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西部农村的贫困文化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文化是西部农村长期贫困的主要根源。要实现西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变革西部农村的贫困文化。而实现西部教育优先发展、超常规发展,则是变革西部农村贫困文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2.
论西部贫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贫困文化是一个建构在西部贫困区域民众的生活现状和国内外研究贫困文化的学者的大量论述基础之上的并不十分严密的概念。其实质是对西部贫困区域内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文化解读。在解读和剖析该概念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西部贫困文化不等于落后文化;它是“原始性”和“制度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现状往往表现为“文化失范”;西部贫困文化是可变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必然会溶入文化现代化的潮流。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一方面应在经济扶贫时关注文化扶贫,力争把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构建出适合西部社会发展的“规范的”文化模式。另一方面,要在西部开发中汲取西部贫困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博采众长,努力与市场经济接轨,避免这一文化走向封闭、淘汰或西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走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的反贫困走过了"输血"救济和"造血"开发阶段,但都未取得成功.本文指出文化贫困从根本上说是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而"贫困文化"则是文化贫困的直接后果.要想根治贫困,必须从贫困的主体--"人"入手,走文化扶贫之路.  相似文献   

4.
张金花 《南方论刊》2013,(5):106-107
本文通过对文化贫困和家庭文化理论的探析,对家庭文化贫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了家庭文化的贫困在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质量、家庭氛围方面的表现,并对家庭如何进行文化扶贫提出了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分析看反贫困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得以根本性改善.当前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农民阶层性的相对贫困、暂时性贫困更为突出,贫困人口分布更分散,农村贫困有向城市蔓延的态势.农村贫困的根源是“制度不利”造成农民普遍发展机会、权利不均等,农民能力匮乏导致的贫困.必须根据当前农村贫困的根源及主要特征及时调整我国的扶贫战略,才能实现中国农村反贫困的跨越式发展,真正实现贫困的终结.  相似文献   

6.
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贫困问题表明,现代化的发展困境、制度或国家政策的政治性干预、社区贫困文化的再生产、教育的实践逻辑等构成了农村贫困的根源,而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全球化与经济危机、土地制度与政策调整、过分的财政依赖和现代化的意外后果带来了农村贫困的再生产.事实发现,重视穷人的主体性参与、增加和完善对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改变国家强制性干预发展的逻辑和未来战略的重新定位等能有效应对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部分党员干部腐败现象的滋生既有经济的根源、政治的根源,也有深刻的政治文化根源,如:公民意识不足,臣民色彩过浓;等级观念厚重,平等意识贫乏;公仆意识薄弱,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特权思想严重,公平意识缺乏;德治传统历史悠久,法治进程有待加速;政治理想淡漠.政治信仰模糊等等,这些都是滋生腐败的主要的政治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扶贫政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呈弱化之势,其关键原因就是没有根据不同的致贫因子采取合适的减贫政策。事实上,所有的致贫因子大体上都可以归类于贫困代际传递和贫困陷阱两种致贫模式,深刻比较和分析二者的异同,厘清这两种模式的致贫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反贫困战略以破解欠发达地区农村的长期贫困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从生活贫困到能力贫困的判断,扶贫工作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能力指向,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已经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方向。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贫困治理理论分析框架,并从能力视角,对典型区域农村贫困治理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能力缺乏是我国农村贫困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必须聚焦于能力建设。在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贫困家庭和人口的社会认知、风险防范、资源整合、技术应用、信息利用、社会参与和要素流动等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更加注重汲取历史经验、变革生存方式、扩大对外交流、引入外部要素、优化政府介入。  相似文献   

10.
消除知识贫困:解决农村贫困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民知识贫困的现状分析  1 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的低下。据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 71% ,而其它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的比例为17 2 6 % ,比农业部门高出2 3倍。现在我国每70 0 0亩土地只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0 0 0头牲畜只有一名兽医人员。由于劳动力的文化科学水平低,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的70 %左右在农村推广不了。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 % ,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一般都在6 0 %~80 %。2 农民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农民获取、吸收和交流知…  相似文献   

11.
从绝对贫困进入相对贫困,贫困群体福利权保障是现实和制度对法治提出的要求.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社会财富收入不均、福利资源获取能力有限和经济、技术带来进步的"风险社会"等问题,使得在相对贫困语境下贫困群体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隐性化的特征.从主客观两个层面出发,构建收入-财产-支出-文化程度-学习能力的二元五维贫困主体识别框架,有助于精准识别贫困群体,明确福利权的适格主体.中国社会整体福利状况的改变,决定了贫困群体福利权由救济型转向了普惠型,个人尊严的实现、个人需要的满足、资源获得机会平等和能力补足成为现下福利权的新样态.宪法、行政法、社会法等构筑的法治路径为福利权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学界对于贫困认定视角出现了由“客观”而定到“主观”自定的拓展,对贫困内涵的认知历经了由单维的收入贫困到多维的福利贫困的变迁,这两种趋势的重叠造就了主观贫困概念的出现.仔细梳理其概念、理论以及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发现:以主观贫困线和主观福利贫困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主观贫困研究框架重塑了人们对贫困传统的认知,这种框架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本身也具备内在性价值.主观贫困研究对于新时期中国反贫困政策具有深刻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13.
解读贫困文化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兆萍 《中州学刊》2004,(6):173-176
自刘易斯提出贫困文化以来,这一概念便被人们广泛使用.但迄今为止,关于什么是贫困文化的本质,人们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仅仅是从其表征上给予现象和内容上的罗列.研究贫困文化首先应研究文化的层次结构,进而通过对典型贫困地区的描述以及土地对人们重要性的详细论证,提出贫困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邹华 《学术探索》2006,(3):117-120
李煜词的发生、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时代文化与审美习尚的规范,使他的词追求轻艳,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南唐的地缘因素和社会风俗的影响,使他的词柔靡而艳丽,重于描写歌舞宴饮的享受和对恋情的追求,具有明显的俗文化特征;南唐特殊的历史和词人的人生经历使他的词充满深哀巨痛,抒发自我的家国之忧,摅写了经济之怀,提升了词的文化品格,初步显露了词向诗化道路回归的端倪。  相似文献   

15.
正义进程中的西部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强 《学术界》2008,(2):256-260
贫困不仅仅是经济现象,而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同的学科对贫困的理解是不同的.从多学科视角审视贫困的原因,从多学科视角谋划反贫困的对策,综合致贫需要综合治贫.  相似文献   

16.
简论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其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永芬 《学术研究》2001,(6):104-107
中西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过程的差别,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军队组织方式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是伦理政治文化与法政治文化的差异;无神政治文化与宗教政治文化的差异;集权政治文化与分权政治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由于下岗失业人员和大量农民工共同汇集干我国城市的城乡结合带,一种”城市新边缘群体”逐渐形成。他们的生活具有明显的”贫困文化特征”,这种文化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以长春市街头劳动力市场为例,通过对其中三个市场的实地观察,在对32名务工人员开展个案访谈的基础上,分析这一亚文化群体的职业观、消费观、成就观、交往观等文化形式,并且与农村中的贫困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对城市中贫困人口的贫困根源问题进行文化层面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李洁 《兰州学刊》2010,(4):215-217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一股潮流。在这种形势之下,中国也应参与这种全球化趋势,坚持文化立国的方针,充分挖掘本国文化资源优势。海派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富贵文化财富,同样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文章将对现有的海派文化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为了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必然会出现语义非对等的现象。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各民族文化都具有独一性,使这种语义非对等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