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因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象的广泛关注。论文分析了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和对象,构建了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二元分析框架,对食品供应链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和特征,并对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面向食品安全的食品供应链透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供应链透明是保障食品安全健康、促进食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兴起了对食品供应链透明的研究与实践.为系统认识和推进食品供应链透明工作,必须首先建构食品供应链透明的理论分析框架.笔者从驱动主体、流程规范、保障条件三个层面对食品供应链透明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初步探索,该框架为:消费者、政府、企业基于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共同追求成为食品供应链透明的主要驱动主体,形成对食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食品销售、食品回收等活动的信息透明规范,为促进食品供应链透明度的不断提升需要具备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信息技术平台、供应链治理结构三方面主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法》第131条规定的网购食品平台责任规则,正确处理了入网食品经营者与食品生产者的责任关系,将食品生产者规定为网购食品致害消费者责任的直接责任主体和追偿权的责任主体,具有重要的法理意义和价值,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网络交易平台责任一般规则出现的遗漏生产者作为责任主体的立法漏洞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因而在确定网络交易平台责任时,应当比照适用。《食品安全法》第131条规定的客观连带责任和第148条规定的首负责任制规则,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第2款规定的主观连带责任规则,都有相互借鉴意义,均可比照适用。  相似文献   

4.
陈红 《学术论坛》2006,(11):47-51
作为认识的心理域运动的基本原理有:心理基因原理,即主体具有作为信息处理程序的心理基因,认识的心理域运动是心理基因加工认识信息的组织过程;“有色眼镜”原理,即认识感知过程所接收、识别的信息中已加入了心理基因的处理信息;个体语言原理,即心理基因的信息编码程序是个性化的;整体信念原理,即认识稳态都是主体的整体信念;超循环生成原理,即认识能力和心理基因通过超循环生成机制形成、进化。认识心理域运动基本原理的研究,将有可能推动模仿物质生产的知识生产计划模式,转变为组织心理域运动的个性化方式;并有可能推动充分张扬学生心理自组织能力的全新教育体制出现。  相似文献   

5.
梁超  郭传凯 《学术探索》2022,(10):125-136
单纯以形式上的国际号召、柔性的社会伦理和刚性的公法规制作为被动防御视角,容易忽视基因权利人的自己决定权。基因自己决定权作为一项新兴权利,是指在被合理合法告知的前提下,权利人针对自身基因做出检测、治疗、捐献等支配人格利益的权利。基因自己决定权属于一般人格权,权利主体为自然人,客体为基因物质和基因信息,类型为诊疗过程、研究过程及商业检测、就业、投保等其他过程中的自己决定权。该权利的行使并非绝对,在特殊情况下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双重限制。若权利受到或即将受到损害时,有权主张人格权禁令和损害赔偿请求权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6.
基因技术发展对法律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基因科技发展对人类原有的法律提出的挑战 ,尤其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一些重要问题 ,如基因滥用、基因隐私、改良基因、转基因技术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更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作为文本 ,可从不同层面进行理解。文章从现代化的主体角度切入 ,选取人之主体、国之主体及交互主体进行解读 ,以此获得对现代化主体层面的理解。在人之主体层面 ,人作为主体的价值逐渐受到关注 ,从边缘走向中心 ;在国之主体层面 ,后发现代化国家作为主体从依附走向自主 ,真正体现世界文明的多样与丰富 ;在交互主体层面 ,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正从消极向积极迈进。由此看来 ,现代化也是主体的一种嬗变。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首先必须找准盲点,即由以往对学习的结果和过程的关注转移到对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内在状况的关注。把这种盲点放在奥托·夏莫U型理论框架里进行综合分析,考察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改变未来能力生长的"土壤",剖析改良思想政治理论课"土壤"的因素及路径,以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大规模缺陷食品侵权事件,而近期发生的“三鹿”奶粉侵权事件,再一次给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敲响了警钟。缺陷食品侵权具有被侵害对象的广泛性、被侵害客体的双重性、侵权人的难确定性以及侵权行为的间接性等特殊性。为了更好的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应理顺民事责任主体,建立合理的赔偿机制。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保险公司和广告代言人,是民事责任的主体,也是侵权事件中赔偿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现代食品技术在极大地丰富食品生产、将人类带入丰裕社会的同时,也面临着食品技术的异化问题。本文系统考察了现代食品技术异化的概念释义,归纳出食品技术异化的两种类型;并详细分析了其表征及其负面影响,如生产消费主体的异化、食品流通环节的异化、产销关系的异化、饮食文化的异化等现实表现;然后从哲学上反思食品技术异化产生的本质,即技术复杂性与人类认知有限性、人类价值观失范与技术理性至上、食品的工业化与市场化是导致现代食品技术异化的根源;最后提出,根植于本地化生产、目标是经济上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和流通中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在社区成员间增强社会信任和公平的替代性食物体系成为消解现代食品技术异化风险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代“救亡”主题转变为“启蒙”的文化策略,小说被作为改良民智的渠道,而被利用的小说却在客观上提高了地位,刷新了视小说为“小道”的传统观念;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尤其是西方小说的译介。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小说的繁荣,拓宽了对小说文体的认识;以报刊、出版业为载体,以稿酬制度为推动,小说在通俗化和平民化的道路上,实现了其商品化。中国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而主体的这种自觉意识成为中国传统小说观念迈向现代化的直接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基因技术给法律领域带来巨大挑战,而负担基本权益保护的宪法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无疑是众所瞩目的.其挑战首先体现在主体的界定上.法律上之“人”包含有独立、自由、自主之涵义,“人”作为主体是一切权利与义务的出发点,当基因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之所以为“人”都产生争议时,法律体系的权利主体应该如何应付?是否需要创设一种新型主体?恐怕宪法学首先要做出一个基本的解释与界定.其次是对宪法基本价值的挑战.人性尊严是宪法的基本价值,由于基因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对人类遗传物质的修饰和操纵,人类的特性成为一种附庸,这样就使得人性尊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人性尊严内涵有了新的要求,对人性尊严的侵犯形式也有了新的内容.作为基本规范的宪法如何回应是一个挑战.另外,基因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同样给宪法基本权利如生命权、平等权、隐私权、后代基本权利等以及社会基本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并且适时进行立法的调整,使法律、伦理和基因科技的发展达到协调和平衡,使各方的基本权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科技进步与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准确界定人体基因上的权利类型,对于指导人体基因的技术实践以及保障基因主体的合法权益.均具有重要意义.人类认识和了解人体基因的时间还不长,传统民法理论与立法对人体基因上存在的权利类型尚缺乏清晰的界定,无法适应新的需要.人体基因上的权利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意志,并在实践中表现为人格权、财产权以及知识产权三种形态.  相似文献   

14.
城市农民工的困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农民工是一个既缺乏保护又缺乏约束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所持有的传统乡土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发生了冲突,所以在行为和思想上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摆脱这些困境除了要依赖行政性的制度和政策改良外,还需要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下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的主体、内容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牵涉到多个参与主体,食品生产者、消费者、监管机构等,他们之间存在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行为选择。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在食品流通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由于羊群效应引起的消费者跟风购买行为而导致的劣货驱逐良货现象的原因,之后,还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监管机构和劣质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行为互动和策略选择,找出监管者监管不严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个性是指人作为人所具有的主体性、独立性及其自主性.人的个性解放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关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核.中国在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能只简单地归结为制度或体制原因,还与社会的国民性格特质有关.我们在以批判的精神改良社会体制的同时,更应该以哲学的反思精神去进行文化创新,重塑国民性格,解决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的根基,也是社会和谐、善治的重要标志。在国内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监管执行力差、协同监管程度不高、过程监管欠缺、信息共享与披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原因体现在监管环境、监管主体的认知和行为、制度等诸多方面。鉴于此,必须从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构建监管主体之间的链式关系、组建食品供应链、引导消费者认知的公共性回归、建立食品领域信用系统、推动监管压力传递和推进社会善治等多个方面入手,建构"政府+关联多主体"的协同监管路径,以期实现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18.
沈启敏  高满 《理论界》2009,(12):66-67
新颁布的《食品安全糊第五十五条虽然终于对主体在虚假广告中推荐食品的法律责任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意义重大,但其对归责主体、“推荐”概念、归责条件等问题却语焉不详。这对日后用法律手段整体解决“广告推荐”问题,将造成消极影响。借鉴美国处理相同问题的“证言广告”制度,我国立法者将来在进行相应法律规定的衔接时,应对上述相关问题作出妥善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对我的语言学反思应该与哲学反思联系在一起。作为哲学概念的我必须通过作为语词概念的我来表达。对我的语言学反思为哲学反思提供了启发。我作为哲学概念始终是与作为主体的人相联系。正是在构建"为我而存在"关系的过程中,主体把"为我而存在"的对象与不"为我而存在"的对象区别开来,从而总是以我的姿态与客体相对应。只有当主体在意识中对主体的我予以意识时,主体才能以主体的形态在世界中凸现出来。我作为主体的自知意识在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自我意识就是主体对自身进行反映所形成的意识。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由此就决定了自我意识的二层涵义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意识既具有个体形态,又具有群众形态,二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品的安全性关系着人类的健康水平,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期待。作为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的生产经营主体,食品生产及相关的企业被赋予了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为要求,即食品安全责任。食品安全责任应当属于企业社会责任:从经济学角度看,其作用的产品属于公共产品;从现实层面看,食品安全问题是具有重大性和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而现阶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加强企业责任,只有将其定性为企业社会责任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责任的履行,以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为此,应厘清食品安全领域社会责任的各个层次和具体内容,并分别从强制性立法路径、软法立法路径、反身法路径和可持续公司法路径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