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心反省原则”是资产阶级启蒙时代产生的一种社会开明人士对自身进行反省和心理解剖的原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一位在创作上坚持运用这种“内省”原则的作家。本文结合作品的实际探讨了郁达夫“内省”原则的多样化方式及其特点;郁达夫“内省”原则的艺术功能,即反映了“五四”新文学作家对人的自我存在价值的重要发现,把“灵”与“肉”的搏斗推进到心理冲突的最深层次,抒发了弱者的强度感情;郁达夫“内省”原则的感伤色彩,有别于西方浪漫主义中感伤主义的颓废与厌世情绪,带有民族自伤自嗟的色彩,是一种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是文化道路问题。鸦片战争以来,历史进程的每一个时期,每一种思潮和思想流派,都对这一问题做出新的反省,试图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而这种反省,又总是在中西文化的撞击、比较、取舍与会通的时代演进中进行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反省,也依然如此。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历  相似文献   

3.
王杰  杨新新 《探求》2012,(3):113-120
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说早已有之,并非晚年师法苏俄之产物。孙中山“耕者有其田”说的提出,与孙中山的个人际遇及理想有关,其关键是要以之宣传革命、动员农民参加革命,乃至巩固革命政权。由此可说,很大程度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沦为其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之滥觞。  相似文献   

4.
说“”     
到曲阜游览过孔府的人,大概都见过,在孔府内宅门一座照壁的后部,有一幅大型彩色图画,上面镌刻着一只名为“猜”的怪兽,其状领奇特,身上密布鳄鱼鳞状甲片,鹿腿、龙头、麒麟尾,大张仁餐之嘴,模样狰狞可恶。据地方史志记载,传说这只“猪”虽然占有了普天下的珍宝财物,然而欲壑难填,贪求无厌,还妄想吞掉天上的太阳,结果坠入东海而被淹死。偷,究竟为何物?查诸《尔雅》、《说文解字》、《辞海》,未见“”字,这也许是一个失传的古字,更可能是一种意象的拼装。经反复考证,原来,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正如不曾有过龙一样,这睛…  相似文献   

5.
说“围墙”     
国人对墙似乎情有独钟。小到一家,大至一国,喜欢设墙以自守自乐,最好与墙外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古人说:“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西安、北京、南京等古都城墙,凡目睹者,莫不叹其壮阔。古人不仅喜欢筑墙,更善于用墙。其一,城内设城,当官者与外界隔绝,享受荣华富贵。一般京城筑三道城墙,府城通常也有两道城墙。其二,墙内套墙,便于统治百姓。城市居民住地划为若干“坊”,坊内住百姓若干户,坊与坊之间隔以墙垣,出入有专门,各家不得私自沿街开门。门禁甚严,震启9闭,一年2内,除正用十五日西门开放一次(后改为三日)2外…  相似文献   

6.
很多老观点被现代人拿来"复辟"了。比如"门当户对"一说。闺密对此说法给出的现代版解析是:双方有着相似的价值观。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个喜欢时不时泡泡咖啡馆的小资女人,你的那个他却  相似文献   

7.
说“耻”     
孔夫子说过:“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撇开其特定的阶级性质不论,那末,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纠正不正之风,既要严格执行刑法和纪律,惩罪罚  相似文献   

8.
说“客”     
“客”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是比较贵雅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十分好客。至于“好汉不得罪上门客”,则一向被视为坦荡仁厚的君子之风。其实,万事都不能绝对化,即便是“客”,一旦过了“度”,也会让人讨厌、反感。1984年7月17日《人民日报》一版登载了专业户张文康的苦恼:来访太多受不了!很能反映一些现实。最近,在一些先进单位,参观者一批接一批,说不上摩肩接踵,却也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那里的同志真犯了愁:不知何日才能“客尽人散”?对此,专业户张文康宣布了两条措施:“对凡来‘取经’者收取技术服务费;而对  相似文献   

9.
说“某”     
不久前看到广东的一家报纸,在报道该地反腐倡廉新闻时,连用了五个“某”字,某市、某县、某局长、某领导、某公仆,使人读了新闻,宛如进入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 当然,这种“姑隐其名”的作法,也许报道者自有苦衷,有些是非不为也,乃不能也。因为编辑先生,虽然剪刀浆糊在手,操生杀予夺之权,可也有管着他的那顶纱帽,有时掂掂斤两,看看形势,“某”一下有何不可。尽管有人说,这不符合新闻的规格,新闻讲五个W,姓甚名谁,何方人士,岂可一“某”了之,但新闻规格又值多少钱一斤呢?  相似文献   

10.
说“伥鬼”     
唐艳华  郭芹纳 《唐都学刊》2008,24(2):117-119
"伥"的本意是"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伥"字又逐渐出现了其他一些字义.本文从"伥"字的本义出发,分析了它的每个字义,找出了"怅"字字义转变的规律和特点,以探求"伥鬼"的来源以及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说“庸医”     
古代庸医多是江潮流浪者,手艺差劲,把脉诊断便常会弄出些笑话来。明人冯梦龙的《笑府》里,就有不少关于庸医的笑话:一人患病,医家看脉云:“吃了药腹中定响,当走大便,不然定撤些屁。”少顷坐中忽闻屁声,医日:“如何?”客应云:“是小弟撒的。”医日:“也好。”凡51个字,把一个胡乱诊断府医刻画得入木三分。如今尽管医学昌明,然着白大褂、戴眼镜的当代康医却还远未销声匿迹。有开膛破肚把塑料管留在病人腹内十八年的,有该割阑尾割了卵巢的,有把拔掉的坏牙留在患者口腔咽喉间隙处达一年之久的……若把这类庙医治病的素材,演绎…  相似文献   

12.
说“奇”     
引子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前不久,因事外出,车至S站小停,忽听有人冲着车窗吆喝:“看报,看报,看两个男人结婚喽!”顷刻,因旅途劳顿几欲昏睡的乘客来了兴致,纷纷解囊争购,以期排遣疲闷。可是,拿过小报,反看正看,绝无此条新闻。待人们悟得受骗的时候,列车(口隆)(口隆)然启动了,车厢里响起了  相似文献   

13.
说“费”     
费,当然是指费用,即花费的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资的含义有4个,“费用”列为第一。与其它“花费”、“用得多”。“姓”之义相比较而言,费被用作“费用”之义的时候最多,多到了许多人并不知道还有其它之义,多到了当“费”字与自己有瓜葛时,就得往外掏钱,甚至连问都问不得,尤其是面对各种各样“大盖帽”带着“费”先生来的时候。有人早年间调侃说:旧中国税多,新中国会多。这几年后面的句子却改成了“新中国费多”。而事实上,连朱基总理也承认,我们的费的确远大于税,以至于“民怨沸腾”。税当然是要进国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14.
说“无耻”     
荣与耻可以是一对最基本的伦理范畴,羞耻之心也可说是维系社会公德的核心基石。消加一个人古生了沈鹏的对羞耻的赏识和感觉.那么.他什么坏事都可以干出来.而且会干得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正如欧阳修所说:“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孟子更是说得直接明了:“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然而,社会上总有那么一些少廉寡耻之辈,“不复知人间有无耻事”(欧阳修语)。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心态的是民间那句“虱多不痒,质多不愁”的俗话。虱多真的不痒吗?假如真的不痒,那也只是对“痒”的麻木而已。欧阳修在《廉耻说》中说:“廉耻,…  相似文献   

15.
“物感说”与“摹仿说”分别为中西古典审美方式。一般来说,“物感说”的形成是以《乐记》为标志;“摹仿说”的形成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标志。由于这两部著作产生的年代十分接近,也就成为中西古典美学寻根溯源予比较的最好样本。 由于人类共同的起源及接近的生理、心理结构,在审美思想上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同时,也由于生活环境、民族习俗、社会形态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审美思想的差异,也包括审美方式的差异。往往,审美思想的差异又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特色。“物感说”和“摹仿说”一定程度代表了中西方古代的文…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原理都告诉我们:“身正影不斜”;“身斜影不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身”与“影”的关系却出现了两种反常现象。其一:“身正影子斜”;其二:“身斜影子正”。如君不信,有例为证。先说其一。某公司的党委书记,为人正直,公私分明,坚持原则,扬善祛邪。正是因此,他“得罪”了身边不少营私舞弊者。于是乎一串串恶语谣言,无情地向他袭来:什么“此人是伪君子”啦,“有政治野心”啊,“生活作风有问题”呀……一个面端身正的堂堂男子汉,竟被谣传玷污得不是鼻子不是眼。你瞧瞧,这不成了“身正影子斜”了吗?再说其二。某企业一名党务干部,长期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正是这样一个党务干部,因其有多种多样的“变身法”和独特的“公关之道”,先后两次提升晋级,连年受到上级表彰,还被树为“先进典型”。此情此景,周围的知情者们诙谐地称之为“身斜影子正”。  相似文献   

17.
“龙的传人”说质疑袁第锐龙,究竟是什么样的动物,古来典籍中虽然有所记载,但都语焉不详。中国最早的辞书《说文解字》也只说龙是“鳞虫之长”,称其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①,而对其形象亦无具体描述,其所加的释词也只是采自传说而已。故龙与中华民族究竟有...  相似文献   

18.
说“优死”     
关于“优生”人们已经说得很多了,虽然现在距离 全社会普遍实现优生的理想还很远。然而,关于“优死”,人们谈得还很少。 人皆有死,然又忌言死。鲁迅在《立论》一文中说,某人生了个男孩,合家高兴极了。满月时抱来给客人们看,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家人很高兴,感谢了他们;另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结果得到了一顿痛打。鲁迅说,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却遭痛打。 生与死,是一对矛盾。有生必有死,有死方有生。哲学中有人生哲学,却没有“人死”哲学。政治…  相似文献   

19.
正时隔12年,青岛再次举办国际马拉松大赛,这是一次全民的狂欢!当浩浩荡荡的跑马人在青岛的沿海一线蜿蜒开来,激情和活力将青岛点燃,奔跑跃动的身影成为了岛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万箭齐发11月5日上午8时,海尔·2017青岛马拉松在五四广场鸣枪开跑,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万名选手参赛,外地、外国选手的比例高达约40%。青马有我坐在轮椅上跑步,坐在婴儿车里参赛,有不少企业方阵、家庭跑团、情侣跑团,青马黄发垂髫,全民参与!马拉松,早已超越了竞技体育的意义,它是一项  相似文献   

20.
人分三流九等,总是有主有辅。所谓君呼臣诺,夫唱妇随,生发出一个“陪”字。“陪”者,陪伴、陪随、辅任之谓也。陪伴现象古今中外随处可见。中国到建社会有“陪房”、“陪乘”、“陪侍”。更早些还有强迫活人跟随死人一起进入阴曹地府的陪葬。另有:目的在于逼出犯人的口供,把本来不准备处死的人与被处决的人一起绑赴刑场的“陪绑”(或称“陪斩”)。近年考古工作者在秦皇陵90多座陪葬墓挖掘发现:陪葬者无一人是自愿陪劳的。“陪”看,被迫而为之谓也。“文化大革命”中“陪”字成风──“陪斗”、“陪抄”、“陪游街”等等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