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有效性.运用买卖价差分解技术,把价差分解成流动性价差和信息不对称价差,比较了它们在B股开放前后的差异,研究了B股向境内居民开放这一事件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结论表明,境内居民参与交易虽然增加了股票流动性,但并没有改善市场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环境.  相似文献   

2.
准确测量股票信息风险对资产定价、风险管理和市场业绩的衡量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Duarte和Young模型中参数假设为常数这一缺陷,采用已有金融文献使用交易量建模消息状态概率和对称性订单流冲击概率的方法,允许Duarte和Young模型中的消息发生概率和对称性订单流冲击概率均时变,从而提出了时变信息风险测量模型,该模型可以测量日间和日内两个时间窗口的APIN和PSOS.进一步通过选取我国股市交易活跃股票的交易数据,实证比较了所建构的时变信息风险测量模型与Duarte和Young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及其对价差的解释能力.最后,实证研究了我国股市的周内信息风险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准确测量股票信息风险对资产定价、风险管理和市场业绩的衡量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针对Duarte 和Young 模型中参数假设为常数这一缺陷,采用已有金融文献使用交易量建模消息状态概率和对称性订单流冲击概率的方法,允许Duarte 和Young 模型中的消息发生概率和对称性订单流冲击概率均时变,从而提出了时变信息风险测量模型,该模型可以测量日间和日内两个时间窗口的APIN 和PSOS. 进一步通过选取我国股市交易活跃股票的交易数据,实证比较了所建构的时变信息风险测量模型与Duarte 和Young 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及其对价差的解释能力. 最后,实证研究了我国股市的周内信息风险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准确测度股票信息风险对资产定价、风险管理以及市场绩效的衡量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直接测度信息风险的经典PIN模型,首先推导出经典PIN模型隐含的买卖指令的均值、方差以及买卖指令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经典PIN模型隐含的买卖指令之间的相关性总是为负;然后基于中国股票的逐笔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经典PIN模型隐含的买卖指令之间的负相关性与实际数据中买卖指令之间的正相关性并不相符;此外,经典PIN模型隐含的买卖指令的方差与实际数据中买卖指令相对较大的方差也不能很好地匹配.研究结果表明经典PIN模型并不能准确测度股票信息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两状态价格持续期的非对称对数自回归条件持续期模型,引入买卖价差、交易量、交易规模、指令流等信息交易间接度量变量,在刻画条件期望价格持续期对价格上升和下降两种状态的不对称依赖关系的同时,探讨价格持续期的信息传递机制并检验微观结构相关假说。实证分析表明,在选取样本中,滞后买卖价差与滞后交易量与条件期望价格持续期显著负相关;滞后买一(卖一)指令申报数量与条件期望价格持续期具有显著相关性,其符号由当期价格状态决定;大规模交易比中等规模交易对条件期望价格持续期有着更加显著的影响。即实证结果支持信息交易增加导致交易持续期减小的观点,不支持隐藏交易假说。  相似文献   

6.
以2014年底至2015年底8次降息降准事件为自然实验,研究股市震荡中的知情交易和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降息降准公布前,开盘价收益率、每笔成交量和知情交易比例显著提高,波动率和成交笔数显著下降;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以及降息降准直接利好的银行、证券、房地产等行业的股票,其知情交易比例显著提高.进一步检验发现,降息降准公布前,每笔大单的规模和总大单数量显著提高,大单与小单的知情交易比例都显著高于正常日,且小单的知情交易比例在最后交易时段逐渐与大单接近.这些结果意味着股灾年中降息降准货币政策公布前知情交易在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的.隐含的信息传播途径是,资金雄厚的知情投资者首先买卖相关股票获得收益,并且知情交易在统计意义下先向其他资金雄厚的投资者扩散,随后是向中小散户扩散.  相似文献   

7.
毛杰  刘红忠 《管理科学》2023,(8):117-132
在理性预期均衡的框架内,构建了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了不确定性,得以从不确定性的全新视角在理论上揭示了股市信息不对称对股价暴跌会有正向的影响,股市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高,股价暴跌幅度便会越大,而且此正向的影响会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还以A股市场2010年—2015年的分笔高频数据为样本,计算了A股市场股票的知情交易概率,并据此实证检验了股市信息不对称对股价暴跌的影响.实证结果也表明:股市信息不对称与股价暴跌显著正相关,股市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高,股价暴跌幅度便会越大.另外还根据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数据构建了A股市场个股的不确定性指数来度量股市中的不确定性,并基于不确定性指数识别出了不确定性在股市信息不对称对股价暴跌的影响中具有放大效应,即股市中的不确定性越大,股市信息不对称对股价暴跌的影响也会越大.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对股价暴跌成因的既有认识,还为防范和化解股票市场异常波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计算实验的方法研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构建双向连续竞价的人工股票市场平台,设定投资者依据价值因素、价格趋势因素和噪声因素预估股票收益,建立市场卖空交易机制及投资者在禁止卖空和允许卖空情形下的交易模型,对引入卖空机制前后以及不同保证金要求下的股票价格、波动性和流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卖空交易具有高卖空低买回的特点,从而在下跌的市场中提升股价,在上涨的市场中抑制股价,并有效地降低市场波动,提高市场流动性。随着保证金比例的减小,市场波动和买卖价差先减小后增加,而市场深度一直增加;通过对订单簿的研究发现,过低的保证金会加剧买卖订单的不平衡,甚至出现流动性“枯竭”,说明流动性先增加后减小;保证金比例的进一步减小会导致市场崩溃;过高的杠杆比率反而会对市场质量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9.
徐浩峯  高峰  项志杰  吴鹏 《管理科学》2022,25(11):69-84
研究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及其持股的特征后发现,期末基金净值存在周期性的超常变化,显示市场存在周期性交易的现象.结合微结构数据的分析表明,期末机构投资者交易的超常变化与内在价值变动无关,而信息透明度较差的证券中更容易出现机构投资者的超常买入、超常卖出,说明信息透明度较差的证券,成为了机构投资者透过超常交易赚取证券价差的标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期末基金净值周期性超常变化的原因,可能来自于期末机构投资者透过提高输家组合的卖出比率和减少赢者组合的卖出比率以美化期末持股部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股市2000年1月至2017年9月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盈亏状态和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博彩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构造股票博彩指数和资本利得量以及二者的交互项,然后使用Fama-MacBeth回归并分析该交互项系数估计量的统计显著性和经济显著性,结果发现,尽管我国股市投资者总体上表现出博彩偏好,但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会厌恶风险,不愿意冒险买入或继续持有"博彩型"股。本文还构造了投资者情绪指数,并以中位数为界将全样本分为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和低落期,然后通过分组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博彩行为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较之于情绪低落期,投资者在情绪高涨期会更加偏好投资"博彩型"股票;此外,情绪还会通过影响投资者的风险态度进而间接影响投资者对"博彩型"股票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1.
应用香港市场的案例,研究了引入卖空制度后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波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变化,提出了噪声交易者假说,即引入卖空制度后重要的变化是噪声交易者会出于对更高亏损可能的担心而退出交易或变得谨慎.实证结果发现:引入卖空制度会带来交易活跃程度下降、流动性下降以及信息不对称水平升高.同时,通过对知情交易概率(PIN)...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4年~2016年沪市A股交易数据,从微观视角探索机构投资者的卖出行为(机构卖出)对个股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卖出比例每增加1个标准差,个股暴跌的可能性增加0.6%,占样本均值22.5%.进一步提出并验证机构投资者信息优势下的卖出交易信号传递机制,发现机构卖出增加未来个人投资者的跟风卖出,而且机构卖出与暴跌风险之间的正向关联在小市值、高成长、波动率大、个人投资者比例高和流动性较差的股票中更强.上述结论在控制其他公司和市场特征、引入公司固定效应、使用更多股票暴跌风险和机构卖出代理变量以及样本倾向得分匹配后均稳健存在.  相似文献   

13.
有关股票价格行为的研究大多数基于价格连续变化的假定.但最小报价单位引起的价格离散性导致价格变化并不连续.依据排序Probit模型原理,建立价格离散选择Probit模型,并利用高频数据,在价格离散奈件下对中国股市价格行为特征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变化具有"报价回复"和"路径依赖"特征;高市值股票对股市整体走势反映迅速,市场信息能很快被融入到价格中;交易规模对价格变动存在持久的正的影响,非对称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超过了流动性等其它暂时性因素的影响.交易时间间隔对股票价格变化没有显著影响.买卖价差越大、交易间隔越长,股价变动的波动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股指期权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做市商,但是中金所如何有效激励和引导做市商的交易行为呢?运用实验室实验方法,分析不同买卖价差限制对做市商买卖报价价差、成交量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买卖价差限制越宽松,距离期权合约行权日的时间越长,做市商的买卖报价价差越大;买卖价差限制相同时,喜好风险的做市商买卖报价价差更大.此外,买卖价差限制越宽松,做市商的成交量越大,获得的利润越少,且二者波动性越强.但是,做市商的风险态度对其利润和成交量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建议中国股指期权市场选择合适的机构投资者承担做市商义务,并通过适时适度调整买卖价差限制,合理引导做市商的买卖报价行为,有利于提高股指期权市场的流动性并改善价格发现效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股市中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证券市场。本文通过分析2009年~2015年期间沪深两市个股的高频交易数据,考察了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对机构投资者交易参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标的股票在加入融资融券交易后,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显著上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融资融券交易能有效缓解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并加强外部治理;而由于机构投资者比散户更为关注这两个方面,因而融资融券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标的股的机构交易占比.随后区分了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并发现,融券卖空交易是更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还发现机构交易占比的上升对降低股价协同性和崩盘风险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才静涵  夏乐 《管理科学》2011,14(2):71-85
应用香港市场的案例, 研究了引入卖空制度后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波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变化, 提出了噪声交易者假说, 即引入卖空制度后重要的变化是噪声交易者会出于对更高亏损可能的担心而退出交易或变得谨慎.实证结果发现:引入卖空制度会带来交易活跃程度下降、流动性下降以及信息不对称水平升高.同时, 通过对知情交易概率(PIN)的分析发现, 在引入卖空制度后, PIN值确实呈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 而使其升高的因素就是噪声交易者参与程度降低.噪声交易者假说较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7.
股指期权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做市商,但是中金所如何有效激励和引导做市商的交易行为呢?运用实验室实验方法,分析不同买卖价差限制对做市商买卖报价价差、成交量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买卖价差限制越宽松,距离期权合约行权日的时间越长,做市商的买卖报价价差越大;买卖价差限制相同时,喜好风险的做市商买卖报价价差更大.此外,买卖价差限制越宽松,做市商的成交量越大,获得的利润越少,且二者波动性越强.但是,做市商的风险态度对其利润和成交量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建议中国股指期权市场选择合适的机构投资者承担做市商义务,并通过适时适度调整买卖价差限制,合理引导做市商的买卖报价行为,有利于提高股指期权市场的流动性并改善价格发现效率.  相似文献   

18.
何为T+0交易     
<正> 自上海证交所实行T+0交易后,深圳证交所今年11月也实行T+0交易。什么叫T+0交易呢? T+0交易为证券行的专用术语。T即为英文Today(当天)的意思,T+0就是当天可做回转交易。回转交易是指在不改变现行清算交收期的前提下,投资者在交易日当天得到成交确认后进行的反向交易,即买进或卖出委托成交确认后,清算交割前可再委托卖出或买进。如今天买进甲种股票,经查询成交后可于当天再卖出;如买入未成交,而投资者却想再用买甲股票的钱买乙股标,经查询撤销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造"成交积极性"变量,提出了一种在连续竞价指令驱动市场中估计信息交易概率的新方法,运用有序probit方法和马尔科夫转换技术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对该方法与基于PIN框架的经典信息交易概率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研究了信息交易概率和资产收益波动、报价价差、成交持续期之关系的日内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模型较之基于PIN框架的经典信息交易概率模型对价差具有更好的解释力;信息交易概率和资产收益波动、报价价差、成交持续期等股票交易特征之关系具有显著的日内效应.该结论经过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20.
股市de投机     
<正> 股票市场一方面表现为股票交易提供信息和场所;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机遇与风险的共存。由于机遇与风险的共存,必然就有从事股票交易的股民,利用股市的风险因素,转手买卖以获取股票价差的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股市投机。股市投机也分为非法投机和合法投机。那些利用职权,搞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损害广大股民的利益,破坏股市的正常发展的行为,均属非法投机;那些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股市条件下,进行股票交易的行为,均属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