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许志勇  宋泽 《管理评论》2023,(9):127-141
研发投资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而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效的研发投资.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研发投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类政策激励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研发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2)税收优惠在研发投资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财政补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基于异质性考虑,从高质量发展战略前后、区域和研发强度三个视角进行分类研究发现,研发投资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前后均显著,而研发投资对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仅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后显著.研发投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税收优惠的正向调节作用在高研发强度企业和东部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显著.财政补贴的正向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显著.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研发投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提高研发效率、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彭伟  符正平 《管理科学》2015,28(3):26-37
大量研究表明联盟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提升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已有研究较少探讨联盟网络提升新创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整合社会网络理论与资源基础观,以高科技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联盟网络、资源整合以及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以期打开联盟网络作用于新创企业绩效的黑箱.利用182家中国高科技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层级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强关系联盟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占据联盟网络的中心性位置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联盟网络关系强度和中心性位置都正向影响新创企业资源整合活动;资源整合在联盟网络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就联盟网络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给出理论阐释,推动联盟网络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向过程视角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中国高科技新创企业通过实施联盟网络战略实现优异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企业广泛利用战略联盟来整合外部资源,促进新产品开发。但是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还未涉及企业如何通过管理探索性联盟与利用性联盟的关联性,更好地利用外部研发资源和临床研究及产品市场化资源,提升新产品开发效率,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探索性联盟和利用性联盟的伙伴重叠性越高,外部研发知识源与临床研究及产品市场化知识源的同一性越高,这些知识更易整合,有助于新产品开发;探索性联盟伙伴和利用性联盟伙伴的各自稳定性越高,则将提升企业与探索性联盟伙伴和利用性联盟伙伴的信任度,促进研发知识和临床研究及产品市场化知识的流入。本文基于84家全球顶尖生物医药企业1995—2018年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企业参与探索性联盟的数量正向影响其新产品开发;(2)二元联盟伙伴的重叠性正向调节探索性联盟数量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关系;(3)在探索性联盟数量与企业新产品开发之间的关系中,探索性联盟数量、二元联盟伙伴的重叠性和探索性联盟伙伴稳定性存在显著的三重交互作用,即当二元联盟伙伴的重叠性以及探索性联盟伙伴稳定性均处于高水平时,探索性联盟数量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正向作用越强。本研究的结论为企业组建二元联盟和新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了获取互补性资源,提升创新能力,运用战略联盟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战略联盟中涵盖多样性的伙伴,其管理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现实中战略联盟的高失败率充分体现了这一现象。联盟惯例是维持并协调战略联盟运行的关键因素,但已有研究对于联盟惯例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何种联系的认识是模糊的。         基于组织学习、资源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从联盟惯例的内涵出发,研究联盟惯例的行动逻辑、内隐规范和交互共识3个维度分别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突破性创新能力和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剖析联盟惯例通过组织间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以吸收能力作为情景变量时,研究联盟惯例通过组织间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构建联盟惯例、组织间学习、吸收能力与双元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64家联盟企业进行问卷调研获得研究样本,运用分层回归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揭示联盟惯例提升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联盟惯例的行动逻辑、内隐规范、交互共识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联盟惯例对渐进性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大。组织间学习在联盟惯例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有中介作用;吸收能力在行动逻辑和内隐规范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起调节作用,但对交互共识影响双元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通过构建联盟惯例对双元创新能力的作用框架,呼吁增加对战略联盟研究中非契约手段的关注,促进组织间学习和吸收能力这两种不同层面创新行为的双向理论融合,并为企业协调战略联盟内部要素间关系、提高和重塑企业创新竞争优势提供关键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专利联盟在累进创新条件下对企业研发的影响,构建一个描述企业研发强度随已产生专利数量变动的动态博弈模型.在比较无联盟和有联盟两种情况下的专利竞争模型和马尔可夫完美均衡模式的基础上,得出联盟对企业各阶段均衡研发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许可费和联盟规模对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联盟的存在解决了专利丛林问题,在联盟形成前各企业均衡投资水平逐渐提高,并在联盟形成后企业保持稳定的研发投资动机;许可费越高(低)被许可企业的均衡研发强度水平越低(高),且联盟存在一个最优许可费,使成员专利价值和研发强度达到最大化;规模较大的联盟对潜在成员的研发激励效果更持久,规模较小的联盟激励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技术应用创新赋能效应的实现方式及其资源能力边界。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直接促进了创新性产品和服务生成,同时还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产出效能;数字技术应用对不同资源条件下的企业创新活动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赋能方式存在差异。创新性产品和服务生成效应在资源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中更显著,资源条件较好的企业则更多地从研发投入产出效能提升效应中获益;两种创新赋能效应的充分实现都需以较强的组织动态能力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域创新组织知识交互的视角,以知识吸收、知识合作和知识扩散为分析变量,选取我国2001 ~ 201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区域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以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为指标的区域知识吸收以及高校、研发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区域知识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以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为指标的区域知识扩散也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负向的,这表明应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提高技术利用效率.技术市场的成交额对区域创新能力无显著影响,这说明应提高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的质量,提升技术市场服务于区域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是中小企业最为核心的要素之一,是创新的发起人和关键支持者,对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对企业家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均强调了企业家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企业家如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未能给出有力解释.本文基于创新过程,结合企业家的职能,提出企业家提升创新能力的四条路径:清晰科学的战略规划,引导创新方向;整合、配置资源,提供组织制度保障,建立创新基础;鼓励学习和知识交流,培育组织能力:构建创新型文化,提高员工创新意愿和创新积极性.本文并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省某中小企业为例,具体分析了企业家提升创新能力的四条路径在企业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30年创新:机制、能力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宏观统计数据和我国领先企业调查资料的归纳、比较,分析了我国企业的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和创新战略模式.研究发现:在20世纪末,我国企业就已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已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企业的创新战略模式从模仿创新开始,现已出现了原始创新和赶超创新;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还需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全面深化群团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新型社会治理体制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本文以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1500家上市公司工会、共青团以及妇联组织的活动为数据样本,探讨了群团改革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群团改革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提升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研发效率;具体地,群团改革改变了企业群团活动重心,业务促进类活动显著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与私营企业相比,群团改革对于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揭示了群团改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群团改革改变了企业群团组织的工作重心,优化了企业的创新网络: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员工学习能力,促进信息和知识在企业内的传播;另一方面耦合异质性资源和技术,使企业获得更多外部网络中的新思维。本研究检验了群团改革在企业中的实践效果,为未来群团政策的调整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方面,研发团队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单位,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如何有效管理研发团队以促进创新,在现实中又面临严峻挑战.基于团队心理安全和学习行为整合视角,以151个研发团队585个研发成员为样本,实证研究研发团队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团队3维社会资本(结构、认知和关系)对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团队学习行为部分中介团队心理安全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团队心理安全部分中介团队社会资本与学习行为的关系;团队心理安全和学习行为分别部分中介团队结构资本、认知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完全中介团队关系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企业外部技术获取的实物期权模型,并分析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时机的决策机制,且提出研究假设,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外部技术获取的最优时机,由外部技术的比重、外部技术与自主研发创新收益的比值、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所决定。当外部技术获取与自主研发的创新收益之比较低时,或者外部技术的比重较低时,抑或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都应该选择推迟外部技术获取。(2)在专利转让模式的外部技术获取中,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外部技术获得专利授权之前实施获取,可以更好地促进后续创新;而创新能力弱的企业在外部技术获得专利授权之后实施获取,则可以对其后续创新绩效产生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楠  苏杰  黄静 《管理学报》2017,(8):1199-1207
结合高阶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一个权变的观点,即外部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受企业CEO权力水平和企业自身资源禀赋的影响,并选取2010~2013年创业板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政府资助对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对于高权力CEO的企业,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对于拥有较高资源禀赋的企业,政府资助对其创新研发投入有更强的促进作用;CEO的组织权力、专家权力和所有制权力均对政府资助与研发投入两者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声望权力不具有调节作用;对于CEO权力水平高或者资源禀赋高的创业板企业,政府资助更有利于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建议政府资助政策可以适当向这类企业倾斜。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基础上,以浙江省纺织业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全面创新能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表明,中小企业实施全面创新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但不同维度的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于纺织业中小企业而言,战略能力与技术能力是当前实现全面创新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地商会的商道文化与社会网络双重属性,实证检验了企业加入异地商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加入异地商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代理成本在企业加入异地商会与企业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存在“异地商会—社会资本—代理成本—企业创新”这一链式中介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的异地商会数量越多,企业加入异地商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国有企业加入异地商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非国有企业加入异地商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企业加入异地商会对其发明创新和非发明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华  顾新  王涛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263-274
创新联盟是开放式创新的实践基础,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缔结创新联盟是组织面对的重要决策问题。本文以组织间知识转移为线索,考虑一个由知识源、知识转化中介与信息服务机构组成的知识链,以知识产权交易为合作机制设计序贯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的联盟策略对组织的知识创造与创新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缔结创新联盟能够产生双赢效应,即同时提高联盟内部成员与非联盟成员的知识创造及创新收益;知识链在集中决策时的整体创新收益与知识创造均高于分散决策;由知识源与信息服务机构组建创新联盟是分散决策下知识链的最优联盟策略。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开放式创新的知识转移对组织联盟策略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并购交易中的业绩对赌条款对并购后目标公司技术创新和发明者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未签订对赌条款的目标公司,签订业绩对赌条款的目标公司在被并购后,其创新数量和质量均发生显著的降低,这一效应随着业绩对赌所施加的业绩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研究业绩对赌抑制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后发现,并购业绩对赌导致目标公司削减研发投入,并致使发明者离职人数增加和新聘人数减少,这些都削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别于以往研究普遍强调业绩对赌契约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和对业绩的提升作用,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对赌契约的弊端,从而为并购双方设计更为合理的契约条款提供决策借鉴,也为监管部门通过加强并购市场监管推动企业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政产学协同形成机理,从技术转移视角,以中国大学和企业的2007~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据,使用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相关性测算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市场因素和空间特征对大学知识创新及溢出的影响。研究显示,大学研发投入和市场因素对大学知识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学研发投入的企业密度、专利转让密度和技术市场强度对大学专利申请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纯知识生产的促进;教研水平发达地区和中等地区的大学分别在大学专利申请数和纯知识生产方面具有更高效率;东部地区大学在知识创新产出中具有更高效率;大学知识创新产出和区域、企业创新和存在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长三角地区指标的局部空间相关性最为明显。据此,提出以市场化为导向、进行三方协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万众创新盛行、政府补贴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对政府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通过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的政府补贴附注明细中区分出研发补贴,再分别以研发投入、专利申请、营业毛利率衡量研发补贴绩效,本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研发补贴均与企业创新和绩效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能够对政府研发补贴绩效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产权、制度、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因素均会影响内部控制与研发补贴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有关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有助于澄清政府补贴与创新政策的争议,丰富了学术界关于内部控制、政府补贴与创新关系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化中国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98-2003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一个面板数据(Panel Dara)样本,研究了技术引进与R&D之间的关联机制.从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所有制类型两个层面考察,实证结果都显示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明显更倾向于引进技术;反之,企业的技术引进行为对其R&D投入规模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引进与研发活动之间有良性互动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外资企业和非国有其它内资企业中,技术引进与R&D的结合提高了企业的TFP水平,不过促进作用不是很大.国有企业中,技术引进与R&D没有表现出类似的互补关系.在港澳台资企业中,两者结合的技术提升效应不是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