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000块拼图     
正在他们相爱的第三年,她决定离开。不仅仅是离开他,而是离开这个城市,出国转转。她总感到自己太压抑,想出去走走。与他话别,他没有说一句挽留的话,只是在机场为她送行时送给她一盒拼图:"我不要你很快将它拼完,而是希望在你想起我的时候,就拼一块。当你拼  相似文献   

2.
正我特别感谢我生命中遇到的三位老师。第一位是我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横泽利昌。这位老师只要见到我,就会问一个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上另外一节课,他会换一种问法:你最拿手的是什么?第三天又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无论怎么问,我当时的答案只有一个:成为国际交流的桥梁。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标准答案。但其实,我当时并没有想成为什么桥梁,我只想吃到最好吃的东西。不过,因为老师一直问,我一  相似文献   

3.
"妈妈,我长大以后想成为最伟大的演员。""我想当世界知名的科学家,解决最难的问题!"当孩子对你说出这样宏大的愿望时,你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该怎么回答呢?鼓励得不好,也许会让他们失望;不鼓励吧,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啊?其实,大多数父母都不相信这些远大的梦想会实现,但如果试着去接受、去倾听,会发生什么呢?你可能会对他们以后的成就感到惊讶哦!孩子们最美丽的品质之一,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极限。他们长大后想成为下一个尼尔·阿姆斯特朗、马丁·路德·金、马友友时,如果你接纳了他们疯狂的想法并帮他们付诸实践,不管听起来有多荒谬,孩子们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收获。  相似文献   

4.
恋爱中的语言表达岳景会谈恋爱是一种复杂微妙的感情交流,尤其是在初恋时,更要注意感情的表达技巧。比如说,你爱上一个人,也觉得对方对你不错,你就会急不可待地想向对方表白。可是,话到嘴边,你又会犹豫起来了,为何?害怕。你会忐忑不安地想:一旦捅破了这层纸,结...  相似文献   

5.
男人与情敌面对面,必一“死”一伤,“死”的那个会死心塌地黯然离去, 伤的那个会抬着骄傲的头颅看着对手渺小的背影不屑地说:小样儿,敢跟我争…… 男性情敌之间的战争具有及时性、爆发性两种特征,绝对不会像女情敌那样,在暗中纠缠较劲拼内力。就及时性来讲,一旦男人发现情敌的存在,一般都会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上去冲锋陷阵,根本不给自己留有思考的余地,说难听一点,睛睛都红了,“胜者王侯败者贼”,输赢一般都很干净利落。就爆发性来说,男性情敌不存在谁先来后到讲道理的可能,不见面则罢,见了面一言不和就可能拳脚相向……顺便奉送一句良言,别的架可以劝,为“情”而打的架你千万别插手。  相似文献   

6.
去年夏天的一个夜里,我起床小便,发现小便是红的,像洗了鲜肉的水一样。我吓了一大跳,第二天一大早,就赶紧到医院去看医生,经医生诊断和化验,我患的是急性尿道炎。医生说:"这是小毛病,打几天消炎针就会好的。"医生的话安慰了我,我想既然是小毛病,问题不大,那就干脆回去在附近的社区诊所打消炎针,因为天太  相似文献   

7.
地址:http://blog.sina.com.cn/xtmn给一场演员选秀做评委时,其中一题是让一名20岁的女孩表演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人。她在解释她为何要这样塑造人物时说:"三四十岁的女人不会像小姑娘那样挺拔,重心是下移的,人是松垮的,像我观察我妈妈时就会发现,像我们如果要在公共场合挠痒痒我们会偷偷地动作很小地挠,而我妈妈就会动作很大很粗鲁地直接挠……"  相似文献   

8.
<正>夫妻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一旦有一个朝着好的方向转变,另一个也会跟着行动起来,形成良性循环。他最受不了妻子的地方,就是她太强势。在家里,他处处让着倒也罢了,在外面,她也不懂得留点儿脸面。上回他和朋友在一块儿喝酒,不知不觉就喝到了深夜,结果她竟然找过来,把桌子掀了!害得他在朋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你就没有一点儿女人的温柔。"他吼道。"你这个样子,还想让我对你温柔,做梦!"她回敬了一句。她最忍受不了他的酗酒,平时挺好的一个男人,一旦喝酒,就像变了一个人,满腹牢骚、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禁毒社工,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服务对象会接二连三地进入大墙之中?除去毒品本身的吸引力,还会有什么外因吗?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释放压力的方式有很大的问题。其实,有一部分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稳定正常,但是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例如工作不顺心了、家里有人生病了、家里人不理解自己了等,他们就会选择逃避现实,躲到虚幻的世界里。 ,  相似文献   

10.
“你这是自寻死路!”朋友们听说我要当演员后对我说。 是的,我不是个漂亮的女孩儿,不但不漂亮,而且身材也不好,不但身材不好,而且个子也不高,所以他们认为我想去做演员就一定是“寻死”。父母反对,同学反对,我想还是放弃吧,于是我来到了一所普通的学校。学着好像永远与自己无关的一切,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这是在浪费生命,于是我又离开了这所学校。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我独自乘上了北上的列车,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事,因为我发现自己天生就是搞表演的,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转移我全部的热情,我想应该信自己…  相似文献   

11.
拼图爱情     
在外应酬了一天,我疲倦地回到家里,一进门,见思思又撅着屁股趴在地板上拼拼图。我不明白,她怎么那么爱玩拼图?自从住在一起以来,她已经买了至少十盒500块和800块的拼图,每天一有空闲就趴在地板上拼,一边拼嘴里还一边念念有词:“小鼻头,往哪儿跑?……花蝴蝶.别害羞,快快出来见姐姐……”最糟糕的是她的拼图没有完成的时候,她会把那几百块碎片铺得满地都是.并且一再叮嘱我走路时脚下小心,让我觉得自己是穿行在雷区里。  相似文献   

12.
正要想好来时的路,就会知道走的时候该怎么走。3年多以前,演员王凯就凭借电视剧《伪装者》和《琅琊榜》爆红,随即他又拍摄了话题度极高的都市剧《欢乐颂》,成为风头无两的当红小生。面对超高的人气,王凯却表现得极为低调。2018年末,一部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引爆荧幕,作为主演的王凯再次光彩归来。王凯不急不躁,静心在岁月中沉淀,做好演员分内的事,最终将自己酿成了一杯独一无二的美酒。  相似文献   

13.
红树 《老人天地》2014,(8):30-32
那天,海边艳阳高照,海鸥飞翔,海岸上的红槐花正在盛开,四弟望了望红槐花,有意想打破有些阴郁的情绪,问我:二哥,你说老娘那边会不会有红槐花?我本想笑着说没有,可一张口.不禁悲从中来——  相似文献   

14.
钱总打嗝     
一次酒宴上,钱总正喝着酒,被别人讲的笑话逗得大笑,呛了一口酒,弄成了打嗝的毛病,去医院都治不好。有人说,这种病能吓好,在病人不知情时,猛地刺激他一下,就会好了。可是钱总在商海里扣‘拼多年,啥场面没见过?想吓倒他还真不容易。  相似文献   

15.
会游泳的人都懂得这样一个常识:一旦溺水了,最好的自救方法不是拼命挣扎,也不是大声呼救,而是尽量心无杂念,什么都不要想,全身放松。只要放轻松,就能浮上来。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并不是死于溺水,而是死于自己过于旺盛的求生欲望——越是在困境中,焦躁而强烈的欲望就越会成为你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也许你还没有留意到,在我们的生活中间,悄然出现了"拼一族.拼,是什么?不是拼命,不是血拼,而是拼合、拼盘,也就是正在流行"拼"起来做事,拼车、拼房、拼班、拼卡、拼饭,既节约资源又其乐融融,不完全是精打细算,他们有滋有味的"拼盘"生活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有首歌叫"爱拼才会赢,虽此"拼"跟我们讲的"拼车"、"拼房"不是一个概念,但会赢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肚腩绝对是追求苗条人士的大敌,有多少人知道肚腩和便秘的关系?一旦长期便秘,人体的废物就会堆积在肠道中,而肠道就好像一个过滤器,滤嘴被堵塞后,就会形成慢性腹胀(即肚腩)。所以想赶走碍眼的小肚腩,就应解决便秘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速递红舞鞋     
荭草 《现代交际》2002,(10):43-43
安东尼·吉娜是目前美国纽约百老汇中最年轻、最负盛名的年轻演员,她曾在美国著名的脱口秀节目《快乐说》中讲述了她的成功之路。几年前,吉娜是大学艺术团里的歌剧演员。在一次校际演讲比赛中,她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璀璨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先去欧洲旅游一年,然后要在纽约百老汇中,成为一名优秀的主角。第二天,吉娜的心理学老师找到她,尖锐地问了一句:“你今天去百老汇跟毕业后去有什么差别?”吉娜定神一想:“是呀,大学生活并不能帮我争取到百老汇的工作机会。”于是,吉娜决定一年以后就去百老汇闯荡。  相似文献   

19.
知已缘     
今晚,我走进了从前我与你常常光顾的那间咖啡廊,在靠近角落的空位上坐下来。热情的服务员走过来问:“小姐,请问几位?”我答:“一位。”望着对面那张空空的椅子,我想,也许只要我打一个电话,你就会成为座上客。可是,我觉得,今晚只要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你.不久前曾说过你常常到咖啡廊独坐,有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我相信你是一个念旧的而不是一个健忘的人。只是,我不知道你在此独坐时是否如我一样怀想从前。难以想象此际你身在何处,也许,你正在高朋满座的场合举杯应酬,也许你正驾着你那辆枣红色的小轿车在路上奔驰,也许你正端…  相似文献   

20.
爱的功课,一是学会给,给得汪洋恣肆;二是学会收,收得惜爱如金。人一旦爱什么,难免把它神化。我爱猫的朋友就对我洋溢着仰慕细述她家的猫:"有性格,骄傲,优雅……会在夏日的夕阳下,静静在窗口看着落日,门响,或者我们喊它,都不会干扰它。狗有奴性,会恋主;猫没有,猫是主人的朋友。"我不爱猫,我就比她冷静:"猫的智商才一岁上下,它知道什么叫主人?低过一岁的,根本不认人;超过一岁的,也至多知道个爸妈。《红楼梦》里的丫环小红,怕也不是一岁就知道宝二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