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国际著名学者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SeyyedHosseinNasr)从比较宗教学的视角上,对伊斯兰教哲学与东西方哲学精神经过长期探索后,体认到“现代主义”观念对传统伊斯兰教本身所构成的挑战,从而提出“圣道伊斯兰教”观的宗教哲学概念。他并因此以及对传统苏菲思想和伊斯兰教哲学的挖掘和阐释而在伊斯兰教学者和西方学者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深刻的伊斯兰教“文化自觉”意义、和谐理念等积极因素对我们都有借鉴意义。他的“圣道伊斯兰教”观,国内尚无评介与探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作了述评:1.纳斯尔其人其学;2.“圣道伊斯兰教”观;3.对“圣道伊斯兰教”观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所谓中国穆斯林,是指在9~10世纪(唐宋时期)后,自西亚移居汉土(Cathay、Chin之地)的穆斯林,这些伊斯兰教徒同时又以传播伊斯兰教为其主要目的,且历史性、阶段性地完成了以汉语为母语的过程,从而形成的中国穆斯林民族。故将其信奉的伊斯兰(宗教与制度)称为中国伊斯兰,通称回教。有关这个用语,在“中国”或者是“‘中国的’穆斯林、伊斯兰”中,概念已被加以区别。因为在中国境内,还有维吾尔、哈萨克、撒拉等穆斯林及其伊斯兰的存在,而这些民族都是属突厥语系的民族。与此相对,我所说的中国穆斯林,是以汉语作为其母语的,是…  相似文献   

3.
元代,大批伊斯兰教众(穆斯林)从中亚、西亚来到中国,连同唐宋时来华的阿拉伯、波斯人,共同组成我国回族的先民。伊斯兰教创立后不久,即教派萌生,以后越来越多。正如传说的那样,穆罕默德曾说:“以色列人分裂为七十一派或七十二派,基督教徒也是如此,但是我的教徒将分裂为七十三派。”元代伊斯兰教徒(当时称为回回人)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人数又很多,当然会有各种教派的信奉者。但由于史料记载的欠缺,据  相似文献   

4.
亚述人     
“亚述人”是一个用于称呼起源于中东的100万人的术语。主要由于受到迫害,目前他们已分散于整个新旧世界。早先,亚述人属于中东当地的两个基督教会,即被蔑称为雅各和聂斯脱利的两个教派。在基督教早期,基督教正教徒视他们为异教徒,后来视他们为伊斯兰的二等公民。  相似文献   

5.
回回历法(简称“回历”),是七世纪伴随着伊斯兰教的创立而产生于阿拉伯的一种历法体系,是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通用的历法。在我国文献中,按其来源、演算的方式、历元及用途等特点,又译称“西域历法”、“土盘历法”、“希吉拉历法”、“阿拉伯历法”和“伊斯兰教历”等。 回历有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年法。概而言之,回历的太阴年法即以月亮圆缺十二次为一年,圆缺一次为一月。而在实际应用中,它的一些月份还要借助于具体的月象观测,是一种自然色彩很浓的纯阴历。回回太阴年法只用于宗教生活和历史纪年。特别是宗教生活方面,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今天,这种历法都是伊斯兰教徒宗教生活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马宗融因多重身份集于一身且自觉顺应了战争环境的历史诉求 ,便玉成其务实的译介观和互融的文化理念。于是 ,他由伊斯兰文化的翻译、介绍和研究→“提倡研究回教文化”→创建“回教文艺” ,既实践了他全方位推介伊斯兰文化的切要目的 ,又发挥了“抗战时期的文人”“在民族危机最甚的时候”“尽其为文人的作用” ,更昭示出多元文化互补共融的不凡胸襟与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7.
一、伊斯兰伦理学与伊斯兰道德的定义 伊斯兰伦理学,是阐述和探讨与伊斯兰教义、教法、社会、人际关系等有关的穆斯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学说。 伊斯兰道德,是指依据伊斯兰教义、教法约束和调整穆斯林之间以及穆斯林与社会和非穆斯林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伊斯兰教著名哲学家安萨里认为伊斯兰伦理学,是根据伊斯兰法典和苏非主义的原则阐述穆斯林行为方式的科学,他有时把伊斯兰伦理学叫做“通向来世的科学”,有时  相似文献   

8.
“瓦哈比”与车臣战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瓦哈比”(Wahh仭b墿yah)教派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教派之一 ,是伊斯兰教逊尼派的一个分支 ,其名源于其创始人阿布德·瓦哈布 (1 70 3— 1 792年 )。瓦哈布生于今沙特阿拉伯内志 (Najd)省的一个宗教世家。他在游历各地时对民众迷信和崇拜“圣徒”、“圣物”和“圣墓”这样一些与伊斯兰教的精髓———非偶像崇拜———背道而驰的“异端”行为感触颇深 ,因此发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他鼓吹一切回到《古兰经》去 ,清除被视为“异端”的信仰和行为 ,恢复严格的“一神论”信仰。 1 8世纪 40年代 ,瓦哈布参与阿拉伯半岛上的政治斗争 ,…  相似文献   

9.
中国回教协会抗日战争初期建立的伊斯兰教团体。1939年由唐柯三、过浦生、孙绳武等倡导,融合原“回教促进会”、“回教俱进会”、“回教公会’”等自发建立于重庆。初称中国国教救国协会,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现名中国国教协会。其章程规定全国设总会,各省市设分会,...  相似文献   

10.
回教史研究在中国史中出现得最晚,其原因主要是史料不足。岩村忍曾在《民族学研究》杂志上提出过这方面的问题,他说:“可以断言,对中国伊斯兰的系统性的历史记载几乎绝望。”其理由是,缺乏有关中国伊斯兰的内部记录(中国回民自身的记录)和外部记录(中国的传统记录中有关伊斯兰的记事)。另外他还断言:“我并不否认对中国伊斯兰史学研究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要从文献角度补上有关这一不同性质的伊斯兰共同体的史料,那么有关清朝以前的史料则没有复原的可能性。”他在喟叹中国历来的史书(正史,方志之类)无不具有一定的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济南地名及辖区沿革,接着概述了济南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济南的时间,然后是对济南穆斯林主要聚居区和济南清真寺的重点介绍。在清真寺介绍中尤重济南清真南北两大寺的建筑沿革、建筑成就与掌教制度三个方面。紧接着是对济南伊斯兰教派别和人物的一点初探,但重点还是探讨与他地有所不同的清中后期及民国前期的济南伊斯兰教和济南主要表现在汉文碑刻匾联中的相当宝贵的宗教思想。最后将除碑刻家谱以外的文物进行了存目。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育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基础,它在中国穆斯林形成、壮大和延续自己的宗教信仰,传承伊斯兰文化等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回族的伊斯兰教育而言,从唐宋时期回族先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口传心授”教育,到明朝中叶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经堂教育,再到20世纪初开始的以学校为重要阵地的现代伊斯兰教育,莫不显示出中国伊斯兰教育随着回族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断的适应社会进步所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从而也对回族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其卓越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及留下的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至今仍然影响着回族社会,并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峰 《世界民族》2003,(4):77-78
伊朗是一个具有深厚宗教、文化传统的伊斯兰国家 ,1 995年总人口为 6 730万 ,其中波斯人占 6 6 % ,阿塞拜疆人占 2 5% ,库尔德人占 5% ,其余为土库曼人和阿拉伯人等。 9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犹太教徒占 0 .3% ,琐罗亚斯德教徒占 0 .1 % ,基督教徒占 0 .6 % ,信奉其他宗教者占 0 .1 %。在日常生活中 ,广大伊朗民众今天仍保留着自己民族独特的传统礼仪和婚姻习俗。记得我在伊朗留学的第二年 ,应朋友拉苏勒的盛情邀请 ,我前去参加他弟弟的婚礼。临行前他驾车到我的住处介绍说 ,伊斯兰国家的结婚仪式与西方世界流行的婚礼有所不同 ,在伊朗 ,…  相似文献   

14.
法拉比哲学思想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拉比在阿拉伯伊斯兰哲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被称为“第二导师”(“哲学亚师”)。他在学习、继承希腊哲学家各种学术观点基础上 ,以折衷主义或调和的方式 ,对各种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创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 ,为后来的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智,字介廉,回族,南京人.我国清代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他出身于经学世家,自幼诵习《古兰经》,青年时期熟读儒家典籍,并广泛涉猎佛道经义与西方有关书刊.后来又专攻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深入钻研伊斯兰教教义并游学国内穆斯林地区,求师问道,交流思想,搜求遗经,增广见闻.在深厚的学养基础上,他冥思苦想,会通诸家,闭门译著,写下了很多闸扬伊斯兰教教义的著述.他的译著数量多、范围广,流传下来的主要有《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和《天方至圣实录》.“天方”是我国古代对阿拉伯半岛的通称,系伊斯兰教兴起之地.这三“天方”书,系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教义及穆罕默德兴教的实践过程.她们既是姊妹篇,又是系列书.三部大作象一座丰碑.矗立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为中国伊斯兰教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前人评论说:“刘智著书三种,其中心之著,为糅诸经而总著一经,谓之经,伊斯兰大义于是乎显.”又说:“中国之伊斯兰教义,在以往千年中,从事译著者,只以刘智为云霄羽毛.”这是在大约半个世纪前,汉族学者对他的评论.这种评论,恰当地表彰了刘智及其译著在我国伊斯兰教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对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刘智译著,宏扬伊斯兰学术,促进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当是一种鼓午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左宝贵     
左宝贵赵扶民,马文清编者按:今年,是左宝贵壮烈殉国100周年,本刊特发表此文,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回族抗日爱国英雄。童年时代立宝贵,字冠廷,乳名“曲盒儿”,回族。生于公元1837年(清道光七年)。祖籍山东省齐河县,乾隆年间,祖父左凤友领全家人逃难漂泊到费...  相似文献   

17.
刘智哲学思想是伊斯兰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交汇融合的结晶。刘智从充实和完善伊斯兰教哲学、使之适应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以自身“学通四教”的文化心理素质为优势,从宇宙观、认识论、人学理论等方面全方位地改造和吸纳“理学”的概念、术语、思维方式和思辩成果,形成了极富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真宰造化一切”的宇宙观,“即物识主”、“率性修道”的认主修养说,“清心尽性”、“归根复命”的性命论,成功地实现了由经典伊斯兰教向中国伊斯兰的创造性转换,建构了中国伊斯兰哲学体系,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8.
和明末清初大多数回族伊斯兰宗教学者一样 ,刘智也是一位“学贯中西”、“学通四教”的人。在他的思想中 ,伊斯兰教知识是主体和核心 ,也是他从事汉文译著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但也无可否认 ,他的思想中还掺杂着儒、佛、道及苏非主义、“西洋之学”。换言之 ,刘智除重点研读伊斯兰教经籍外 ,还广泛吸收了上述诸家的思想养分 ,并把它们融会到自己的宗教思想之中。当然 ,作为一个穆斯林宗教学者 ,他习读儒书及佛道等经籍 ,从事汉文著述 ,目的不是为了宣传儒家思想 ,也不是为了信道、崇佛 ,而是为了从主观上适应当时中国的条件 ,其真正用意在于“以阐其教” ,即传扬伊斯兰教。而像刘智这样贯通诸家的学者 ,不仅在“回儒”中罕见 ,即使在“汉儒”中亦难觅。  相似文献   

19.
吴彦  金伟 《西藏研究》2002,(2):19-27
一、所谓密教密教即秘密佛教 ,英文EsotericBud -dhism ,是显教 (ExotericBuddhism )的对应语。这一称呼是近代学者所创 ,但古梵语中似乎未见与它相对应的术语。密教又称“怛特罗佛教” (TantricBuddhism ,BuddhismTantras) ,在密教中“怛特罗”即“经典”之意。在密教发展的后期 ,其经典确实被称作“怛特罗” ,但在初期未必如此。印度佛教自其创立者释迦牟尼时代起至1 3世纪初因伊斯兰教徒的侵略而灭亡 ,其间存在的时间超过 1 60 0年。最初的 50 0年是从所谓的原始佛教至部…  相似文献   

20.
从明朝后期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近300年的时间里,中国伊斯兰伦理思想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一大批“以儒释伊”的汉文伊斯兰译著家和思想家异军突起。他们以实际行动开启了历史上的“回儒对话”,推动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和本土化进程,进一步巩固了回族穆斯林对中华文化的适应。刘智的“五典”学说就是这次“回儒对话”的重要成果。本文就儒家“五伦”思想和刘智“五典”思想进行比较,以期全面认识包括伦理思想在内的伊斯兰文化的本来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