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0月美联储实行的第二轮量化货币宽松政策,我国央行的持续加息以及人民币升值速度的进一步加快都使得我国热钱流入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政府期望在十三五期间能实现资本账户下人民币的完全兑换,而热钱的大量流入将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绊脚石,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热钱流入的监管及防范,以保证我国金融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货币政策理论出发,构建以稳定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多目标”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并采用1998年1月至2019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开放经济下的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货币供应冲击、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时变与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阶段,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时变特征。(2)等间隔脉冲响应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短期影响效应要高于中长期,而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却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扩散性,且价格型规则更有利于熨平外部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3)时点脉冲响应表明,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弱于货币供应冲击,且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回到稳态均衡的速度更快。总体来看,在调节国际资本流动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效果上,价格型规则优于数量型规则,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选择应逐步从数量型规则向价格型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出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为何要追加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项政策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又会给全球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外汇市场压力和货币市场压力的传导机制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人民币升贬值不同状态下中国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市场压力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影响关系,采用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MS-VAR)对2005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进行区制识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外汇市场压力(EMP)与货币市场压力(MMP)在不同区制以及区制转移过程中的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MSMH(3)-VAR(2)模型识别出适度升值、较强升值和较强贬值三种区制状态;当EMP从较强贬值或较强升值压力区制向适度升值压力区制转移时,MMP均得到了缓解;在较强贬值和较强升值压力区制下,央行干预强化了EMP对MMP的正向冲击作用,特别是在贬值时期EMP对MMP的正向冲击效应显著增强;在三种区制下,MMP对EMP均产生了负向冲击作用。由此可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是要缓解外汇市场压力,短期内避免人民币处于较强贬值状态,长期内引导人民币向适度升值状态转移,并逐步减少央行的干预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两个方面解释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如何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得出单纯依靠人民币升值或建立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利率政策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得以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许多国家都是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开放经济条件下,无论实行什么样的汇率制,汇率与利率都存在紧密的联系。由于利率影响外汇市场上的货币供求,利率会进而影响汇率。当两个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利率水平有差别,货币资本就会从利率水平偏低的国家流向利率水平偏高的国家。当利率引起大量资本在国际之间的转移,外国资本流入的国家,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升值;本国资本流出的国家,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汇率波动,则有可能影响经济。  相似文献   

7.
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GC-MSV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本自由流动、信息充分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之间受相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会表现出协同变化的特征,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一直是经济金融界研究的热点。随机波动模型是随机微分方程的离散化表示形式,其通过一个不可观测的随机过程来描述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特征,更适合于金融领域的实际研究。本文引入GC-MSV模型对我国汇改后汇市与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汇市与股市间存在负相关的动态价格溢出效应;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阶段和持续震荡阶段均存在不对称的波动溢出效应,且随时间推移波动溢出效应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2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2003年第四季度例会传出的信号,在人民币是否会升值这个问题上给了外界丰富的想象空间。此次例会在强调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是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首次使用这样的提法。于是外界普遍猜测,这是人民币有可能在今年温和升值的信号。  不过,笔者认为,在不远的未来,人民币面对的可能不是升值的压力,而是贬值的威胁。从对外部门看,我国的人民币存在升值的压力。这主要表现在我国拥有较多的外汇储备。但从现实情况看,对内部门的贬值压…  相似文献   

9.
苗文龙 《管理评论》2021,33(12):115-127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财富异质性的家庭部门和创新异质性的企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得出:宽松货币政策冲击房产资本及金融资本的价格和收益率上升,冲击生产资本的收益率降低,资金多流向传统企业用于房产和金融资产投资,对生产性投资和创新投资形成一定的挤出效应.高收入家庭的资产配置需求为宽松货币政策下的房产和金融资产提供了有力的需求支撑.在此过程中,部分应当被市场淘汰的传统企业未能被市场及时清算、创新企业未能得到宽松的资金支持,从而延缓了创新企业的发展速度、延长了经济低迷时间.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这一效应仍不会改善.  相似文献   

10.
李欣 《管理科学文摘》2010,(34):188-189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继2009年3月,美联储1.7万亿美元注入流动性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美国这一政策将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就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其中国经济能更健康高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政策: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趋势 ,从1994年汇率并轨时即确立 ,只不过由于连续15年贬值造成的思维定势 ,国内出口利益集团的利益动机 ,国际金融风暴造成的贬值预期和新自由主义教条以为外汇管制必然造成汇率高估等原因 ,使人们不敢相信而已。今后数年人民币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国家可以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放松外汇管制、调整国内经济政策 ,一方面消化升值压力 ,一方面逐步实现“浮动升值”。本文通过历史和理论分析 ,论证了人民币升值期的根据和影响 ,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以汇率为中心调整国内外经济不平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与经常账户失衡的双向互动影响。结果表明:1)人民币计价份额、进口结算份额的提升会降低经常账户顺差,而人民币出口结算份额上升将扩大经常账户顺差,整体上人民币计价职能的影响大于结算职能的综合影响;反过来,经常账户顺差扩大抑制人民币进出口结算和计价份额的提升,即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2)人民币国际化与经常账户失衡之间的双向影响存在较强的时变特征;3)经常账户失衡与人民币不同货币职能之间的影响趋势及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经常账户由“顺”转“逆”或“顺逆交替”将成为常态,未来经常账户逆差与资本金融账户顺差模式可能成为人民币深度国际化后的货币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但是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的经济制裁,并且伴随着国际油价的暴跌以及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卢布大幅度贬值。该互换协议除了带来了机遇,一部分人也认为该互换协议也给中国带来了挑战,即卢布暴跌对中国此前与俄罗斯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来说就是意味着贬值,中国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是中俄本币互换协议真的因为卢布大幅度贬值给中国带来上述损失吗?本文将要对该协议对中国带来的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以来,安倍晋三接棒日本历任首相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扩大规模以期对抗通货紧缩。中日经贸关系在我国的对外经贸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保证我国对日的经贸安全就必须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及影响程度。论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中日贸易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前后的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和世界经济环境作为解释变量,并将中日政治关系作为虚拟变量使模型更符合实际,来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具体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自1994年以来,中日贸易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但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单纯的经济政策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中日贸易的主题仍会是在摩擦与合作中增长。  相似文献   

15.
陈博 《经营管理者》2014,(30):146-147
今年以来,美国已数次缩减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美联储的计划,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最早将于2014年10月执行。这一起始于2008年的政策即将终结,对世界新兴经济体、欧盟和我国的经济将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全球经济将走向一个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未名 《领导文萃》2014,(8):33-36
<正>2013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热点此起彼伏。201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渐变的趋势,差异性和分化性的色彩进一步加重。悬念一:退出量化宽松,会否引发金融动荡对于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来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可能引发的负面冲击不可小觑。如果美国经济复苏保持当前势头,美联储2014年将不断扩大削减购债规模,这可能导致全球热钱大举回流美国。2014年新兴市场会否爆发新一轮金融动荡,将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0.52%。2012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贬值1.41%,实际有效汇率贬值0.99%。期间央行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增强人民币波动的弹性,决定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汇率弹性的增大,增强了汇率对市场作用的敏感度,通过双边波动效果的增强以应对单边波动可能产生的套利风险。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越来越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得到了改善。本文通过以Girton-Roper模型为基础引入虚拟变量D对2001年1月至2012年11月数据进行回归后发现政策改变后模型中影响因素的作用改变,再分别对2001年1月至2005年7月以及2005年8月至2012年11月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改革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国际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其不再受国际物价水平的影响,而且与国内市场利率产生了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足以说明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后,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8.
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研究信息沟通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股票市场效应,对于理解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种沟通方式中,尤以央行行长的口头沟通最为及时和权威,本文通过有监督的词典分析方法,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2003年1月—2019年2月间所有口头沟通事件进行量化,进而考察央行行长信息沟通的股票市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央行行长信息沟通的股票市场效应主要体现在影响日内价格波动和收益率波动,并且这种波动效应存在多个层面的异质性:从沟通内容看,相比经济形势沟通,货币政策沟通对股票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从沟通方向看,相比宽松倾向沟通,货币政策的紧缩倾向沟通引起了更大的波动;从时效性和针对性来看,央行沟通具备预期管理功能,但仍存在明显的改进空间,特别是沟通当天反而加剧了股票价格的震荡,并且影响力度小于实际干预.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使我国的经济也收到了牵连,但这并没有抑制住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人民币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升值压力。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等因素,完全依靠市场来自动平衡汇率水平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是同时,过于单一或者是只在短期内有效的市场干预也会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本文就结合我国外汇储备和汇率的问题,试着讨论一下合理运用部分外汇储备来建立外汇平准基金,从而缓解人民币汇率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锐 《决策与信息》2007,(11):52-55
相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而言,美元已经发生了持续且较大幅度的贬值,并且伴随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称美联储)启动新一轮宽松性货币政策以及未来加息预期的增强,美元下降的趋势还将延续。作为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品与服务计价的核心货币,美元的弱化走势不仅引起了欧洲及亚洲国家的普遍担忧,而且也诱导出人们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作出种种猜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