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法律帮助     
孩子拿了超市的东西被罚款是否合法?问:张某带孩子逛超市的时候,由于孩子不懂事偷偷往兜里放了一些食品,结帐时被超市的保安发现。超市不听张某的解释,按超市拿一  相似文献   

2.
正我和老公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我们去看了许多次,都没有任何结果。最近经人推荐,我们去了一家医院,费用很贵,后来是我妈拿了一两万给我们治病。这期间,婆婆没有提过拿钱的事,也没有提过帮我妈分担那一两万的事。我有点生气,为这也跟老公闹过别扭,老公说我太计较了。到底是我太计较了,还是婆婆太抠门了?  相似文献   

3.
天使的选择     
莫菲 《金色年华》2009,(10):62-62
那天坐在电视机前,看一档叫做“超级宝宝秀”的节目。主持人将十几个两三岁的宝宝带到一堆礼品前,让他们玩“拿什么赠什么”的游戏。面对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礼品,孩子们饶兴趣地挑选起来。他们中有人拿了名表,有人拿了手机,有人拿了玩具熊,有人拿了洋娃娃……有一个小女孩,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急着选择,而是很沉静地在这些礼品前俳徊,让人以为她是在精明地估算这些礼品的价值。场外的妈妈们紧张得瞪大了眼睛。她们看见她朝着那台价值上万元的电脑走去了。按规定,只要她一拿起鼠标,即被视作选择了电脑。全场静默。大家看见那女孩在鼠标前慢慢蹲下了。  相似文献   

4.
《女性天地》2008,(1):44-44
跟我离婚后,前夫与他傍的富婆结婚了。由于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孩子,富婆也有一个孩子,那么前夫和富婆生的孩子就算是超生的。为此,那富婆迁怒于我和孩子,不仅派人到孩子的学校门口恐吓他,还在我上班的路上用砖头袭击我。我去找前夫和他的家人,叫他们管管那个女人,可是他们因依赖她的经济支持,都不敢说她,我只好去报警,但又没有证据,警察拿她也没办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妇女》2010,(2):49-49
问:张某带孩子逛超市的时候,由于孩子不懂事偷偷往兜里放了一些食品.结帐时被超市的保安发现。超市不听张某的解释,按超市“拿一罚十”的规定来处理。最后张某向超市交纳了罚款后,超市才放她离开,请问孩子不懂事拿了食品是否该家长负责.超市的罚款行为是不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6.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经过玩具部,看见一匹木马,孩子一跃而上,前摇后摆,再也不肯下来。可那木马不是为了出售,只是商店的一个陈设。店员们叫孩子下来,孩子不听;母亲叫他下来,加倍不听:说带他吃肯德基,依然不听;任凭许下什么愿望,总之一个态度——就是不听。当时已形成了一个僵局,最后一个店员说:“百货商店特聘的儿童心理学家正好在,我们让他下来想想办法?”专家从楼上下来,问明原由,  相似文献   

7.
爱是等待     
尚未结婚时,是母亲倚门而立的等待,那是母亲掐着指头巴望远行的他回归的日子。等到结婚了,是妻子用等待接替了母亲的等待。有时候早过了下班时间还不见人回家,那桌上的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那种等待没有怨言;有时候夜深了还听不见他拿钥匙开门的声音,妻子便合衣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在没有孩子和孩子没长大之前,他生命中的两位女性,相继用等待诠释着默然无言之爱。只是他不以为然,甚至有些不珍惜,觉得那是出于母爱的天性。  相似文献   

8.
圆子信箱     
圆子信箱情人与丈夫圆子:我是一名机关干部,结婚近5年,孩子3岁。两年多来,我的孤独与失落感有增无减。一直渴盼着的温情与体贴没有降临到我的身上。我的丈夫对婚后的感情交流总是不以为然。在我们办公室,有一位比我年长的男同事。他一直对我很关心,给我暗示过爱意...  相似文献   

9.
最后一句话     
流沙 《女性天地》2005,(6):30-30
今年暑假,我和好友紫嫣一起带着孩子去旅游,目的地杭州、苏州、上海、无锡、南京……不跟旅游团,自由自在。孩子天天看风景,没有学习的压力,玩得非常开心。我也觉得轻松了:不用拿拖把和锅铲。可是紫嫣却有些担心,她那做单位小头目的丈夫英俊萧洒,收入也高,自己带孩子出来会不会与人方便呢?虽然紫嫣没有每晚打电话查岗,但她的不放心我还是看得出来。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走访了湖南省四十家企业,对120名青年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技术人员年龄在21—32之间,都是恢复高考后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中专业。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4个技术人员明确表示对工作和现状满意,对改革持轻松乐观态度,其余106名(占总数88%)青年技术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落感和孤独感,经常处在一种莫名的惘然痛苦之中。笔者认为产生这种失落感、孤独感的因素有如下五点。一、理想与现实的错位由于现在的青年技术员走的多是一条从  相似文献   

11.
那年我4岁,和一群小孩儿在村边玩泥巴,几个老爷子叼着旱烟袋坐在树荫下,指着我们一一辨认:“这小崽子是老谁家那小谁,这小妮子是老谁家那小谁……”他们把我们这帮小家伙数了个遍,惟独落下了我,气得我直冒鼻涕泡。即使是小小年纪,也已经有了强烈的被关注的意识。去年,我和一位同事聊天,说我读大学期间特别喜欢音乐,还在《大学生》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谈崔健的文章。他忽然说,是不是《最后的摇滚》?原来是你写的啊!我愣住了,那篇文章可是发表于1997年的,他居然还记得标题!真是惺惺相惜,惺惺相惜啊!我紧紧握着他的手,半天才说出话来:“我……我……  相似文献   

12.
寡妇们的中秋节我们向几个女人试探着打听谁家今晚不能团圆,她们奇怪地盯我们几眼,摇摇头说不知道,然后各自走开。而后,我们感到静寂街道两旁的人家的门缝里有无数双眼睛正在偷窥我们的一举一动。最后,我们偷偷问一个10多岁的孩子,这个孩子悄悄带我们走到村尽头指了一户人家然后就跑走了。敲开了孤寡老人吴生花家的大门。刚7  相似文献   

13.
我爱孩子。我之所爱,不是狭隘的。它不仅指爱自己的孩子。所有在阳光下走过的孩子,在雨中奔跑的孩子,我都喜欢。我爱孩子有十条理由。第一,孩子漂亮。常常听到一些人说,谁家的孩子真漂亮!也听到有人说,谁家的孩子聪明极了,可惜不怎么漂亮。我就惊讶:有不漂亮的孩子吗?对成熟的女人和男人,我们以是否温顺柔婉或阳刚冷峻甄别他们是否漂亮,而孩子不是。所有的孩子脸都像花朵般灿烂,心像水晶般纯洁。你眼里那个不漂亮的孩子,在他的父母眼里就是惟一的天使。第二,孩子透明。能让你放下面具和心灵防备的只有孩子。大人的心时时在得…  相似文献   

14.
男孩的胳膊被咬了一口,是同班的一个女孩干的。 男孩的家里炸了锅!奶奶老泪纵横,颤巍巍地托着孙子的小胳膊,心疼地往那红戳般的伤痕上吹气;爷爷气得拿拐杖地戳着地板,逼孩子父母立马带孩子去医院打破伤风针;妈妈厉声责骂爸爸是“废物”,怪他去幼儿园接孩子时没有及时找到那“凶手”抽她两个嘴巴;爸爸还算冷静,劝了老人劝妻子,又抱起儿子鼓励他别怕痛。  相似文献   

15.
登楼无感     
我们小的时候,大家一起听的是粤语歌。那时候,还真的有人因为听歌而不辞辛苦地拿学英语的时间来学粤语。现在的中学生,听的是韩语歌,学韩语的孩子们一定也少不了。自己从来没有仔细听过韩语歌,更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每每看他们在镜头前一扫而过,总是看见几个金黄色头发的小伙子在劲歌狂舞,以为这不过是街舞的一种样式,完全没有想到要去了解歌词什么的。  相似文献   

16.
如今,老年人持卡可以免费乘坐公共汽车,这一举措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爱与体贴。但每当老年人上公交车刷卡时,得到的提示音是“老年卡”,这种直白的声音让老人感受温暖的同时又会莫名地有些失落感—人老了,搭车也要人照顾了。  相似文献   

17.
开心五分钟     
《伴侣(A版)》2010,(5):60-60
正将军钓鱼将军要去钓鱼,中尉问:"将军同志,我们带多少伏特加酒去?""7箱。""上次就带了7箱,结果最后晕得连自己的汽车都找不到……""那就带5箱。""上上次就带了5箱,结果大家钓完鱼连鱼和鱼竿都忘了拿回来……""那就带12箱。大伙儿听好了,不许带鱼竿,到了鱼场不许下车!"  相似文献   

18.
张小失 《金色年华》2007,(12):29-29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李白的孩子趁私塾先生不在,独自溜出去玩耍。很不幸,他遇见一位老奶奶。众所周知,那老人家正满头大汗地磨铁棒。前期对话在此省略,最后,老奶奶告诫李白:“孩子,读书学习犹如磨铁棒,功到自然成,铁棒磨成针。”可那李白不听则已,一听大惊,撒腿就跑。回到私塾,被先生抓个正着,问其故,李白哆嗦道:“有个老奶奶为了得到一根针,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在一家学校听课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一年级孩子的课堂无比热闹,老师一个问题,台下便七嘴八舌抢着要发言。二年级的孩子便安静了很多,知道举手发言,表现得规规矩矩。年级越高,课堂上表现得越是安静,他们再也不会在课堂上七嘴八舌地发言。老师们说这群孩子很听话。似乎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求我们做个听话的孩子。小时候听父母的话,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  相似文献   

20.
孩子没有多少分辨力,你让他向东,他可能向西。大人的恨铁不成钢,有时候用力过度或者方向不对,会激起他们更多的叛逆和敌意,导致更坏的结果。我们要教育好孩子,就不要轻易去伤害他的快乐和自尊。要让孩子听我们的话,首先要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敌人。要让孩子接受我们的道理,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爱和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