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健康新知     
《老人天地》2008,(3):50-50
美国:走路快的人更健康长寿寿命是能"走"出来的。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了约10年时间,在观察了近500名老年人后发现,走路快的老人比走路慢的老人死亡率更低。数据显示,走路慢的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50%死亡,而走路速度快的人  相似文献   

2.
快走健身,是一种比较适合老年人和肥胖人群的体育运动,同时也是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的有氧运动方式。虽然快走没有跑步运动量大,但却有着和跑步一样的效果。快步走的好处既简单、安全,又可健身、防病。被誉为“快走之父”的健身专家斯塔曼博士,  相似文献   

3.
经常见到一些老年人走路时背着手。专家们发现,老年人背手走路,会增加不安全因素。老年人背转双手时,身体重心前移,使本已佝偻的上身更加向前倾斜。以这样的姿势走路,由于重心不稳,稍有不慎就容易摔倒,易导致肱骨颈骨折或肘部受伤,若俯冲向前,磕破嘴唇或磕掉牙齿都有可能。老人行走莫背手@彭植  相似文献   

4.
[名医问诊]甘肃省兰州急救中心爱心提醒──当发生急病及意处时,请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编辑同志:我的孩子刚学走路,走起来步履蹒跚,前摇后晃,不知是不是正常现象?湖南大庸师范范长江范先生:一个婴儿的诞生使孩子的父母由此充满了希望。当正常幼儿10个月...  相似文献   

5.
你很想知道他是否爱你,却又不愿意直接开口,或者不相信他的回答是否真心,那么,你不妨注意以下细节:1、走路时你们的步伐总能在无意识中保持一致。如果走快几步,他就会自觉地加快速度,直到跟上你。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14,(8)
正复方手参益智胶囊全面支援大脑、营养大脑,治疗脑萎缩、痴呆症关爱老人从头开始发现老人:老是流口水,神情漠然,丢三落四,头摇手颤,有时连喝口水都呛,走路不敢迈开大步,要人领着走,老是说小时候的事,常把拖鞋放进冰箱里,煤气老是忘了关。这些都是脑萎缩、痴呆症早期症状。建议提醒脑萎缩早期往往不被重视,其实  相似文献   

7.
黄鹂 《女性大世界》2006,(1):141-141
“怪走”帮你“减负” 规规矩矩的走路似乎提不起我们的兴致长时间的坚持走下去.可走路是我们最容易实施的减肥项目,且每天我们都在不厌其烦地前行看,那就让我们将走路变出点花样,使自己玩着就能“减负”。  相似文献   

8.
加强肌肉力量 老年人须加强肌肉力量训练,特别是下肢肌肉,提高平衡力.还应多在能力范围内快走、慢跑,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防跌还应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不足会导致人前倾、后仰或左右失衡,增加跌倒风险.老年人可以通过臀桥、靠墙下蹲、抬起脚后跟等动作提升腰腹部和臀腿部力量,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人也可以尝试平板支撑.  相似文献   

9.
开心5分钟     
《伴侣(A版)》2014,(12):63-63
下一曲 今天挤公交,兜里装着手机听歌,听到一首歌结束后,等了一会儿还没有放下一曲。第一反应是没电了,然后伸手往兜里摸,然后发现手机不见了。被狗撵 我走路比较快,哥们儿在后面一直追,实在追不上就大喊:“你走那么快干嘛?有狗撵咋的?”我回头秒回:“还别说,真是!”  相似文献   

10.
正在青山绿水间旅游要学会走路。掌握"走路经"者玩得轻松、愉快又安全;反之则劳累、紧张,甚至受伤。要走不要跳:三步并作两步走或蹦蹦跳跳会加重膝踝负担,容易劳累或受伤。要匀不要急:匀速行走最省体力,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急一阵歇一阵的走路方式最累人。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2014,(5)
正关爱老人从头开始发现老人:老是流口水,神情漠然,丢三落四,头摇手颤,有时连喝口水都呛,走路不敢迈开大步,要人领着走,老是说小时候的事,常把拖鞋放进冰箱里,煤气老是忘了关。这些都是脑萎缩、痴呆症早期症状。专家提醒脑萎缩早期往往不被重视,其实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要想活得老,活得好,就要早点预防和治疗,益全身气血,补充大脑"水"分。"复方手参益  相似文献   

12.
正郑州的宋女士退休两年多了,一个多月前,她发现自己走路姿势不太对,迈步子时两条腿像在画圈,两个膝盖经常碰到一起,孙子说从后面看奶奶的走路姿势像一把剪刀。去医院检查,没想到被查出了脑梗死。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杰表示,人体众多神经、血管都分布在双腿,宋女士走路时出现"剪刀步",主要是因为脑梗死使偏侧肢体出现活动障碍,造成患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因此,当老年人出现"剪刀步"等奇怪的走路姿势时,应警惕脑梗死。除"剪刀步",老年人出现以下症状,也可能是脑梗死的信号。  相似文献   

13.
风中白发     
风中白发文/第广龙母亲老了。我长年漂泊在外,难得回家去探望母亲,有一腔酸苦的水,伴我走在天涯路上。生病在床,我对母亲的思念最强烈。要是遇见一位长得像母亲的老年人,我就有一种丢魂的感觉。母亲老了。70多岁的人,走路走不动了,还慢慢挪着,到路口站一晌。母...  相似文献   

14.
多知多寿     
正每天一万步?别盲从!国家卫生部门曾发出"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倡议。这对一些老年人来说并不实用。老人运动不应单方面的讲究步数,要考虑当天的其它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等大量消耗能量的活动,还需考虑饮食、身体状况等。健康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30分钟的健步走,而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稍微低一点,可选择每天一小时慢跑或中速走就能达到一天的运动量。骨科专家建议,老人步速不宜过快,一分钟最好  相似文献   

15.
淑女风范     
走路:女性走路的正确体态,在头上,来回走,以书不掉下来为准。方法是:臀部肌肉收缩,腹部肌肉收缩,后背挺直。走路的重点也在上半身而不在双腿。上半身挺直,利用骨盆来推动前行,看起来体态轻盈,走路时忌摆动臀部。走路时,先出左脚,脚尖着地,后脚掌和脚跟落地,脚步要轻快,双手与步伐自然配合,不可大动作摆手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行动能力、听力、视力、记忆力等,开始逐渐下降,自然,成了家里的“药罐子”.如果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拿了药回家后,总是记不住具体该怎样服用,甚至可能服错药. 作为子女,可以给老人在家中准备“定时小药盒”,提醒他们按时吃药,这是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原则.事实上,有条件的话,老年人的用药一定要在子女的监督下,这样最为安全;如果子女不能经常陪伴老人,就应该及时打电话提醒.  相似文献   

17.
走路     
他走路习惯快行。手甩得自然随便,腿迈得稳健利索,全身很放松。他感到走路有一种舒服的运动感。单位的女同事们背后议论他:这个人走路与众不同,样子真丑,手划划,脚甩甩的。没想到这些话竟被他听到了。他想,我走路又不是给你们看的,我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相似文献   

18.
胖大夫:我听说从老年人的步行速度中就可预测其中风风险,这一说法有无科学依据呢?李读者:老年人走路速度的确是能作为预测身体健康的指标!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老年人的步行速度有助于预测中风风险,其准确性超过了传统的中风预测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及吸烟等。  相似文献   

19.
最近,越来越多的白领丽人将步行作为一种锻炼方式,于是,在我们的城市里,悄悄出现了一群走路上下班的"走班族"。一些白领甚至将自己的队伍扩充到了网络,组建自己的QQ"走班"圈子,寻找同路的"走伴"。走路上班不仅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式.还能达到减压的目的。您不妨也加入她们的行列,您会发现行走的感觉很美,它不仅改变了您的生活状态,还赋予您健康、豁达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20.
蒋锐 《老年世界》2007,(18):45-45
正值酷暑季节,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又处于高发期。不少老年人常常一觉不醒,有些甚至是半夜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与世长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舒茂琴提醒中老年朋友,夏季适量喝水有助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