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进行了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全面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最近,国家统计局和各省、地(市)统计局陆续公布了人口普查手工简易汇总的主要数字。认真分析这些数据,对于我们进了步认识我国人口发展的状况和趋势,研究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以及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与近期计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兰州市人口普查手工汇总的主要数据进行简略分析,谈点粗浅的  相似文献   

2.
<正> 据统计,我省一九七九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八,比一九七八年仅下降千分之一点五,比一九七九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年高千分之六点三,属于一九七九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千分之十五的五个省、自治区之一。解放初期,我省只有人口一百四十八万人,一九五七年超过二百万人,一九七二年超过三百万人。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九年,我省人口净增二百二十四万四千人,即增加了一点五二倍,平均每年增加七万四千八百  相似文献   

3.
一、沅陵县人口形势的特点从沅陵县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当前的人口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增长速度快。1950年全县拥有人口35.5万人,1990年全县拥有人口60.8万人。四十年增加25.3万人,每年平均增长1.78%,比全国平均水平1.48%多0.3%。按全县5830平方公里计算,每平方公里104人,接近全国每平方公里118人的水平。2、人口素质低。根据“四普”结果表明:全县1990年具有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为42.14万人,其中大学专科以上3111人,占0.74%,中等文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1988年底人口已增长为4169.85万,比1949年的2083.07万人净增加了2086.78万人,39年间人口翻了一番还多,平均每年净增加53.5l万人。我省人口增长呈现三个高峰:1952年至1958年是我省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7年共增加401.1万人,约相当于增加挪威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57.3万人,年递增率高达2.5‰;第二个高峰是1962年到1971年,10年间共增加756.7万人,相  相似文献   

5.
据1936年《江西年鉴》记载,1918年江西全省的人口已达到2,756万余人。1931—1948年,特别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剿,以及以后的长期摧残,江西人口锐减,到1949年解放时,全省人口只有1,314万余人,比三十一年前减少了一半多。直到1972年,全省人口才恢复到1918年的人口数,达到2,723万余人。1979年我省人口增加到3,228万余人,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94人。建国三十年,我省人口平均每年递增3%。1979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人口增长1.4倍,全省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甘肃省迁移人口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一、现住地为甘肃本省的迁移人口中,出生地在全国各省、自治区都有,数量相差较大,且以本省及西北其余省份居多;二、按迁出地类型分析,乡村人口规模大于城市人口规模;三、我省迁出人口主要流向西北其余省份,尤其新疆为我省人口首选迁往地;四、迁入本省和本省外迁人口的文化程度大体相当;五、迁移人口职业分布中,来自农业的人口较多.  相似文献   

7.
一、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湖南省绝大多数人口仍然是农村人口。据统计 ,在全省 64 40多万的总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1916万人 ,占总人口的 2 9 75 %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 45 2 4万人 ,占总人口的 70 2 5 %。从人口素质来看 ,全省总人口中 ,接受小学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8 0 4%。农村劳动力人口中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0 6% ,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占 5 9 4%。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要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转移劳动力基本情况来看 ,2 0 0 0年湖南省乡村转移劳动力人数为 991 68万人 ,占全省乡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超…  相似文献   

8.
我于1986年在过去历年测算的基础上,曾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的年龄表中3~30岁女性人口,用自编1981年中国女性寿命表存留率计算生育年存留人数;用1981年1‰生育抽样调查的年龄别生育率,将1981~2000年各年交叉对应的21—29岁生育高峰年龄段,进行生育力单位人数折算;用折算所得生育力单位人数,对2000年12亿人口控制要求进行了测算。这一测算结果,曾在内刊刊登。现在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手工汇总主要数字已由国家统计局公布,主管部门编制的1981年中国人口寿命表亦由中国人口年鉴(1985)发表。近日根据这些新数据,对12亿人口控制要求,重新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文化事业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财力限制和其它一些原因,文化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为了繁荣和发展我省的文化事业,必须针对一些主要问题,在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  相似文献   

10.
在业人口是直接为社会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人口 ,是社会生产行为和社会生活赖以进行的主体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是以 2 0 0 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9.6 5 %抽样汇总资料为依据 ,对贵州省人口的在业程度及其 10年以来的发展变化进行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汉族人口21,129,487人,占74%;各少数民族人口7,423,455人,占26%。同1964年人口普查数字比较,汉族人口增长60.88%,年均增长2.68%,少数民族增长85.04%,年均增长3.84%。这些数据说明,我省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幅度高于汉族。同时,少数民族人口构成更年轻,少年儿童人口系数为42.02%,比汉族高1,18%,老年人口系数为4.57%,比汉族低0.13%。加之,国家对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政策比汉族宽。因此,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仍将快于汉族。据测算,到本世纪末,少数民族人口将增加到1,041万人左右,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26.01%上升到30.17%。因此,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状况,对今后全省的人口发展和经济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拥有1200余万人口的上海市,居民人均受教育水平已接近亚洲“四小龙”。据统计,目前上海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77.6%,每万名人口中拥有受高等教育的成人和在校生175人。就业劳动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1%、万名人口中拥有技术人员337人,其中中高级科技人员76人。同亚洲“四小龙”相比,上海居民的平均文化程度和教  相似文献   

13.
劳动适龄人口,是总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口经济活动的主体。劳动适龄人口的状况不仅关系到经济建设,而且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对我省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所反映的有关劳动力资源状况,初析如下: 一、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1990年人口普查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为4193万人,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加671万人,  相似文献   

14.
为给我省制定“翻两番”的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最基本的省情——人口数据,我们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用电子计算机为工具,预测了我省今后二十年人口发展趋势。本文报告了预测结果,并简要地阐述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是一切社会经济行为的主体。人口变化尤其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年龄的人口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各有其特点,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的数量关系,可以为下列规划内容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福建家庭规模的特点及成因(一)家庭规模持续减小据统计,从1981年至1994年,我省家庭户数年平均增长2.78%,人口年平均增长1.56%,使得家庭规模从4.92人/户降为4.26人/户。(二)小型化家庭发展迅速据统计我省五人及以下的户数“四普”时占76.2%,四人及以下的户占54.8%;1993年分别占75.8%和52.5%;1994年分别占79.7%和57.6%。可见我省小家庭户占大多数,而传统的大家庭正逐渐消亡。(三)城镇家庭与农村相比,平均规模小,发展变化快据我省“四普”统计,家庭户均人口为4.43人,其中城市为4.01人,镇为4.48…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有8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他们以手工的方式来解决吃饭问题,加之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总的来说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情况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促进、甚至强化了农民中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生育观念,导致了农村人口盲目增长的势头。从妇女的近期生育水平看,我省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41,高出全国0.11,其中城市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3,农村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84,个别地区高达3.1。由此可见,农村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生育率高,因此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已成为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所在,而农村基层计划生育队伍又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就甘肃农村基层计划生育队伍建设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省是一个小城镇较多的省份。1983年底全省有建制县辖镇112个,总人口为3,111,967人,平均每个镇的人口为27,785.42人,平均每个县有一个县属镇(多为城关镇),平均密度为1个/1491平方公里。公社集镇1972个,总人口为68,591,956人,平均人口数为34,782.94人,平均每个县有17.8个,平均密度为1个/84.7平方公里。 建国以来,受“左”的思想影响,小城镇在城乡经济建设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长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我省小城镇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工业,也落后于农业,三十多年来小城镇发展缓慢。从全省看,1950年小城镇为120个,1964年为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化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当这比重达到一定限度时,就成为“老年型”人口。联合国规定:六十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老年人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7%以上)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按照这个国际公认的标准,我省在1990年将成为“老年型”地区,老年人在全省总人口中的比重将从现在的8.75%,上升为10%;至2000年,上升为14%;到2025年,继续上升为23%左右。人口老化现象的日趋  相似文献   

19.
论人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属于“人口”范围内的“文化”。什么是人口文化? 我们认为反映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便是人口文化的内涵。人口文化与人类文化不同( 人类文化即指一般的文化) ,人口文化比人类文化反映的内容要窄得多,它包含在人类文化之中,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必须进而搞清人口文化的外延,即应当把人口文化表述为若干类文化现象,一是人口数量文化,二是人口素质文化,三是人口结构文化,四是人口边缘文化。一定的人口文化,归根结蒂也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中国人口文化发展有其鲜明的历史特点。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发展社会主义人口文化的历史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相似文献   

20.
人口分布是人口的空间存在形式。反映一定地区范围内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区域性的人口科学的组成部分。探讨内蒙古蒙古族人口分布的现状,分析其规律,阐述其特点,将有助于区内蒙古族人口发展的预测,也将对有计划地发展蒙古族的经济和文化事业提供重要依据。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内蒙古蒙古族人口为2,489,378人,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72.97%,占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的12.92%。内蒙古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