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主体的维度上 ,自由的形上意义具体表现为“我” (行为者 )的整体性或具体性 ,后者既在于人的个体之维与社会之维的互融 ,也展开为精神世界及其活动的多方面统一。基于主体存在的具体性 ,自由不再仅仅呈现为意志的品格 ,而是以作为整体的“我”为其动因。以主体为行为之因 ,自由与时间、行为的自由性质与因果性获得了内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媒介在主体构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字媒介建构了自由交往的主体。数字艺术以数字媒介为载体,其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与基于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艺术形式迥然不同。但数字艺术审美主体的自由是以数字符号的非物质性为前提的,数字符号的非物质性既是构成数字艺术审美主体自由的契机也是其陷阱。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实践的高度论述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人的自觉活动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活动着的主体实际上受到诸多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庄子与萨特自由观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和萨特都将自由作为自己探讨的核心问题。他们都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带有主观主义色彩。庄子立足的是现实的种种困境,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为最高境界,一切顺其自然,孤芳自赏。萨特则关注人的自由本质,倡导自由选择,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5.
从互联网络与网络主体的关系看网络主体的理性和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络与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相比有不同的技术特点;互联网络已对现实社会中人们新思想的产生、创造精神的发挥和自由人生的实现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我们不应只致力于网络信息的自律和他律工作,而也应引导人们在网络实践过程中培养其网络理性,在技术善用的基础上重塑其作为网络主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为本"是区别于"以计划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教育观念和管理制度,它最本质的内容是学习自由.学习自由包括自由选择学习的专业和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只有自由地选择学习的专业,才能调动起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才能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和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是大学发展史上永恒的主题,学术自由是来自于学术进步的需要,也是发挥学术社会功能的重要条件.大学教师是大学这个社团的中坚和"主体",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决定性力量,但在官本位至上,学术至上的原则几近被颠覆的现实之中,教师在学校里成了地位和作用最暧昧、最尴尬的一群.只有切实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大学才能体现出其不同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精神价值.以学术为本应是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流动商贩,关于流动商贩的法律地位问题有很多人都进行过研究,各个学者的意见不是很统一,笔者试图通过独特的视角来分析我国的自由流动商贩的法律地位的问题,希望通过文章中对自由商贩的法律地位的问题的研究来唤起人们对我国自由流动商贩的重新的认识.希望可以促使政府以及公权力机关对自由流动商贩的保护与重视赋予我国自由流动商贩应有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9.
法学界对于我国《合同法》第 4条确立的“合同自愿”原则 ,一直有较多的争论。本文就《合同法》中“合同自愿”原则与“合同自由”原则争论的缘起及“合同自愿”原则的过渡性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未来中国的《合同法》(或《民法典》)中确立“合同自由”原则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自由女性一词贯穿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的始终,而《金色笔记》自现世以来一直被看作是高唱女性意识的范本。在自由女性各种社会生活经验误区的描述中,小说深藏了高于当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境界,在建构女性主体意识方面领先于其他女性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利益结构出现多元化,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为了通过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来实现社会稳定、有序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社会阶层、利益集团以及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包容互信.因此,对法律框架内的言论自由予以有效保障是求得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重建经济学的伦理层面"的阿马蒂亚.森被称做"经济学的良心"。他认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森的这种"以自由看待发展"的思想,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践行共同富裕要避免两极分化,强调先富只是手段、共富才是目的,要认识到共同富裕历史进程具有长期性,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论翻译主体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作为翻译主体间性各要素的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是翻译领域中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和谐文化构建中得到启示,认为翻译主体之间应建立一种和谐关系,而主体间性恰好使这一点成为可能,这也是翻译能顺利成功实现的重要因素,对翻译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构建和谐的市场主体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市场主体之间不再是相互对立、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我国改革过程中,各市场主体之间形成了平等相处、公平竞争、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当前,消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赋予其真正的平等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完善、构建和谐的市场主体关系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以儒家和谐思想为基础 ,制定了符合社会需要的国家体制 ,君臣之间“和而不同” ,使唐王朝内部和谐 ,充满朝气 ,推动了大唐帝国走向兴盛 ;玄宗后期“同而不和” ,君臣离心 ,决策失误 ,唐王朝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 ,迅速走向衰弱。  相似文献   

17.
论和谐社会理论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承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意.邓小平关于实现共同富裕起点的科学判断,关于实现共同富裕途径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关于防止两极分化的思考,为我国挣脱平均主义枷锁、摆脱贫穷、走向共同富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想继承、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赋予共同富裕丰富的社会特征,赋予发展更丰富的内涵,赋予共同富裕以直接的现实性,推进了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未竟事业.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和谐必须有赖于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富裕.在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走上和谐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根本要求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含自由与和谐统一的要义,自由原则是和谐社会的内在应有之义,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要前提,自由原则的贯彻程度事关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正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是自由和公正,和谐社会建设既要注重公正原则,也要注重自由原则,二者应该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20.
从共同富裕视角深入剖析和谐消费的理论内涵,发现和谐消费包含消费力和谐、消费关系和谐以及和谐消费力与和谐消费关系的有机统一,其中,消费力和谐与消费关系和谐分别反映了共同富裕的效率与公平思想。为进一步明确中国和谐消费的发展状况及其经济增长效应,根据和谐消费的理论内涵,探索性地构建和谐消费力与和谐消费关系的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和谐消费水平,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和谐消费的经济增长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从时间趋势来看,2007—2020年中国和谐消费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但整体而言,中国消费和谐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和谐消费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和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在剔除异常值、增加控制变量与更换空间权重矩阵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3)进一步检验发现,和谐消费能够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牵引高质量供给,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供需联动机制。据此,建议以居民收入提高与社会保障完善为主线,促进消费力和谐;以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与社会信用体制健全为抓手,改善消费关系;协同推进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以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