变得古怪、易怒,同时又十分脆弱.有一天,一个吉普赛人在巴黎街头算命,他随意一试. 吉普赛人看过他的手相之后,说:"你是一个伟人,您很了不起!" "什么",他大吃一惊,"我是个伟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吉普赛人平静地说:"您知道您是谁吗?" "我是谁?"他暗想,"是个倒霉鬼,是个穷光蛋,我是个被生活抛弃的人!" 但他仍然故作镇静地问:"我是谁呢?" "您是伟人",吉普赛人说,"您知道吗,您是拿破仑转世!您的身体流的血、您的勇气和智慧,都是拿破仑的啊!先生,难道您真的没有发觉,您的面貌也很像拿破仑吗?" "不会吧……"他迟疑地说,"我离婚了……我破产了……我失业了……我几乎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14.
汉代封国食邑制度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封国食邑制度的性质问题在史学界曾有过争论。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基本上有两种意见:其一是以谢忠梁先生为代表,他认为汉代的封国食邑制度是“披着国有制外衣的私有土地制度”①;其二是以韩连琪先生为代表,他认为汉代的封国食邑制度本身“并不能单独成为一种土地占有形态”,封君在其封邑内衣食的租税“只是一种优厚宗室大臣的变相的俸禄”。我基本上同意韩先生的看法。但韩先生又认为汉初的诸侯王“得受茅土之封”。“对土地确实存在着占有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西周分封制的再现”②,我认为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试就汉代…  相似文献   

15.
握紧我的手     
孩子的世界单纯却又拥有自己的智慧。一个小女孩和父亲正在过一座桥。父亲有点害怕,因此他对自己的女儿说:"宝宝,你握紧我的手,这样你就不会掉进湖里了。"小女孩说:"不,爸爸,请你握紧我的手。"  相似文献   

16.
离约见时间还有15分钟,我坐在研究室的沙发上,竭力整理纷乱的思绪,这时,传来熟悉的笑语:“哈哈,见笑见笑”,只见梅原猛所长手捧一摞新书笑迷迷地走了过来,向我招手说:“临时有件事情,我们提前谈吧!”走进所长办公室,刚刚落座,他又发现了什么似的说:“咦,没录音机多不方便”,说罢吩咐秘书立即找来一台微型录音机摆在桌子上。或许是这接二连三的插曲消却了我的紧张感,我的发问不少诙谐,梅原先生也是娓娓而谈,时时妙语解颐。既然刚刚得到大作《被误解的蔌异抄》,那么话题就先从先生的学问开始吧!  相似文献   

17.
革命不分先后,功劳却有大小,资历不是能力。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他手下有一位将军,跟随自己长年征战。有一次,这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便对皇帝说:"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相似文献   

18.
阳明洞考     
沈善洪、王凤贤的《王阳明思想评述》(《浙江学刊》1980年第一期)中提到王守仁“曾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人们称他为阳明先生”。马宝树的《浙东重镇——余姚镇》(《浙江日报》1980年4月12日)一文中称:“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曾隐居故乡余姚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辞海》1979年版的“王守仁”条目中,则说他“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阳明洞究竟在哪里?这几种说法颇有不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查考了有关资料,得知与王阳明有关的阳明洞,全国共有三处,而他“筑室”“隐居”的阳明洞,则在现在的绍兴市境内。  相似文献   

19.
堕落     
一在我的办公室里有四个听差,其中一个叫迦里布,他是一个非常正直和非常守规矩的人。他在工作中小心翼翼,即使挨骂也不吭一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人。我是一年到头都坐办公室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他缺勤过一天。每天上午九点钟,我总是看到他坐在办公室的一张破线毯上,好像他就是这座楼房的一个组成部分似的。他是那么单纯,连什么叫做推诿都不懂得。另一个听差是回教徒,不知道为什么,整个办公室的人都有点怕他。我除了知道他会吹牛说大话外,其他一无所知。听他自己说,他的一个叔伯兄弟是拉姆普尔土邦的一个法官;他的姑父是桐格土邦的警察局长,于是大家给他起了个“法官先生”的外号,其余两个是婆罗门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中国十四行诗的历史发展,至今没有人做过全面的描述。在中国新诗坛上,最早发表十四行诗的,是谁?也未见有过确切的答复。只有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诗律学》第五章第六十三节重,留下了这样简短的记录:“中国人模仿商籁,似乎以戴望舒为最早。”在这里,王力先生用了“似乎”二字,表明他也未敢肯定戴望舒是中国最早写作十四行的诗人。据我考查,现存戴望舒诗作,以“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