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异质信念的视角出发,以我国融券标的股票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股票卖空机制对股价高估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卖空机制可以通过反映投资者的悲观情绪或负面信息降低股价高估;其次,卖空机制对股价高估的影响随着卖空机制的逐步深入逐步加深;最后,卖空者不仅会对市场上的公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且会通过挖掘公司的私有信息进行交易,这都有利于信息更好的融入股价.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量越大,投资者越能够通过卖空反映其悲观情绪或负面信息降低股价高估;卖空者能够识别出高估的股票且具有私有信息.本文的研究为国内外关于卖空机制是否提高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争论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同时,本文关于卖空者信息来源的结论也统一了前人在这两个问题上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从异质信念的视角出发,以我国融券标的股票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股票卖空机制对股价高估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卖空机制可以通过反映投资者的悲观情绪或负面信息降低股价高估;其次,卖空机制对股价高估的影响随着卖空机制的逐步深入逐步加深;最后,卖空者不仅会对市场上的公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且会通过挖掘公司的私有信息进行交易,这都有利于信息更好的融入股价.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量越大,投资者越能够通过卖空反映其悲观情绪或负面信息降低股价高估;卖空者能够识别出高估的股票且具有私有信息.本文的研究为国内外关于卖空机制是否提高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争论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同时,本文关于卖空者信息来源的结论也统一了前人在这两个问题上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2010年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不仅为中国市场投资者引入卖空机制,同时也为投机性交易者提供杠杆放大机制.不同于以往主要从制度变迁视角研究卖空机制,本文从微观行为视角,系统研究信用账户投资者融资融券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可预测性.基于2011年12月~2015年8月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信用账户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上涨后增加融资买入,而在股票价格下跌后提高融券卖出,即采取"追涨杀跌"的投资策略.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交易能预测正的未来收益,而融券交易能预测负的未来收益.此外,融资交易提高了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融券交易则可以降低未来股价崩盘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市场投资者融资融券微观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并为进一步规范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0 年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不仅为中国市场投资者引入卖空机制,同时也为投机性交易者提供杠杆放大机制. 不同于以往主要从制度变迁视角研究卖空机制, 本文从微观行为视角,系统研究信用账户投资者融资融券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可预测性. 基于 2011 年 12 月 ~ 2015年 8 月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信用账户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上涨后增加融资买入, 而在股票价格下跌后提高融券卖出,即采取“追涨杀跌”的投资策略. 进一步研究表明, 融资交易能预测正的未来收益,而融券交易能预测负的未来收益. 此外,融资交易提高了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融券交易则可以降低未来股价崩盘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市场投资者融资融券微观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并为进一步规范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沈冰  冉光和  钟剑 《管理世界》2012,(1):170-171
本文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知情交易形成的原因,既有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等外在的因素,也有知情交易者自身的内在因素。从利好信息和利空信息两个方面,对我国股票市场知情交易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由于卖空制度的限制,知情者大都利用利好信息进行知情交易。知情交易的策略会根据私有信息的时效性及市场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发布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重要途径.然而,证券市场中澄清公告的实际效果如何,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澄清效果尚未得到实证检验.为此,收集了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A股市场1 960个澄清公告,从中整理出179个针对负面传闻进行"澄清"的样本.研究发现,澄清公告效果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公司的澄清方式,模糊澄清非但达不到效果,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传闻的影响,产生"澄清公告澄不清"的现象.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澄清效果不仅与澄清方式有显著关系,而且还受到公司声誉、停牌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为传闻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发现提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证据,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有效应对传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杨宝臣  郭灿  常建勇 《管理科学》2014,27(6):121-131
准确测度信息不对称是研究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础。在详细考察经典的信息交易概率模型的建模过程和假设条件的基础上,针对信息交易者和非信息交易者在不同信息状态下的订单提交状况,提出考虑外生信息状态概率、异质期望和交易活跃度的改进的信息交易概率模型;通过带机制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外生信息状态概率,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市场交易信息,提高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实证结果表明,改进的信息交易概率模型可以较好地刻画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截面上看,信息交易概率与标的资产的垄断优势和话题性相关,垄断优势越强的股票信息交易概率越低,话题性越强的股票信息交易概率越高;从时间上看,信息交易概率的变化受公告信息的影响,公告信息发布前的信息交易概率较高,公告信息发布后的信息交易概率较低。因此,在防范信息风险时,应重点关注话题性较强的版块,特别是股价比较容易受舆论影响波动的个股;同时,在公告信息发布之前的时段,应对市场波动和信息动向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8.
刘春林 《管理科学》2012,15(5):42-54
发布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重要途径.然而,证券市场中澄清公告的实际效果如何,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澄清效果尚未得到实证检验.为此,收集了从 2000 年到 2008年中国 A 股市场1 960 个澄清公告,从中整理出179 个针对负面传闻进行“澄清”的样本.研究发现,澄清公告效果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公司的澄清方式,模糊澄清非但达不到效果,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传闻的影响,产生“澄清公告澄不清”的现象. 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澄清效果不仅与澄清方式有显著关系,而且还受到公司声誉、停牌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结论为传闻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发现提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证据,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有效应对传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VPIN指标度量沪深300成分股的知情交易程度,并检验其定价效应及其与信息不确定性的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 VPIN可以通过提高买卖价差影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并带来显著的横截面和时序上的风险溢价; 2) VPIN对风险溢价的解释能力优于信息不确定性因子,而信息不确定性对知情交易具有同向调节作用; 3)当对个股的信息不确定性、规模、动量以及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控制后,VPIN的定价效果依然显著存在.与此同时,Fama-Macbeth分析结果还表明,VPIN与传统风险因子不存在内生性问题,也不是传统风险因子的替代变量; 4)在公司发布各类重大公告前都存在显著的异常风险溢价和异常交易量,而上述异常值可以被同步出现的异常VPIN值所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以2014年底至2015年底8次降息降准事件为自然实验,研究股市震荡中的知情交易和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降息降准公布前,开盘价收益率、每笔成交量和知情交易比例显著提高,波动率和成交笔数显著下降;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以及降息降准直接利好的银行、证券、房地产等行业的股票,其知情交易比例显著提高.进一步检验发现,降息降准公布前,每笔大单的规模和总大单数量显著提高,大单与小单的知情交易比例都显著高于正常日,且小单的知情交易比例在最后交易时段逐渐与大单接近.这些结果意味着股灾年中降息降准货币政策公布前知情交易在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的.隐含的信息传播途径是,资金雄厚的知情投资者首先买卖相关股票获得收益,并且知情交易在统计意义下先向其他资金雄厚的投资者扩散,随后是向中小散户扩散.  相似文献   

11.
才静涵  夏乐 《管理科学》2011,14(2):71-85
应用香港市场的案例, 研究了引入卖空制度后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波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变化, 提出了噪声交易者假说, 即引入卖空制度后重要的变化是噪声交易者会出于对更高亏损可能的担心而退出交易或变得谨慎.实证结果发现:引入卖空制度会带来交易活跃程度下降、流动性下降以及信息不对称水平升高.同时, 通过对知情交易概率(PIN)的分析发现, 在引入卖空制度后, PIN值确实呈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 而使其升高的因素就是噪声交易者参与程度降低.噪声交易者假说较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微观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证券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微观结构是不相同的,在考虑交易成本和卖空限制条件下研究了拥有特定证券信息的知情交易者在这两个市场中的交易策略,以及相应的做市商和未知情策略交易者的交易策略.通过上述研究比较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微观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应用香港市场的案例,研究了引入卖空制度后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波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变化,提出了噪声交易者假说,即引入卖空制度后重要的变化是噪声交易者会出于对更高亏损可能的担心而退出交易或变得谨慎.实证结果发现:引入卖空制度会带来交易活跃程度下降、流动性下降以及信息不对称水平升高.同时,通过对知情交易概率(PIN)...  相似文献   

14.
本文检验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融券制度所施加的股票卖空压力对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以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基于自然实验框架的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允许卖空的上市公司,其高管在职消费水平与不能卖空的上市公司相比显著降低;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股票卖空压力是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减少委托代理问题来抑制高管的在职消费。本文实证结果说明股票卖空对高管在职消费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外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贾明  阮宏飞  张喆 《管理科学》2014,27(2):118-132
基于2006年至2012年A股证券市场的澄清公告,运用内容分析法收集澄清传闻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澄清正面和负面传闻的效果以及传闻来源和澄清公告特征对其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索澄清公告的辟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正面传闻,澄清公告具有辟谣的效果;对于负面传闻,澄清公告不仅无法辟谣,反而起反作用。相对于非权威媒体发布的正面传闻而言,通过权威媒体发布的正面传闻更难以辟谣;相对于发布名义性澄清公告而言,通过发布技术性澄清公告能更有效地对正面传闻进行辟谣;但就负面传闻而言,没有得到显著的结果。研究结果为系统评价上市公司澄清公告的作用提供经验证据,并为上市公司如何发布澄清公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非对称信息下,综合非知情交易者对资产价值的预期、私人估值及资产价值波动,构造指令驱动市场价格形成的动态模型,给出非知情交易者指令提交策略的解析解,并依此描述了非知情交易者对资产价值预期的动态更新过程.研究发现:私人估值和资产价值波动通过影响非知情交易者最优策略,使得市场进入不同均衡状态;在每个均衡状态下,非知情交易者根据资产价值的预期变化更新交易策略,进而引起知情交易者策略调整,特别地,使得知情交易者被挤出市场成为可能.进一步分析表明,私人估值、资产价值波动及知情交易者比例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依赖于每个均衡中限价指令执行风险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褚剑  秦璇  方军雄 《管理世界》2019,35(1):151-166
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制度创新,旨在引入卖空机制以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但是两融的实际交易数据却显示,相较于融资交易,融券交易仅占两融交易的1%左右,由此,融资融券的这种非对称交易对资本市场会产生何种后果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资本市场的重要信息中介——分析师角度切入,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不仅没有改善分析师的预测准确度,反而导致分析师发布乐观性的盈利预测,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这种乐观偏差正是来源于火热的融资交易。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现象在牛市的外部市场态势、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利益冲突情形下更明显,而分析师的声誉能够起到缓解作用。分析师通过发布乐观性盈利预测提升了标的股票换手率,并且对标的股票发布乐观性盈利预测的分析师更可能被评为明星分析师。在卖空机制作用有限的背景下,分析师发布的乐观性盈利预测最终加剧了标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表明,融资融券制度下非对称性的融资交易促使分析师为了提高交易佣金和自身职业发展发布带有乐观偏差的盈利预测,最终反而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这对监管层在预防融资追涨炒高等投机行为的同时切实降低市场卖空摩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中国香港股票市场上的数据来实证研究卖空交易机制与市场波动性、流动性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个股票市场而言,卖空机制推出后,市场波动性加大、流动性先减弱后增强,但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证实市场波动性的增加和流动性的增强并非是由卖空交易引发的。卖空机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终的影响方向(加剧市场波动或平抑市场波动)还要取决于市场中卖空交易者的类型、操作策略及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  相似文献   

19.
承销增发新股中承销商是否存在交易操纵行为是涉及到市场信息效率的关键问题.从国内发行核准制度和无市商的电子交易机制出发,流通市场承销商与策略交易者的博弈行为研究表明,纯操作均衡是唯一的均衡,即承销商始终选择流通市场交易操纵行为,此时流通市场净指令流的信息失效,增发公告后流通市场信息缺乏效率.同时,本文也通过首日流通市场中收盘价和交易量回归,以考察承销商是否存在增发实施前的交易操纵行为.实证表明,增发首日交易量与承销商信誉无关,且难以用公开信息预测,预示承销商交易操纵行为;另外,收盘价与交易量无关,交易量没有信号效应,这与纯操纵均衡相符.本文从实证角度验证了模型结论.结论表明现行发行核准制驱使承销商操纵增发前流通市场交易价格,这要求监管当局修正或者重新设计股票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股市中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证券市场。本文通过分析2009年~2015年期间沪深两市个股的高频交易数据,考察了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对机构投资者交易参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标的股票在加入融资融券交易后,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显著上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融资融券交易能有效缓解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并加强外部治理;而由于机构投资者比散户更为关注这两个方面,因而融资融券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标的股的机构交易占比.随后区分了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并发现,融券卖空交易是更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还发现机构交易占比的上升对降低股价协同性和崩盘风险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