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世界》2010,(22):45-45
一、概述 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水分被肠壁吸收,致使粪便干燥坚硬,不能按正常习惯排便,每周排便次数少于2次,并且量少者即可为便秘。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大约1/3的老年人会出现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有两种,一种为器质性疾病,一种为功能性。  相似文献   

2.
郭旭光 《老年人》2013,(5):53-53
便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由多种病情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症状。一般人每天排便1~2次或1~2天排便一次均属正常。便秘是指排便过程不顺利、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排便过程中伴有一些特殊的症状,如长期用力蹲便,直肠肛门及会阴部坠胀,有排便不尽感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劳动方式的变化,便秘已成  相似文献   

3.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病症。诊断便秘的标准并不统一。病人认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坚硬、排便费力、缺乏通畅感即为便秘。而医生则主要以排便次数作为标准,习惯上把连续48小时未排便且有主观不适表现称为便秘。在我国常以植物食物为主,这些食物通过胃肠道的时间常为18~24小时,因而平均每天应有一次大便。但有的人有每周2~3次大便的习惯,只要没有自觉症状,也可视为正常情况。  (一)便秘的原因:  1年老体弱、活动减少、食量不足、久病卧床等,使肠道蠕动减慢,肠内粪便通过迟缓,水分过度吸收,粪便干结。  2老年人排…  相似文献   

4.
闻石  春雨 《老人世界》2010,(9):53-53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两至三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排便困难。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 65岁以上的老人便秘患者约占30%。老人便秘的主要原因是肠道内菌群紊乱,保水性有益菌减少,肠动力和分泌液不足,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粪便中所含的水分被过度吸收,  相似文献   

5.
细侃便秘     
细侃便秘宁在芳医学上,便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器质性便秘。原因是大肠里出现了病灶,堵塞了大肠,使粪便无法排出。这种便秘往往发展较快,症状比较突出。还合并其它症状,如腹痛、脓血粘液便、便条变细、外面有刻痕缺口等。此类便秘的原因常是肿瘤。出现这种症状的病人...  相似文献   

6.
徐伟祥 《老年世界》2014,(14):41-41
便秘已不知不觉地成为潜伏在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近年来,因用力大便导致心脏病猝发而致死的“马桶事件”连续发生,原因在于大便干结,临厕努挣,迫使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瞬间血压快速蹿高,心脏难以承受骤增的压力而停跳。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失常,排便时间延长,或遇排便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因此,患便秘的中老年人应及时治疗,切勿滥用泻药一泻了之,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女性长期便秘是引发乳腺癌的原因之一。美国加州大学从接受预防乳腺癌检查的女性乳房筛检细胞中,发现每周排便两次以下,即处于便秘状态的女性,占乳房拥有异常细胞(容易转化为癌细胞)的女性中的绝大多数。而每天排便一次以上的女性,仅占乳房拥有异常细胞的5%。由此证明慢性便秘的女性,导致乳腺癌的可能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老年世界》2009,(21):40-40
便秘是指大便不通,排便时间延长,间隔3天以上或更长的时间解一次大便,粪便干燥、坚硬,或经常解而不畅的一种病症。任何年龄的人都会发生便秘,但以老年人为多见。  相似文献   

9.
谢瑜 《老年世界》2008,(13):31-31
凡排便间隔过久,每次排便量极少而干硬,排便困难,均为便秘。老年人便秘的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伴侣(A版)》2013,(5):63
正问:近日我总觉得自己身体乏力,面色灰暗,有人说我需要排毒了,请顺是这样吗?如果你在生活中有如下的十个毛病可要警惕了,这说明你体内毒素超标,要赶快采取排毒清体的措施。便秘:如果你排便间隔时间多于3天或3天以上,你可能患上了便秘。按照症状不同,便秘可分为习惯性便秘和偶发性便秘两种类型。大肠形成粪便,并控制排便,是人体向外排出毒素的主要通道之一。如果毒存体内,影响脾胃的运问:近日我总觉得自己身  相似文献   

11.
家长很难判断孩子的大便是否正常。有的孩子可能2至3天没有排便,不产生便秘;有的孩子每天排便,仍然排便因难。家长可以观察这些现象来判断孩子是否便秘: 1.生后一个月内,宝宝一天排便次数少于1次;  相似文献   

12.
小文 《当代老年》2010,(9):44-44
老年人发生便秘,除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引起外,大多数是功能性的。由于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降低,直肠张力减退,粪便在肠腔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促使粪质坚硬,不易排出体外,这是老年人容易发生习惯性便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老年妇女便秘,莫忘排便造影检查国隆老年妇女常被便秘困扰,岂知主要的原因是直肠前突所致。直肠前突,即为直肠前壁呈囊袋状向前突出,排便时直肠内压转向阴道而不是肛门,由于出路不畅,致使粪块存在于前突的囊袋内。直肠前突特别多见于经产妇,可由于直肠阴道隔发育缺...  相似文献   

14.
蒲昭和 《老年世界》2008,(21):32-32
临床发现,不少老年人存在着持续腹泻后,泻被止住了,但便秘又来了,或者几日不排便,—旦排出后,接着腹泻又不可收拾。腹泻与便秘“联缘”,其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腹肌与胃肠道肌力下降,肠蠕动减慢,加上活动量减少,常发生便秘。便秘给老人造成很大痛苦,若不采取措施一味努力蹲解,可能会发生意外,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用力排便易诱发心、脑血管的意外。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老年人十分重要。但如果长期靠泻药导泻,会造成对泻药的习惯依赖性,还能引起结肠痉挛性便秘,使排便更加困难。长期服用泻药还可使钙和维生素丢失,造成体内钙和维生素缺乏。由此看来,对付便秘还是不用或少用泻药为好。对老年人功能性(又称习惯性)便秘的治疗宜采取简单易行的自然疗法。1…  相似文献   

16.
要长生肠常清周小玲人在正常情况下,应每天排便一次。若48小时以上不排便,则视为排便不畅或便秘。老年人常有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的现象。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所致。大便秘结不仅易引起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而且由于食物残渣未被...  相似文献   

17.
在多数人眼里,拉肚子是个很常见的小毛病。但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很可能是某些癌症的报警信号,一定要尽早就医,接受正确诊断和治疗。肠癌:展起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是早期发现直结肠癌的重要指标。由于肿块及其分泌物刺激肠道,可使大小便规律的人突然变得大便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早上起床后腹泻等。特别是同时伴有黏液血便、脓血便、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等,或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时,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8.
鸿雁 《老人世界》2014,(4):57-57
饮食、睡眠和排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三件大事。一餐不食,会饥肠辘辘,周身乏力;一宿未睡,会怠倦不堪,无精打采;而两三天不排便,就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便秘多见于老年人,一般可分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老年人便秘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一是部分老年人牙齿多不健全,喜吃低渣精细食品,因而缺少纤维素对肠壁的刺激,使结肠运转粪便的时间延长,加之老年人运动少,肠肌收缩力普遍下降,均易促成结肠便秘。  相似文献   

19.
胡春涛 《老年人》2003,(1):55-55
习惯性便秘是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之一。长期便秘会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可造成痔疮出血、疝气、直肠脱垂、肛裂等。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来说,可能由于便秘时用力憋气排便引发脑血管意外、心绞痛、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便秘”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昭和 《老年人》2004,(2):52-52
临床上把便秘大致分为这样几类:一是器质性便秘:主要指因肠道本身病变引起的便秘。如肠道炎症疾患(如结肠炎等)、肠管黏连、大肠癌、癌性腹膜炎等。二是功能性便秘:主要指紧张、精神心理应激、生活习惯及饮食的改变而引起的便秘。患这类便秘的人数最多。三是症状性便秘:指一些非消化道方面的疾病引起的便秘。比较常见的诱发疾病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等。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四是药物性便秘:可导致便秘的常见药物有镇痛剂、麻醉剂、止泻剂、抗胆碱药、降压药物等。中药的温燥药、固涩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