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博弈论方法构建竞争企业两周期动态定价模型,研究基于战略顾客行为的质量差异化产品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基于行为的定价(behavior-based pricing,BBP)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企业相对生产效率和决策顺序是影响BBP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2)当竞争企业相对生产效率差异较大时,BBP策略保护弱势企业利润并且损害强势企业利润,从而加剧行业竞争;3)拥有信息优势的企业单独采用BBP策略时,不仅自身利润降低,也会损害竞争对手利润,从而导致“损人不利己”的双输局面,这与直觉相悖.最后,选择实际企业数据对本文的模型和结论进行说明验证.  相似文献   

2.
服务差异化的电商平台利用基于行为的定价(BBP)与竞争平台争夺顾客资源,但这种外部价格竞争策略冲击了平台与合作商的内部关系。针对“自营”和“佣金”两种模式的平台,分别构建两周期动态定价博弈模型,探究BBP对平台外部竞争和内部合作的交互作用,分析平台的最优BBP策略以及与合作商签订的最优契约模式。阐述了平台分别以利润、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渗透率为决策目标时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契约选择方案,进一步发现了平台具有向其合作商共享顾客信息的动机,分析了合作商向新(或老)顾客提供优惠策略及依据,最后研究了强势平台合作商的最优契约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考虑消费者存在公平偏好且两个制造商分别通过各自的零售商销售相似产品的竞争供应链,并构建三种情形下的博弈论模型,研究了不同的供应链成员采用基于消费者历史购买行为的歧视定价(BBP)策略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采用BBP策略相比,1)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降低制造商利润,但是当消费者公平偏好较大时,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增加零售商利润;2)当制造商和零售商均采用BBP策略会同时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3)仅零售商使用BBP策略会减小消费者剩余,然而制造商和零售商均使用BBP策略会增加消费者剩余;4)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降低社会福利,当制造商也采用BBP策略会进一步降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4.
由于质量控制不当和库存过多导致的浪费是企业管理易腐食品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当前食品浪费严重的问题,建立考虑变质率的动态定价模型,研究捐赠行为下单一定价、两次定价与多级折扣定价三种定价策略对食品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发现捐赠行为能够提升企业利润且在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下效果更为显著,但当折扣次数较少时,单一定价策略对考虑捐赠的企业而言更优;食品最初质量、变质率、打折时间点、捐赠时间点、税收返回比率均是影响企业定价决策的重要因素;若质量差异越大,企业在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下的利润会减少,而考虑捐赠行为会使得企业利润呈上升趋势;在变质率越高时,考虑捐赠的单一定价策略会降低企业的利润,但对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下的利润影响不大;当折扣时间越接近于捐赠时间点时,基于捐赠行为的多级折扣定价策略会更优;当捐赠时间点越接近于保质期时,考虑捐赠的价格策略会优于不考虑捐赠时的价格策略。此外,研究还表明增加税收返回比率对考虑捐赠下的定价策略不一定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竞争的激烈化,顾客对于等待时间越来越敏感,产品对于他的效用不仅与价格有关,而且也与获得该产品的等待时间相关.考虑了等待敏感型顾客的选择行为,针对一个生产与需求过程都存在随机性的企业,研究了差异定价及相应的库存策略.当企业持有库存时,顾客不需要等待;而当企业发生缺货时,如果顾客购买,就需要等待企业生产;企业需针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差异定价.然而差异定价策略可能导致顾客采取投机的行为.文章首先推导了不存在投机行为时企业的最优策略,分析了企业实行差异定价策略的条件;进一步,还给出了防止投机行为的条件,以及存在投机行为时企业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改进的Hotelling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双垄断港口企业的定价模型,研究了仅一个港口企业采用差别定价时双垄断港口企业的均衡价格、需求和利润,进而与双垄断港口企业均采用单一定价的均衡价格、需求和利润进行对比,最后用实例说明了港口企业采用差别定价策略的动机.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当两个港口企业的服务水平相同时,采用差别定价的港口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因而另一个港口企业就有动机采用该定价方法;当两个港口企业的服务水平不同时,港口的位置、服务水平、内陆运费率等因素会影响港口企业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7.
水平差异产品的内生定价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一个存在定价策略选择下的三阶段Hotelling双头垄断模型,其中厂商可以选择采用单一定价策略或者歧视定价策略。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表明厂商或者同时采用单一定价策略,或者同时采用歧视一价策略。当歧视定价的边际成本相对单一定价的边际成本不太高,或者消费乾注重产品特性差异时,厂商会同时选择歧视定价策略,尽管单一定价下厂商的利润要明显高于歧视定价下的利润;当歧视定价的边际成本相对较高或者消费者不太注重产品特性差异时,单一定价将成为厂商的最优选择。最后本文从社会最优的角度分析比较了两种这价策略下的社会净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产能约束下的双渠道供应链,考虑实际中常用的直销优先分配产能的策略,基于Stackelberg博弈研究制造商(领导者)和零售商(追随者)的定价决策,刻画均衡解并深入分析直销优先策略下产能约束对双渠道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产能水平下,制造商对两个渠道的依赖程度会发生变化。当产能短缺时,其利润主要源于直销渠道;而当产能相对充足时,其愿意分享更多的产能以换取零售渠道上的批发利润,且此时增大产能可能会损害制造商的利益。对零售商而言,当产能短缺时,其采用高溢价来弥补获得较少产能的劣势;当产能相对充足时,其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当产能过剩时,双方的利润不再受产能的影响,且产能过剩对双方而言不一定是最好的情况。研究结论为制造商的定价与在双渠道中的产能分配策略选择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消费者双通道心理账户及参照依赖行为对企业长期利润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在一般支付、提前支付及延迟支付方案下的动态定价问题。采用了离散时间动态规划分析思路,讨论了两周期模型在不同支付方案下最优价格、最优利润的关系,进一步将动态定价行为扩展到了无限期的情形,分析了在各种支付方案下的稳态价格,结果表明当需求函数是线性时,提前支付与延迟支付下的稳态价格要大于一般支付下的稳态价格;当初始参考价格较高(较低)时,最优价格策略类似于撇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最后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双通道心理账户各参数对不同支付方案长期总利润的影响,并总结了厂商如何选择最优支付方案以获取更高利润的建议。该思路对基于行为的动态定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习惯性将影响其复购选择,而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历史消费行为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研究企业是否存在歧视行为及消费者的产品习惯程度对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利用博弈方法得到了不同情境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策略。研究表明:(1)消费者对产品的习惯程度不仅能够影响消费者行为,也能影响企业定价策略;(2)转移成本加大了企业对消费者的歧视程度;(3)企业倾向于采取歧视定价策略即给新客户提供价格优惠而给老客户收取高价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4)企业第一阶段的市场份额不能影响第二阶段定价,但能够影响企业两阶段利润。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产品的特性,重复消费同一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本文通过构建两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滞留成本对企业折扣券定价行为的影响,并与其他定价策略的市场绩效进行了比较。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会通过折扣券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消费者制定高价格;(2)在均衡中,随着滞留成本的提升,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降低,企业利润上升;(3)与其他定价机制相比较,折扣券定价策略下的社会总福利较低,政策制定者应当限制此类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沿用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设定,将行为金融领域中离散时间框架下的情绪资产定价模型拓展到连续时间框架下,把异质性纳入Lucas纯交换经济体,构建了一个含有异质性投资者的动态情绪资产定价模型,并使用中央计划者问题求解出异质均衡.通过加入投资者情绪因子,本文得到情绪投资者的主观股利增长率,并将其用于动态异质情绪资产定价模型的框架中,以此刻画理性投资者和情绪投资者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是影响收益的重要因子.数值算例与敏感性分析表明投资者关于股利信息的错误预期将会导致横截面股价漂移率增大.  相似文献   

13.
成套产品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出成套产品定价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个简单的算例来说明成套产品定价方法的思想,给出了纯成套产品定价方法的总收益大于产品单卖时的总收益的条件,并给出了混合成套产品定价时最优成套出售的套数k#存在的区间。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关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多在单期博弈模型中展开,并未在多期的情况下考虑平台的动态定价问题.显然,这与两边用户总是在平台中展开多次交易,平台总是面临动态定价的客观现实相违背.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寡头两期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引入用户满意度,研究了双边平台在不同定价策略(统一定价策略和歧视定价策略)和不同战略(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情形下的最优定价,比较了策略间和战略间的差异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 第一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并不能保证平台在第二期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也不能保证获得较高重复购买率;歧视定价策略比统一定价策略更有利于平台获得较高利润,而不利于两边用户效用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歧视定价策略,歧视定价策略)是帕累托上策均衡解;两期社会福利总水平仅仅与平台的定价策略有关,而与平台的战略无关.  相似文献   

15.
何朝林  王鹏  刘梦 《管理科学》2020,23(3):116-126
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中引入等级参数测度金融市场上的奈特不确定性程度,提出奈特不确定性下欧式期权定价的新模型.设置可行控制集合定义等级参数为奈特不确定性测度,借助可行域上的容度获得奈特不确定性对偶测度,基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构建欧式看涨看跌期权的定价区间;运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获得定价区间的表达式;最后,基于2015年2月9日上市的上证50ETF期权的日收益数据为样本予以实证,并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特征对比.结果表明,奈特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欧式期权均衡价格不再是某一确定值,而是某一定价区间;期权标的资产当前价格越大,定价区间越大;期权到期时间越长,定价区间越大;定价区间随着奈特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强而不断变大.研究指出奈特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降低了市场流动性,内生解释了“非市场参与”之谜,外生说明了“有限市场参与”特征,为投资者决策提出建议和金融市场监管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企业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胥莉  陈宏民 《管理科学》2006,9(6):23-3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经济中普遍采用的单一定价策略采用者正在逐渐减少,尤其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更多地采用歧视定价策略.针对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业中双寡头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选择行为,将传统Hotelling模型中外生的定价策略作为内生变量,分析了厂商对单一定价和歧视定价的战略选择.模型的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表明:当网络效应不存在时,厂商或者同时采用单一定价,或者同时采用歧视定价;当网络效应存在时,由于网络效应的影响,厂商选择歧视定价的均衡条件放宽,导致厂商采用歧视定价比单一定价更具有成本优势,从而增强了厂商选择歧视定价的趋向.另一方面,若消费者对产品特征的敏感程度加强,也促使厂商选择歧视定价.  相似文献   

17.
We address the problem of an express package delivery company in structuring a long‐term customer contract whose terms may include prices that differ by day‐of‐week and by speed‐of‐service. The company traditionally offered speed‐of‐service pricing to its customers, but without day‐of‐week differentiation, resulting in customer demands with considerable day‐of‐week seasonality. The package delivery company hoped that using day‐of‐week and speed‐of‐service price differentiation for contract customers would induce these customers to adjust their demands to become counter‐cyclical to the non‐contract demand. Although this usually cannot be achieved by pricing alone, we devise an approach that utilizes day‐of‐week and speed‐of‐service pricing as an element of a Pareto‐improving contract. The contract provides the lowest‐cost arrangement for the package delivery company while ensuring that the customer is at least as well off as he would have been under the existing pricing structure. The contract pricing smoothes the package delivery company's demand and reduces peak requirements for transport capacity. The latter helps to decrease capital costs, which may allow a further price reduction for the customer. We formulate the pricing problem as a biconvex optimization model, and present a methodology for designing the contract and numerical examples that illustrate the achievable savings.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企业集团转移定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集团的转移定价决策问题,提出了歧视转移定价法。即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当上游子企业对中间产品具有完全垄断能力时,企业集团将转移定价决策权下放给上游子企业,上游子企业根据内外部市场需求的差异,采用差别定价策略。通过与市场基础转移定价和边际成本转移定价相比较,得出歧视转移定价可以增加企业集团的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19.
The increasing pervasiveness of social networks allows users to share purchase behaviors with their online friend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optimal pricing strategies of a monopolistic firm using an analytical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behavioral observational learning in social networks. We show that a seller could potentially control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future customers and induce behavioral observational learning, using an information‐revealing pricing strategy.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offering introductory discounts is not alway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boost purchases in social networks. It could prevent the behavioral 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at would increase future customers' willingness to pay.  相似文献   

20.
增长性市场条件下垄断定价的实物期权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研究垄断厂商定价的文献忽视了垄断厂商拥有的调整价格的权利. 事实上,这种调 价的权利等价于厂商拥有的一个实物期权. 基于此,应用实物期权的方法确定了增长性市场条 件下调价权利(调价期权) 的价值,进而研究了垄断厂商的定价行为,给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 条件. 结果表明,在增长性市场中,需求状况的好坏决定了垄断厂商的定价决策是否考虑调价 期权. 并且,当垄断厂商定价考虑其拥有的调价期权的价值时,除一些特殊情形外,边际收益等 于边际成本,不再适用垄断厂商的定价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