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投资效率为核心,通过基于流动性特性的条件关系检验和基于预期投资偏离的无条件关系检验,探讨了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研究发现,当公司很可能面临投资过度境况时,更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加剧了该现象的发生;当公司很可能面临投资不足境况时,更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同样加剧了投资不足现象的发生;相对于内控较好的公司而言,内控较差的公司更可能出现在偏离正常投资水平的无法解释的极端投资组;公司层面和会计层面重大内控缺陷对投资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整体而言,内控缺陷更多的公司,其之于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更加严重。本研究表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公司投资效率的重要途径,亦是从微观层面防止中国经济投资过热或过冷,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意味着当前监管机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决策是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  相似文献   

2.
对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中投资者与管理层问答互动中管理层答非所问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本文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答非所问的程度进行度量,进而实证分析了管理层的答非所问与市场反应和公司未来业绩表现之间的可能关联.结果发现:在控制其它因素之后,管理层的答非所问与市场反应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公司管理层的答非所问程度越高,随后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则就会越差,并且对于那些低分析师关注的公司尤为明显;而在公司未来业绩表现方面,管理层答非所问的程度越高,则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则会越差.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监督是现代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重大内控缺陷发生可能性的重要措施. 本文构建了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最优投资分配模型. 该模型提出了内部控制缺陷率和流程可靠性两个概念,认为增加内部控制监督的投资可以降低内部控制缺陷率,从而增加流程可靠性. 本文借鉴了工程领域的可靠性理论,定义了内部控制监督投资的效用函数,以企业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考虑在投资预算额一定的情况下资金在各个业务流程中的分配策略. 模型分析表明,以串联方式连接的流程在增加内部控制监督投资时,投资额的大小与该流程实际发生 风险的可能性相关,实际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越大,投资额与该流程内控强度的乘积就越大. 而在并联系统中,流程投资额的大小与各流程的内控强度有关. 但当各个流程的内部控制强度相等时,并联系统的最优投资额在各流程间平均分配时系统的效用最大. 此外,本文还证明了并联系统的效用高于串联系统.  相似文献   

4.
  上市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被很多新闻媒体当作负面报道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大量上市企业未披露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此背景下研究负面偏好对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以2012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主板市场上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为样本,从负面偏好的坏消息过度反应和事物类别诊断两个层面分别探究中国强制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来,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主要外部利益相关方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采用Tobit、Probit和OLS回归估计方法,检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监管机构、诉讼相关方、审计师和投资者4个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数量与负面后果程度之间的关系。之后进一步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负面效应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而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更易引起负面后果,现阶段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对此没有构成有效的威慑;②外部利益相关方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过度反应对企业有实质性影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显著引起监管处罚、诉讼仲裁、非正常审计师变更和负面市场反应;③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充分程度与负面后果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能够削弱与之相对应的负面后果;④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正向调节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对负面后果的削弱作用。         负面偏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内生动力,催生上市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更多隐瞒和不充分披露,即“劣币驱逐良币”。研究结论为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一个新视角,也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一个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内部控制失效或者不健全的情况,通常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差,会计信息失真及舞弊情形越多。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环境要素之一,主要职责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强化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内控的控制与有效运行,提升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付志勇 《经理人》2011,(4):66-67
卫哲离去,马云将责任归结为违背公司价值观,由公司经营管理层承担全部责任,在一场公关达人秀后,阿里巴巴的诚信危机的确得到了缓和,你可以看做是对公众的交代也可以看做是一家上市公司寻找替罪羊之举,但这掩盖不了阿里巴巴内部控制管理与生俱来的缺陷,马云在这个过程中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7.
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2008年深市494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概念模型,使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更加复杂,存在的会计风险更高,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更不完善;经历审计师变更和财务报告重述的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另外,聘请的审计师质量越高,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6-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市场反应,但从不同侧面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披露内容看,内部控制有效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内部控制缺陷则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从披露类型看,强制性披露较自愿性披露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从披露详略看,详细披露会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简单披露则不一定。此外,与单独的强制性披露或自愿性披露的市场反应相比,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交互影响的市场反应更加显著。据此本文认为,在进一步加强强制性披露的日常监管的同时完善自愿性披露的激励政策,是当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和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如果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无论是管理层无意识的误报财务信息还是出于自身利益的目的故意操纵财务信息,都会降低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利用 2007年~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会计稳健性、应计质量和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3个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公司的经营特征和行业特征以及公司是否为国有控股和是否为ST公司后,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和应计质量均显著低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但是这两类公司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差别并没有得到很好证实.  相似文献   

10.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核心,而现有的准则规范在这方面存在空白,国内外学者也未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做出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和披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权力、现金股利与企业投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2006-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分配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大小与现金股利支付率高低显著负相关。文章进一步检验了现金股利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并检验管理层权力对该相关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内部自由现金流富余且投资过度的样本中,发放现金股利能够有效减少自由现金流,抑制过度投资;在自由现金流紧缺且投资不足的样本中,企业支付现金股利会加剧现金流紧缺,造成更严重的投资不足。管理层权力的存在降低了现金股利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在讨论股利政策与公司投资决策的作用机理时,管理层权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田娟  余玉苗 《管理世界》2012,(6):180-181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与认定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问题。我国在内控缺陷的识别和认定上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对于如何识别内控缺陷,如何区分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以及如何对内控缺陷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划分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将导致企业内控缺陷认定的困难进而影响到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文军  李爽 《管理科学》2022,(6):129-144
年报信息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是中国证监会力推的重要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但对差错责任追究制度能否引发公司信息披露的策略性选择行为从而造成非预期后果却鲜有研究。管理层盈余预测具有的重要性和灵活性是研究公司信息披露策略性选择行为的良好情景,因此,研究建立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公司是否为了规避错报带来的惩罚而策略性选择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以期更好地认识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产生的非预期后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2006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的影响以及该制度特征的增量效应,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从公司成长性、高管性别和机构持股3个角度进行横截面检验,以探讨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的作用机理。从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角度考察差错责任追究制度造成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的策略性选择究竟如何影响公司信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建立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后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显著下降,并且界定错报标准的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的降低作用更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  相似文献   

14.
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与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如何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制度环境(舆论压力)和市场环境(竞争强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以及企业内部两种类型资源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舆论压力会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竞争强度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呈"∩"形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资源(政治关系和冗余资源)正向调节外部环境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贾西猛  陈沉  柯迪 《管理科学》2022,(4):112-126
风险资本在支持创新创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风险资本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并不完全一致。风险资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影响企业管理层行为决策。已有研究较多关注风险资本对并购决策、员工管理和代理成本等方面的影响,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基于逐名假说,从利益冲突的视角分析风险资本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状况的影响,并从资本来源和声誉异质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不同特征风险资本的调节作用。为了验证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公司治理的中介作用以及风险资本退出的经济后果。选取2010年至2016年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结合和讯网公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评分,使用OLS回归、调节效应检验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风险资本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风险资本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而外资风险资本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高声誉的风险资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的,风险资本主要抑制企业的股东责任和社会责任,并通过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影响企业社会责任;风险资本退出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显著增加,除股东责任外,还提升企业在其他维度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良好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环境能够降低风险资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面影响。通过处理效应模型、倾向匹配得分法以及重新测量研究变量等方法,在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果依然稳健。从社会责任角度考察风险资本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深入分析影响的动机和机制,支持风险资本逐名假说和利益冲突假说。从金融中介层面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补充了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经验证据。实践意义上,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强大众对风险资本作用的认知,为企业选择风险资本以及国家完善风险资本经营管理办法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理论及方式的运用,对L公司资金管理中资金流入与流出环节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找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内控控制改善建议,从而为公司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内控制度,防止企业内控风险,避免资金管理漏洞,降低企业运营和财务风险方面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齐保垒  田高良 《管理评论》2012,(4):133-140,176
以2007、2008沪深两市219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使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把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分为经营复杂性、会计风险和内部控制建设三个方面。在控制上市公司是否为国有和是否为ST或*ST后,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更加复杂,存在的会计风险更高,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更不完善。  相似文献   

18.
年荣伟  顾乃康 《管理科学》2022,25(5):89-108
企业社会责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股票流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经检验发现,股票流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将2013年大宗股票交易规则修订作为准自然实验,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果依然稳健.经进一步检验后发现,股票流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正向影响是由股票流动性的信息效应路径和治理效应路径决定的,且信息效应路径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检验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旨在提升股票流动性的大宗股票交易规则改革对优化包括承担社会责任在内的企业行为产生了积极作用.总之,股票流动性通过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两个路径而对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产生了重要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管理层的核心任务,故构建促进管理层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验证董责险是否是管理层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管理层"安则兼善天下",具体表现为:第一,董责险可提升管理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性,且公司所在地区法治环境越差,董责险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作用越显著;第二,董责险主要通过提升管理层乐观度来促进其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研究发现,董责险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员工、供应链和环境责任;国有企业和大规模公司购买董责险更能促进管理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为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促进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资本市场全面认识董责险功能,进而借力董责险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9-2014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过度投资对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并检验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能否有效抑制过度投资导致的信用风险,以及内部控制的这种风险管控作用是否因公司产权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检验结果发现,过度投资行为会显著增加公司信用风险,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导致的信用风险,但上市公司的民营性质会弱化内部控制的风险管控作用。表明在政府的推动下,国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果效,而民营企业的内控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降低其发展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