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最后一章中尚未来得及对阶级问题作全面和系统的理论阐述,就与世长辞了。然而,在他留给后人的大量论著中,又充满了阶级分析。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当马克思对重大的政治和历史事件进行评述时,他勾画的是相当复杂的阶级构成。例如,在《路易·波拿巴政变记》中,马克思至少提到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大土地所有者、金融贵族、农民、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流氓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高级教士等阶级成份。但是,当马克思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时,他提出的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级结构模式。例如,他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断言:“社会日益分裂  相似文献   

2.
目前,资产阶级哲学社会科学家正在宣传一种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中产阶级化,工人阶级再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力量的理论。在他们看来,所谓中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所谓中产阶级化,就是社会成员中越来越大的部分成为中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越来越小,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象橄榄核那样,中间大两头小。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说:在美国,“1965年,白领工人比蓝领工人差不多多出八百万人……在这些年里,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即技术结构上最有代表性的类别的人数大约增加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著作中,运用理论抽象的方法对当时社会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资本家、工人、地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运用这种分析方法,马克思准确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马克思还采用了另一种具体的阶级分析方法:阶级构成论。资本主义在1870年代的变化,使得中产阶级不仅没有随着资本的集中、社会形成两极对抗而从社会阶级阶梯中消失,反而随着无产阶级人数的减少而日益壮大,成为社会中的重要力量。在晚年的著作中,马克思运用"阶级构成"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一中间阶级的构成状况。社会民主党理论家伯恩斯坦依据恩格斯晚年对社会结构新变化的分析,提出了新中间阶级的理论,以此作为民主斗争政策的理论依据。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之所以提出"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与策略,与其现实社会中"阶级构成"的这种变化以及伯恩斯坦的中产阶级理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宀一)言》里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是阶级对立的简单化,“(大正)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过了十多年以后,即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里又予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现实,对贫困根源进行挖掘,对反贫困的途径和现实指向进行了探寻和阐述。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工人的异化劳动、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阶级的差别和压迫都是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原因,而究其根本,贫困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要通过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革命实践来彻底消灭阶级剥削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在生产力、物质财富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和历史的生成中,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实现对贫困的消除和全人类的共同富裕。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和方法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以及阶级差别下的贫困问题,他的反贫困理论具有突出的阶级性、实践性、历史性,也是对资产阶级反贫困理论的超越。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反贫困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人员(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阶级属性,从而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是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大问题。当代资产阶级的理论家宣传资本主义社会已中产阶级化,即无产阶级逐渐变成了中产阶级。这一观点不仅把资本主义企业和商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如高级经理)划为中产阶级,而且把人数众多的工资劳动者中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生产工人,经营商品的工人、经营货币的工人等也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安维复撰写的《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一文所提出的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步萎缩”“行将消失”的论点是作者强加给马克思的;认为安维复曲解了马克思关于“中间阶级”的观点,由“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构成的中间阶级”是不存在的,“中间阶级”不能取代、消融对立着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必须依靠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胜利,无产阶级则只有在发展到“包括整个社会”时才会“消失”;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和基础,动摇了马克思的这个理论,也就是动摇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是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用了四十年时间写成的一部关系人类历史命运的伟大著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创立了批判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这以前,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麻痹工人阶级,总是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永恒不变”的“公平合理”的社会。马克思为了彻底戳穿资产阶级的谎言,为了在理论上全面武装无产阶级,在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透彻的解剖,“他从资本主义最单纯的因素……商品开始,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极对立的社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由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新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既不同于传统的资产阶级,也不同于无产阶级,即所谓的中间阶级。从总体上说,尽管存在着中间阶级有所扩大的现象,使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呈现较为复杂局面,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呈两极化的态势并未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向世界宣布“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在经过150多年后的今天,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怎样认识现实社会条件下两大社会制度、两大对立阶级的历史命运,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给予理论上论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现实情况作出与理论一致的解释,把资本主义的“新情况”和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用历史的眼光,用百年的尺度去阐释,从而标显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命运的预言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早在14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断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以后在一系列著作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论述”的《资本论》中(思格斯语),马克思更透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那末,什么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呢?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各有不同。我认为,还是马克思自己讲得最好。他曾经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 为什么说消灭一切阶级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呢?因为阶级的存在仅仅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是同私有制的出现和存在分不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是资产阶级生存的基础,是资产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的根本条件,也是无产阶级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根本原因。因此,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消灭资产阶级和任何剥削阶级,进而消灭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成为无产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是阶级对立的简单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过了十多年以后,即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里又予见到:“收入直接花费在其中的、多少是非生产劳动部门的一些新部门不断产生。此外还有:固定资本(铁路等)的形成和由此产生的监督工作;奢侈品等的生产;使花费收入的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与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一部光辉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宁详尽地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特别是集中地捍卫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强调在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指出“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今天,重新学习列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揭示了阶级社会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发展趋势,并为分析社会主义的阶级结构,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阶级社会里,只有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透过扑朔迷离、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科学的阶级估量,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1852年,马克思在致魏德迈的信中写道:“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后来,马克思更进一步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改。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实现向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这是历史的必然。理论上恩格斯总是积极配合丰富马克思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近百年历史的考察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作出这样的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资本主义必然灭  相似文献   

18.
在卢卡奇看来,阶级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并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阶级意识指作为整体的阶级对本阶级的阶级地位、阶级利益、历史使命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性认识。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各种阶级的历史考察,卢卡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阶级理论: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具有落后、保守性;资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具有虚假性与虚伪性;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具有革命性与先进性。要想打破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束缚,实现人类的解放,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的斗争,阶级斗争成功的关键在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正确处理了无产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关系,解决了工农联盟问题,实现了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合。列宁在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关系的同时,还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在不同时期制定了对资产阶级的不同政策,正确处理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同时,列宁还特别注意协调工人阶级执政党与其他阶级、阶层的关系,壮大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调动了广大中间阶级、阶层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制定解放自己及全人类的斗争策略和目标,马克思毕生都在总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他的主要课题是剖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灭亡的历史命运。但诚如他的战友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研究任何事物时都考虑它的历史起源和它的前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卷400页,以下简称《全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