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一二·一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三次学生运动中,可以看出现代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不断追求进步的历史轨迹。周恩来在延安青年纪念“一二·九运动”十周年的大会上说,“五四运动未完成的任务,由一二·九青年运动继承起来,一二·九未完成的任务,由今天的青年运动(即一二·一运动——引者)继承起来。”三次学生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不同,但  相似文献   

2.
朱穆之同志在1935年爆发“一二·九运动”时,是北京大学学生会三总务之一(相当于主席)、北大学生游行队伍的总领队。游行中,他为抢夺警察的水龙头而头部被击伤(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品中有他抢水龙头的照片)。从“一二·九运动”60周年到70周年,朱穆之同志4次应邀参加北大学生的纪念活动并讲话(第4次因病未到会,提供了讲话稿)。这里是他4次讲话内容的综合摘要。  相似文献   

3.
彭涛同志是“一二·九”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但他在“一二·九”运动中的活动,甚少为世人所知,即使在正式的历史记载中,也很少提到。最近,我受有关方面的委托,在收集彭涛同志的生平事迹时,访问了姚依林、孙敬文、郭明秋等同志。在访问过程中,不仅了解到彭涛同志的事迹,而且收集到一些有关“一二·九”运动的历史事实。其中,有不少是过去有关“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记述中没有的,有的则订正了过  相似文献   

4.
<正> 今年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五十周年纪念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总结一下“一二·九”运动的历史经验,对于广大青年学生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与广大工农群众一起,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献身,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五十年前的“一二·九”运动给我们留下了那些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与今天的形势和任务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在社会心理方面,对“一二·九”运动进行初步探索。社会控制与心理选择“一二·九”运动的发生是否存在着内在的机制?这在当时,人们的回答就不尽一样。宋哲元在北平“一二·九”大示威后第八天发表的《告学生书》中断言:“大多数纯洁学生,皆受共党分子所欺骗煽动”,因而劝告学生“以理智的辨别,避免浅薄的盲从。”翌年二月发表的《国民党中央告国人书》也说这是中共与社会民主党利用“民众之热情,乘机煽惑”的后果。但也有一些公允人士敢于直言反驳:“我们试想,假使  相似文献   

6.
胜利长征,千古无双,笑咏雪飘。望长城内外,蜂拥抗战;运筹窑洞,左卷能操。①赴会山城,胸怀成竹,岂独夫能与比高。②挥洒下,把风流数遍,还数今朝。世途向有波涛,鸣鸦噪蝉今又鼓潮。看卖身文痞,摇唇弄舌;擅权学阀,蛮横喧嚣。可鄙之徒,辞穷理屈,耍鬼招中伤造谣。焉能阻,绝唱千秋颂,无产英豪。①《沁园春·雪》毛泽东同志是在1936年2月填的。时在“九·一八”事变以后,“七·七”以前。广大人民纷纷要求抗日。1935年发生了“一二·九”运动。也就在此时,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重要讲话,为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②1945年8…  相似文献   

7.
一、“一二·九”运动是党领导的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华北的侵略。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的政策,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了反动军警的阻挠,举行了抗日救国大示威,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大举进攻。在国民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独占殖民地,日本资本进一步垄断了东北经济。而此时日本在东北的投资,主要是依靠满铁来完成。1906年满铁建立时资本为2亿,到1933年满铁资本已达8亿元,1940年又增到14亿元。据统计,1937年以前满铁在日本对东北的投资总额中,1932年占67%,1933年占54%,1934年占61%,1935年占65%,1936年占51%,1937年占46%。从1931年“九·一八”后至旧37年末,满铁投资新设的公司多达32个,其中除两个在日本,一个在朝鲜外,其余的全部设在东北。对这些公司,满铁实际缴纳的股金是113,234,270元,而这些公司的实收资本总额是273,420,000元。这也就是说,从31年到37年这一时期,日本对东北的资本输出一半以上是通过满铁进行的。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华,与这相适应开始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掠夺,并实施了产业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立了“满业”。日本财阀资本开始更大规模地侵入东北,满铁地位发生了变化,已逐步失去了绝对垄断的地位。随着满业的成立,许多特殊会社和准特殊会社移交给满业管理。财阀资本直接对东北的资本侵略,也走上了正规化。例如1932至1935年满铁的关系会社货币投资累计额为2413万日元,而财阀资本的投资累计额仅为377万日元。但到1936年,  相似文献   

9.
梓骅 《新天地》2011,(12):21
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之前,日本人组织流氓地痞在北平游行请愿,为"华北自治"创造舆论氛围,而宋哲元态度暧昧,对中央政府阳奉阴违,对日本人若即若离。这年6月,蒋介石政权同日本签订卖国的"何梅协定",日本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就攫取了华北五省。这激怒了  相似文献   

10.
宋哲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而“一二·九”运动是其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宋哲元与爱国学生之间,由尖锐对立到矛盾渐趋缓和再到双方联络联合成统一战线,团结一致,共同抗日。透过宋哲元与爱国学生之间关系的变化,可以窥见宋哲元的的政治走向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全国抗日形势的高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东北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据1948年的资料记载,东北的煤矿埋藏量为160亿吨。煤矿资源遍布东北各地,从东北北部的札赉诺尔、鹤岗,到东北南部的抚顺、本溪、阜新、北票都有重要的煤矿。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开发的历史也很悠久。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的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抚顺地区已开始用煤炭作燃料。到了辽代,抚顺的煤炭已被用来烧制陶器和铸造货币。古代的士法采煤业一直沿续到明清时代。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煤炭资源的掠夺开始于1904年的日俄战争,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止,掠夺时间长达四十年之久。其间大体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05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这一阶段掠夺范围主要是在东北南部;第二阶段是从“九·一八”事变后到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这一阶段掠夺范围扩大到整个东北。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五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青年学生爱国运动,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一二·九”青年之所以能够在抗日救亡中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并在斗争中把自己改造和锻炼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从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中,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反动派以极其残酷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杀戮了几十万共产党员和青年学生,摧残了几百万工农群众。两个围剿,导致了红军北上抗日和1935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在山东省范围内,从1929年2月至1933年7月,在四年半的时间里,先后被捕或被迫调走的中共山东党的负责人有十位,党组织遭到了十次大的破坏。其中有的负责人任职不到三个月即被捕。“在1933年以后,又由于城市工作的更大破坏,临时中央也离开了城市而迁入了乡村根据地。实行了一个转变。”在鲁西北(邻近冀豫两省的边区平原),除了192∞  相似文献   

14.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和1937年7月7日,发动了旨在侵略中国本土的军事事变,这是世界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两起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粗暴地挑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太平洋战场的帷幕,“七·七”事变则宣告了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这两个事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采取了完全不同或不尽相同的立场,现作一比较。 “九·一八”事变前,驻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毫无准备;事变后,蒋介石对日军的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不断加深,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又把侵略势力深入到华北广大地区。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国民党南京政府一味与日妥协的政策开始有了转变,并进行了一定的抗日准备。南京政府的抗日准备很不充分,但它却是国民党集团被迫转向抗日的重要行动标志。本文试就此专题作一些初步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东北大地就燃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烽火。因此说,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期战争中爆发最早、结束最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到1945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的最后投降这八  相似文献   

17.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距今已 70年。“九·一八”事变之后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了一系列滔天罪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及军国主义分子极力掩盖战争罪行、推卸战争责任。然而 ,事实胜于雄辩 ,日本帝国主义对松花江水系水电资源的开发是其侵华历史的铁证  相似文献   

18.
日德军事同盟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定的国际形势下,由日本和德国共同缔结的联合征服世界的军事同盟。此同盟从酝酿到最后缔结历时四年之久,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由于各阶段两国所处的国际形势和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因而日德两国缔结军事同盟的动机也相应有所变化。1 日德军事同盟缔结交涉的第一阶段,在日本通常称其为“加强反共协定交涉”阶段,时间大体上是从1938年7月到1939年8月。这一时期日德法西斯缔结军事同盟的动机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要迅速摆脱在中国的困境,尽快结束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并没有停止侵华的大方针,而是继续遵循这一方针不断扩大侵华规模,把侵略势力由中国东北扩大到中国华北。1935年日本在中国华北制造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冀东政务委员会”,大搞华北自治活动,企图在中国华北建立第二个“满洲国”。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国防战略即为“抗日国防战略”,暗中准备抗日部署,1935年到1937年中国政府以我国的地域条件做基础,估计到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决定以持久战赢得胜利,所以,中国之国防态势明确地按照国防战略计划确立为以武汉为中心经营长江流域国防设施,建立自西向东的梯次防御体系.“七·七”事变后,凇沪战场的开辟是国民政府以西南为抗战基地实施持久抗战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结果上看,这一应战方略实现了国民政府的预期目标,与此前的战略思想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20.
一二、三○事件是日本侵略者对东北青年地下抗日组织的破坏事件。事件虽然发生在1941年,而实际时间跨度是从九·一八前到八·五后;说是东北青年而地区范围又不限于东北。郑新衡(李季若)是当时青年抗日地下组织负责人之一,因此,这是一部由当事人撰写史实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严谨的科学态度,历经十余年艰苦努力,完成这部专著,因此具有感性再现和理性思考的特点。读了这部书,使人产生一种一书拨尘封的感觉。拨尘封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就陷入血雨腥风之中,在东北义勇军、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失败后,受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