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各地读者纷纷反映,在当地买不到《养生三记》一书。在我手里,第一版《养生三记》已全部脱手,只留下一本作为存书。这仅存的一本书一下子变得珍贵起来,轻易不敢示人。第二版《养生三记》,原来有几百本,是用稿费从出版社购买的,目前所余不多,前几天,《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接到各地读者49张购书订单,其中一个人要4本,我的存书眼看就要见底了,而杂志社告知,过几天还有一  相似文献   

2.
正一位马来西亚女士来电话,说她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读研,偶然在中央书城买到一本《养生三记》,读完以后很想见到作者,请教一些问题。她给哈尔滨出版社发了伊妹儿,希望提供作者的联系方式,这样才联系到我。应她之约,我们在道里红专街49号店里见了一面。她的中文名字叫方绣莺,人很热情,据她讲,在马来西亚,人们很注重养生保健,《养生三记》这样的书,在那里一定能受欢迎。她对彭祖补品屋这样的经营形式十分感兴趣,还仔细询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成都读者何颂萍女士写来一封长信,谈她读《养生三记》后的感受,还提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何女士是学营养学的,在养生保健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我们曾多次通过电话。她说,《养生三记》这本书,她是一口气读完的。在读过的此类图书中,她认为这本书很特殊。因为它不是单纯的教诲,而是基于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书中的见解也不是人云亦云,既独到,又能给人以深刻启示。除了这封长信,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昌吉一位读者,邮购了八十本《养生三记》,准备"三八节"发给学校教师。她汇来了一百本的钱,其余二十本,是送给亲朋好友的。此前,也有单位老龄委找我联系,给老人们集体购书。作为作者,书卖得好,我自然高兴。但我更多想到的,是要对得起读者。目前,我正在紧张地筹集资料,力图把书写得更充实,我一定会努力。问:我常来彭祖补品屋打蜂蜜,看到别人买《养生三记》,我也买了一本。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  相似文献   

5.
正近来,找我买《养生三记》的人多了,许多人不是买一本、两本,而是买十本、八本,当礼物送给亲友,还有一些是以单位名义购买,发给会员或退休老人群体。还有,找我咨询如何进补,如何选购保健品的人多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干了25年养生保健,我对社会上的这种变化比较敏感,老百姓健康意识的增强,表明了社会的进步,但也随之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是用假货、次货蒙人骗人,坑害百姓的事情时有发生,为此,许多人找我提问,希望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女士向我说,你知道我买了多少本《养生三记》吗,20多本!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两遍,好就好在真实,可信,在保健品失去公众信任的今天,这很难能可贵。我把这本书送给亲戚、朋友、同事和领导,钱虽不多,他们都很喜欢。养生保健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人人都关心,许多人都希望能同你交流,你应当多和读者沟通,并继续写下去。还有一位读者,拿着前两期答读者问找我,希望能继续给他解答一些问题。面对读者  相似文献   

7.
正节日期间,接到不少读者的电话,看来,大家都很关心这本书。因为忙,答读者问停了一段时间,积攒了一些问题,算是欠债吧。今天休息,偷得浮生一日闲,且来回答读者问题。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我的电话没有休息日,每天24小时开机,随时为大家服务。问:我是济南人,退休多年。《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连载的《养生三记》,我篇篇都看。后来索性邮购了一本。特喜欢这本书,给我的女儿看,她在医院工作,也觉得这本书好,以后陆续邮购了好几本,分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到北京开会,抽暇拜会《中外健康文摘》编辑部,受到十分热情的接待,据编辑老师反映,《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连续刊出以后,读者反响很大,编辑部不断接到各地读者询问电话,责编几乎是应接不暇。我们还走访了西单图书大厦等大书店,了解到《养生三记》一书已脱销,怪不得许多北京读者到哈尔滨来邮购。作为作者,看到读者的反响如此之大,心情自然是愉悦的,但同时,对读者的责任感更是油然而生。我将努力做好和读者的交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一位老者到店里找我,他是养生爱好者,退休前在星光厂工作。他拿来一本《养生三记》,自己包的书皮,上面写着"某年某月购于南岗新华书店"。他说,这本书已读了几遍,觉得很有保留价值。今天来,是想请作者签字留念。当时我很忙,未及详谈,其实我很愿意和他交流。还有沈阳一位读者,是某单位会计,工作正忙,自己来不了,特地打发女儿和其男友前来找我,女孩母亲非常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忙于组建研究所,在清河、阿城和双城之间跑来跑去。没有想到的是,送给清河林业局的几本《养生三记》竟然引起领导的重视,在听取了我们的项目介绍之后,除了土地给予优惠之外,还可以和投资上千万的大单位一样享受优惠政策。我的书成了企业名片,是写作之初怎么也没有想到的。问:我是福建师范大学某教育学院的老师,买了两本《养生三记》,至今没有机会读,原因是母亲  相似文献   

11.
正天气虽冷,补品屋却热度不减,绿手指麦绿素存货不多,需要紧急进货。忙碌之余,也有一件高兴的事,就是第四版的《养生三记》已经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只是外地的书店依然缺货,读者纷纷打款来邮购。大概是出版社业务繁忙,来不及发行吧。距上次答读者问有一个多月了,又积攒了很多问题,不回答实在是不行了。问:我是山东省五莲县的读者,在省城买的《养生三记》,这本书里提到的两本好书,我很有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新版《养生三记》在全国各地的陆续发行,不断接到读者电话。有一位广州朋友,在当地书店买到《养生三记》,看后一定要联系作者。他先是给出版社打电话,赶上出版社搬家,忙乱中找不到人。他不死心,又拨打哈市114,查我的单位彭祖补品屋,电话查到了,可是我又不在店里,他被告知,晚上7点以后打电话400-609-2883能找到我。这  相似文献   

13.
正前几天在中央大街签售,遇到很多热心读者。有人问我:下一部书何时出?这种期待给我压力,也给我动力。有好多东西不吐不快。又苦于没有时间。读者的期待逼使我痛下决心,继续写下去。一位老者买了一本《养生三记》让我签字,他说,我家里一版、二版都有,可是让朋友借走没还回来,只好再买一本。你的答读者问我也爱读,每期都读,上期是春节写的,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写了?他的话提醒了我,  相似文献   

14.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这句话出自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10万+文章.作者就是范雨素,出身湖北襄阳农村的44岁大姐,只有初中文化,在北京做育儿嫂.文章火了以后,三家出版社来找她,然而,她不相信这件事能改变她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新书《养生三记》出版以来,接待热心读者之多,超出我的想象。对于许多读者,尤其是打来电话的读者,我往往由于工作太忙,一时难以作出详尽的解答。更有不少读者,找了我几次也见不到,使我极为愧疚和不安。一本普普通通的书,竟然引起读者这么大的关注,实在没有想到。为了更好地与广大读者沟通,我选择了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在这里一一作答。问:我是一个慢性病人,现瘫痪在床。《养生三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有读者反映,新华书店的《养生三记》没货了。买不到书的读者打电话找我,打听怎样才能买到这本书,读者对于此书的厚爱,让我感动不已。我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前来咨询的读者,通过热线电话400-609-2883交流的读者,为数就更是不少。感谢报社和编者,提供宝贵的版面,让我和读者进行交流。问:在上次答读者问中,你提到,《家常食物药用大全》,出书单位已调来一批书给学府书城,当时我赶紧去买,书店说没货,请问什么时候能来?  相似文献   

17.
正昨天在彭祖补品屋道里店值班,进来一位老者。他晨练时听人说,彭祖屋卖的绞股蓝可以降血压,特地来买。经过交谈,我发现他属于阴虚火旺体质,不适合服用绞股蓝。就告诉他,绞股蓝是好东西,对血压、血脂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但它只适用于阳虚体质,即手脚冰凉、肢寒畏冷的人,阴虚者服用会上火。临走时,老者说:"从来卖东西的都是千方百计让你买,这里却给你讲道理,不叫你买,真是可信的商家。我要买一本《养生三记》,回去好好读  相似文献   

18.
正距上次答读者问,已经四个多月了。积攒了很多问题,像是欠了债,心里有负担。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还望读者见谅。今天忙里偷闲,赶紧回答一部分问题。问:我是山东聊城人,《养生三记》一书是在临清新华书店买的,一共买了三本。一本自己看,两本送给朋友。书中提到一种熊胆酒汁,对面部皮肤痉挛有调理作用,我今年七十多岁,面部皮肤痉挛多年,医生要我动手术,年纪大了,不敢动刀,请问熊胆酒汁何处有售?  相似文献   

19.
神秘的小桃     
《歧路灯》大约的确是一本糟粕之书,里面过分的忠孝节义、男贞女烈,在清朝就已经过时了吧?有老先生激愤地说过:这种小说,早就该湮没。然而我多爱里面的民情、风俗、市井人物。男主人公的继妻巫翠姐,出身没文化的富裕人家,热心肠而缺心眼,喜欢看戏。丈夫略略讽刺,她理直气壮道:“我不看《芦花记》,这兴相公,就是不能活的(兴相公,是丈夫与前妻的丫头冰梅所生之子)。从来后娘折割前儿,是最毒的。”丈夫说:“你是他的大娘,谁说你是她的后娘?”翠姐继续说:“大妇折割小妻,也是最毒的,丈夫做不得主,你没见过《苦打小桃》吗?”话音未落,兴相公的生…  相似文献   

20.
贾母 ,《红楼梦》贾府里的“老祖宗”。她得耄耋之寿 ,这在200多年前无疑是难得的高龄了。翻看《红楼梦》 ,人们可以发现她养生有法。她的养生之道 ,在和刘姥姥拉家常时 ,全部抖了出来。她说 :“我老了……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 ,睡一觉 ,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会子就完了。”这叫做顺其自然 ,怎么舒服怎么过 ,快快活活打发每一天。节制饮食。贾府佳肴美味经岁不断。然而 ,美食当前 ,贾母不贪吃 ,只是“浅尝辄止”。油腻重和烟熏的食品 ,她碰也不碰。而对于自家园子里种的瓜果菜蔬和刘姥姥从乡下带来的瓜菜 ,她却特别喜欢。这种常带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