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赶超战略”及“转轨”问题小议——对《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的若干疑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胡欣欣在《日本学刊》1994年第2期上,我曾就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机制”问题作过一番探讨,并提出,当时日本经济中出现的国内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近代日本的社会改革放到近代世界大的时空背景中进行考察,认为其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的改革,都属于“从属资本主义改革”。以明治维新为标志的改革,是一次没有资产阶级这一改革主体的“资产阶级改革”;西方列强侵略这一“外压”所引发的民族危机,催发的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改变“从属”地位,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则是改革的主要目的。在这一分析框架下,近代日本存在的大量封建主义残余,疯狂的对外侵略行径,赶超型经济、体现为“后发优势”的社会进步奇迹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论日本经济萧条对东亚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走出金融危机不久的东亚经济近期又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局面 ,甚至有分析认为目前东亚正濒临金融危机的“第二波”。导致东亚经济形势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其最大市场的美国经济开始“着陆”,但作为东亚第一经济大国的日本的经济走势同样也不容忽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与日本经济的关联度极高 :以往的东亚经济奇迹在相当程度上就是靠日本经济奇迹来带动的 ;近前的东亚金融危机也与日本的经济萧条和金融危机有着密切关系。那么 ,近期日本经济萧条的恶化甚至衰退将会对东亚及中国经济造成何种影响呢 ?一、东亚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以 1 997年 …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解散财阀的经济民主化改革,导致了日本企业股权结构的分散化与法人化倾向,使以六大集团(三井、三菱、住友、三和、第一劝业、芙蓉)为核心的金融资本型企业集团以及日立、东芝、松下电器等独立系企业集团相继构筑起有别于欧美企业的股权结构。这不仅稳定了企业...  相似文献   

5.
官主导,还是民主导?──日本经济奇迹成因两部重要论著评述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张光战后日本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战败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堪称奇迹。对日本经济奇迹的研究,特别是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研究,成为...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物价变化与对策深圳人民银行钟剑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从二战后战败国的废墟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经济发展成就被称为“经济奇迹”。在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一直贯穿着稳定增...  相似文献   

7.
试论日本金融的“大爆炸”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1996年11月11日桥本首相和三冢藏相会谈,决定改革日本金融体制、金融制度,在2001年前实现金融自由化,并仿效英国①,把这次改革称之为“日本版大爆炸”。从此以后,“大爆炸”成为日本金融改革的热门...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说: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历史学家所仅见的”“经济奇迹”;是“自由世界经济基础健全的标志”;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连美国前商务部长彼得森也表示要“向惊人发展的日本经济学习”。美国这个头号超级大国深刻感受到来自日本咄咄逼人的压力,社会学家沃格尔撰写了《日本名列第一》一书,谈到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教训”。关于日本的研究,在美国出现了赖肖尔、詹森等一些著名的日本问题研究家。他们所写的  相似文献   

9.
散论日本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论日本企业文化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崔新京在当今发达国家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文化。经济发展必需借助文化,这一点已由各国有识之士达成共识。而日本经济腾飞的“奇迹”,便是其明例之一。本文就日本企业文化的某些有关问题说长道短,散阵拙...  相似文献   

10.
日本调控市场经济的经验战后以来,日本政府在调控市场经济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西方称为“推动日本经济奇迹的手”。市场经济中日本政府的主要职能是:(1)推行经济指导性计划。(2)实施国土综合开发计划,诱导产业部门实现相对均衡的地区配置。(3)对产业部门进...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经济获得惊人的发展,引起各国舆论的极大关注。各国的经济学家们竞相探索日本出现经济奇迹的复杂原因,许多学者都认为日本的战后改革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因,这是不无道理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战后改革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式企业管理的三点释疑及启示广东商学院投资系王学武日本的企业管理在战后日本经济取得“奇迹”般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已是举世公认的。因此,许多国家的学者都4*常热衷于研究日本式的企业管理,力图了解其诀窍,以便加以移植和借鉴。日本的管理艺术可谓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解散财阀的民主改革,日本垄断资本集团在组织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解散财阀措施并没有根本上触动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但是,通过解散财阀总公司和排除财阀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消除了战前日本垄断资本的封建家族式统治。从财阀家族统治下被“解放”出来的原财阀所属企业,后来以相互持股的形式重新组织起来,从集团整体来看,构成了环形的持股形式。这种垄断资本集团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种“人才开发的工程”这一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日益牢固地树立起来。近年来,当我们和日本朋友谈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实现资本主义高度现代化问题时,他们几乎众口一词,无不自豪地说:日本唯一雄厚的资本,就是人才。不言而喻,人才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战后日本社会经济之所以能有被人视为“奇迹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冯昭奎 《日本学刊》2002,(3):148-152
林信太郎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他甚至在个人简历中写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林先生在日本通产省工作过 3 0年 ,历任商业、贸易、机械、汽车、资源等产业领域的行政负责人 ,曾参与环境、公害、调查、企划、长期计划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工作。他提出中小商店自由连锁方案并对此进行了具体指导 ,被称为“自由连锁之父”。他长期担任东京工业大学讲师 ,精通大型流通企业实务 ,又被称为“日本流通政策第一人”。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日本经济奇迹与通产省》一书中曾有一节专门介绍林信太郎对日本经济的贡献。林先生的著作《机械出口论》…  相似文献   

16.
评《樱花与祭──日本经济奇迹之根源》李彤北京社会科学院王文元先生的《樱花与祭──日本经济奇迹之根源》,北京出版社出版。最大特点是突破了就经济论经济的套子。早在五六十年前,美国人就发现了日本人难以令人捉摸的国民性。著名学者R·本尼迪克是这样加以总结的:...  相似文献   

17.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转折——简析日本护理保险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4月1日,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其口号是“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这一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开始转折,说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服务正在由“政府主导型”向个人与事业经营体之间的“契约型”转变。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在战后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日本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便开始不断地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目前日本进行的社会保障结构改革是日本政府的“六大改革”之一,而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被认为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1996年9月28日,管直人与鸠山由纪夫等联合创建了民主党,两人并列为党首。这成为“1955年体制”解体以来日本政坛上又一重大事件,使日本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预示着日本政坛又转入新的分化组台阶段。1997年新进党解散后,为与执政的自民党抗衡,组建新的在野党便成为摆在日本政坛的一大课题。在此种形势下,1998年4月27日,原民主党与新党友爱、国民之声、太阳党等党联合,建立了新的民主党。营直人再次当选为民主党党首。自此,民主党成为日本第一大在野党,在日本政局变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直人对民主党的组建起到关键性作用,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奇迹”的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并以大量具体数据向世人展示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令世人瞩目的和具有蓬勃生机与活力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所取得的空前巨大的经济成就,说明始于70年代末的经济改革和各项经济政策是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动因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产官协调的破裂与通产省的改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中心王立军通产省曾长期扮演日本经济的火车头角色,以其为中心形成的产官协调竞争优势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如今通产省的地位却在逐渐下降,为了避免沦为“脑力的坟场”,通产省正开展大幅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