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使我国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421"家庭结构以及"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显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发展需求,而实体养老院养老又面临资金、场地和床位紧张等问题。如何找到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养老模式?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尝试"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即建立社区为老服务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获悉居家老人需要什么养老服务,再联系助老人员上门服务。这种简单便捷的新型  相似文献   

2.
"儿孙绕膝"、"四世同堂"曾经是老年人认定的晚年生活幸福的一种标准,但随着儿女独立组建家庭的比例增加以及人才外流的兴起,"空巢"老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空巢"似乎已成为孤苦、寂寞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有一些老年人开始主动选择独享"空巢",乐于享受自己的"二人世界"。更有随着独生子女外出上学或工作,"空巢"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些中年人不甘于忍受寂寞,正在努力营造自己的多彩人生。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甚至中年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可能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先”。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吃饭问题一直是困难老人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宁波北仑区6万多老年人,其中有近一半是纯老年人家庭,有1万多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近2千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宁波北仑区办老人食堂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12,(8):41-41
天津市老龄委宣布,天津市和平区近日推出六项举措,推进为老服务。新举措包括:今年提高区级困难老人政府补贴服务标准;将28位百岁老人的营养补贴再增500元,达到每人每月1000元;为1000名无固定收入的老人免费上“助老键康保险”;为老人办理老年证和敬老卡;为全区社会孤老等六种困难老人免费体检;将该区8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全部纳入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高龄化、高发病率、高风险性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部分老人无人照顾,因此,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势在必行. 我所在的街道共有10个社区,其中一个社区就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400多人,空巢家庭116个,独居老人73人,60岁以上的残疾人95人,养老服务需求非常大。但是,目前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跟不上高龄老人需求的增长,不少有需求的家庭处于既做不到居家养老,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构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宜城市现有城市空巢老人7200人,占城镇60周岁以上人口的42.3%.农村空巢老人3.7万人,占全市农村60周岁以上人口的65%,他们普遍存在生活状况较差、自理能力较弱、物质保障不畅、精神生活单调等方面的问题.为切实帮助空巢老人摆脱困境,近年来,宜城市老龄办从创新服务方式入手,把重视和解决空巢老人现实困难作为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今天社会真系好,有党的英明领导.老人有养老保障,80岁以上老人,社工服务够周到."这封署名"槎滘北街老人"的感谢信,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东莞市中堂镇1521位高龄老人的心声. 2012年1月,中堂镇在东莞首创"社工+社工助理+护工+义工"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并在全镇20个村(社区)全面铺开,组建了包括5名社工、5名社工助理、175名护工和64名志愿者在内的服务队伍,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家庭清洁、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居家安全与紧急救助、心理咨询与危机介入、社会支持网络建立6大项服务,服务费用全部由市、镇两级财政支持.这是广东省首个由社工机构承担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由政府全额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8.
正疝气,就是人们常说的"小肠气",医学称其为"疝",指正常组织或脏器通过潜在的腔隙或薄弱区域,从原来的部位游离到身体缺损、孔隙、薄弱处形成的疾病。老人疝气发病率较高,2018东方疝论坛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1.6‰。老人腹壁肌肉、肌腱退变,强度减低,加上肥胖等因素,极易让小肠或大网膜从腹壁薄弱处凸出。还有便秘、前列腺肥大等患者甚至因如厕时太过用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09,(11):51-51
日本的养老护理服务总的可以归纳成“在宅服务”和“设施服务(即在养老机构接受全方位的服务,并在那里安享晚年)”。日本政府更为鼓励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所谓“在宅服务”,并为之提供了非常全面的服务,如家庭护理员上门对卧床老人进行包括身体护理、家务以及生活咨询服务;定期早晚用车接送老人到设在养老院里的或单独设立的“日托护理中心”,对他们进行包括入浴、用餐、日常生活训练、生活指导等各种服务;把老人暂时送到养老院等机构接受短期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为困难老年人当"拐杖"、为老年弱势群体当"卫士"、为老年文体活动当"导演"——丰富的内涵使湖北省监利县农村老协充分发挥了"敬老、助老、为老"的优良传统. 农村老协为困难老年人当"拐杖".协会会员互帮互助,对贫困老年人积极帮扶.许多农村老年协会将孤寡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经常走访看望,及时向村"两委"反映困难老年人的情况,并积极向社会募捐或动员老年协会会员捐款捐物、结对帮扶,给予困难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还建立了慰问制度,在老年人生病、遇灾、生日时上门慰问,让老年人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相似文献   

11.
芬兰为老人提供家庭服务的目的,一是为了确保老人的个人卫生;二是保证老人的营养摄取;三是为保证老人有一个干净、健康的家庭生活环境。兰是世界上的长寿国家之一,男女平均寿命分别达到74岁和80岁。近年来,芬兰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重,预计到2030年,芬兰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12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3%以上。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全国老龄人口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江西省吉安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6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9%,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9.8万,占老年人口的15.8%;纯老年人家庭人口2.6万,占老年人口的4.2%;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达到56%和48%;城乡老年人失能、半失能率分别达到18%和26%. 存在的主要困难 基本生活难保障.老人劳动能力渐弱,收入不足,身体健康下降,生活起居困难明显增大,尤其是那些有病或高龄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他们不仅要忍受子女不在身边的心灵孤独和寂寞,而且自身生活照料无能.日常支出尤其是医疗性支出增加,导致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下降.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处于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在农村,80%以上的空巢老人还要参加劳动,有的80多岁了还在田间劳作挣取微薄的收入,有的长年帮外出打工的子女带小孩,依靠子女的接济生活.生活保障问题是绝大多数空巢老年人最为担心、烦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天津市南开区老年社会保障问卷调查,在描述和分析目前天津市南开区65岁以上老人经济保障、日常生活保障、精神保障和法律保障等方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对各种照顾资源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目前65岁以上老人在获得来自家庭方面照顾资源的同时,正在逐步地获得来自包括邻居、街道和居委会人员、社区医护人员等社会方面的照顾资源。老年人的家庭和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在老年人照顾方面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社区在老人照顾的某些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据民政部门对老人养老意愿的调查,九成以上的老人希望在家养老。如何既能满足老人的愿望,又能突破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正逐渐弱化的困局?江苏正在推广5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春节过后,随着青壮劳力走出家门外出打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作为困难群体,在日常生产生活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关怀。为此,曹县老龄办牵头,协调相关单位,在部分乡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开展生活照料服务。组织志愿者深入空巢老人家庭,了解老人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家庭结构及功能日渐削弱,香港的家庭问题日趋复杂,离婚率上升、家庭暴力(虐偶、虐儿和虐老)事件增加、婚外情问题、照顾老人的经济和情感上的压力等,都为香港的家庭带来新的挑战和持续的压力。面对这些空前的挑战,家庭服务必须以保护有困难的家庭、巩固家庭的潜能和发展家庭的独立能力为原则,以家庭为服务单位,给予受家庭问题影响的成员足够的保护和照顾,并且以促进小区支持为服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据最新统计,目前上海60岁以上老人达230万,已占上海总人口的17%以上,在人口密度较高的静安、卢湾、南市等区,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人口总数的20%。老年人口基数较大,有困难需要社会帮助、关心的多。据市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目前全市有全护理、痴呆老人、半护理老人约20万,按照50%的老人要进敬老院计算,需要10万张床位。而上海共有床位1200O余张,占上海老人总数的0.52%,约占需要入院老人总数的12%。由于供需矛盾差距较大,目前各街道敬老院有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位老人登记排队要求入院。上海人口老龄化的上升趋势不仅超过了…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首家虚拟养老院近日在西青区杨柳青建成,为8000名区内老人提供“在家住养老院”的全面服务。在虚拟养老院“入住”的都是低保老人、老复退军人以及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他们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成员状况、健康水平、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都详细地记录在电脑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养老服务业得到较大发展 传统上,家庭养老是中国的主要养老方式,或者说跟众多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养老服务的筹资还是服务的直接提供,基本上都是家庭的责任。除了家庭养老外,所谓的"社会化养老"主要是以公立的养老机构为主,供养没有法定赡养人、经济条件又比较困难的老人,在农村主要是针对"五保老人"的敬老院,在城市主要是针对"三无老人"的福利院。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20世纪末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完全市场化的、私立的养老机构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如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主要是从制度、体系上不断加强与完善,现已逐步形成一套规范的体系,但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外围"输血式"的输送,只能解决这些学生的暂时困难,即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此,我们应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现实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着眼,科学地梳理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构建适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管理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造血"机能的生成,即形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适应、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以达到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困与育人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