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任何生存者皆生存于生存环境之中 ,生存环境对生存者具有绝大的、不可超越的制约作用 ,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同样对人类具有天然的、绝大的、不可超越的、千百万年来如一的制约作用 ,这应当是不难理解的客观真理。几千年来 ,不同时期、各种文化中的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论述了这一真理 ,但是直到目前 ,人类理性还很不完善 ,还不能对地理环境决定论这一事关人类生存的重要思想作出完整表述。面对日益严重的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 ,人类的理性正面临着一个必然的警醒 :对于人类古老的生存信仰———地理环境决定论 ,清除迷雾 ,回归主题 ,是当前人类明智的也是必然的抉择。  相似文献   

2.
李学智 《东方论坛》2009,(4):92-96,102
近代西方学者中,孟德斯鸠和黑格尔都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但同时他们的有关认识和思想也存在着重要的不同之处。孟德斯鸠关于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性格和心态,人们的性格和心态又决定产生何种政治、法律制度的理论,虽未能科学阐明人类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但已开始走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迷宫。而黑格尔在描述各种地理环境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民族性格的时候,注意到了因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从事着不同的物质生产活动,意识到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及民族性格的某种联系。黑格尔地理环境问题的思想比孟德斯鸠有了重要进步,更符合人类历史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对地理环境内涵、作用、意义进行了分析,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西北的开发应当把保护地理环境放在重要的地位,开发要以环境承受能力为限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为当代人也为后代人造就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生前一直关注古代人类社会问题的研究进展,并积极地参与到这一研究中去。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达到了那个时代关于家庭和国家起源问题研究的理论高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是这一理论高峰的标志。虽然《起源》问世已达120年之久,人类家庭及家庭研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但《起源》关于家庭和国家问题的深邃思想和精辟论述,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着重大影响,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决定某些地区经济的兴旺或衰亡.气候变化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及动植物的地区迁徙,特别是近代的气候异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住居新疆的西蒙古和硕特部在其领袖固始汗率领下南迁青海,进而占领整个藏区。在康熙年间和硕特部归顺清廷,雍正年间其孙罗卜藏丹津反叛被平定,清廷整顿青海蒙藏,安插众藏族游牧部落于黄河南岸地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编辑活动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著述合一”,编辑活动作为书籍成书方式之一.具体表现为编纂、校雠和注释。他们的产生和特点是具古典形态的,与我们现代的编辑过程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种种障碍,从根本上说源于人类自身的不合理的活动方式,因而,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变革人类活动方式。人类的活动方式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对于人类活动方式的变革,也即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古代文人用以研墨的工具。但是,中国古代文人不仅在文学写作与书画创作中使用砚台,同时还将其视为收藏、品评与记载的对象。而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积极地投入到用砚、藏砚、品砚与记砚的文化活动中,其原因在于砚台是中国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并且藏砚、品砚、记砚的活动可以使他们在身心俱疲时得到放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对青海古、近代兵器演变的历史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从兵器演进史的角度揭示青海民族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阐述了劳动发展史对社会发展史的根源性,指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说明人的对象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本原。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质概念的范畴很广,既包括城市所在区域的地壳浅部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地质演化历史和变化的趋势及其对城市的影响,又包括城市规划、发展、建设等人类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协调性。人类活动引发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由地下水超量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和人类从事的各类活动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国土资源对城市发展的承载力等。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伴随城市功能的分散,人类活动将再次从城市流向乡村。环境治理应做到城市和城市以外的乡村、山区的协调统一,决不能以乡村的环境破坏为代价来换取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必将引发其以外空间的环境地质问题。城市功能的分散化,振兴地方经济是防止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重要措施。平衡和缩小城市与非城市的差距(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是从根本上缓解和治理城市环境地质人为转移问题的上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在社会开始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体间性特征以及与此相应的理性多元化,使共识原则成为人类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这种共识是以保护个性和推崇宽容为前提的,它不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而是实践哲学范式的结果,与卢梭的“公共意志”式的共识没有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人类活动对江汉湖群环境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江汉平原湖区的开发以及砍伐森林、围湖垦殖和修筑堤防等人类活动对湖区环境的影响。它们改变了河湖关系 ,致使湖泊面积及容积缩小 ,破坏了该区的生态环境 ,从而导致了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要实现江汉湖区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 ,切实保护湖泊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古代诗词看女性体育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女性受尽封建礼教的压迫,很少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但她们当中的一些人为开拓自己的活动空间,投身于体育活动。究其原因:统治者的“娱情”,客观上促进她们参与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吸引她们投身于各项体育活动;寻找生活的乐趣与强身健体成为她们自发地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驱力。历代文人的生花妙笔向我们展示了她们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的飒爽英姿和矫健形象。  相似文献   

17.
青海古称边外之地,地方志编纂起始较晚,为数甚少,且佚失严重。史志界为了还原历史,通常将具有方志性质的史地杂著也归入方志之列,因而产生了一些取舍上的差异。本文就清代以前青海所纂方志及其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对其内容、版本及存佚状况一一考述,以供青海史地研究者参阅。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水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历史时期长江水灾发生的规律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地区开发的加强,生态调节机制的破坏,长江水灾越到近期越为频繁。长江流域水灾频率的增强,基本上是与历史上地区开发的进程同步的。过度的垦荒引起严重的生态失控,进而导致水土流失,河湖淤塞,加之围湖造田,最终成为引发和加剧流域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当前,加强生态保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围湖造田,实施高科技减灾工程,是谋求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良策  相似文献   

19.
唐朝以前,由于实行封闭的里坊管理体制,城市中的民间组织难以固定.宋代以后,出现了许多以城市居民为文要成份的民间社团.它们或作为政府对居民管理的补充,或作为旨趣相同者的团体,在城市中广泛开展活动,丰富了城市生活,对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起了重要作用.主要类型有工商业社团、文人社团和民间秘密社团.  相似文献   

20.
60年来,于田绿洲区域人类活动的强度一直保持稳定增加的趋势,其强度是60年前的10倍。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等主要因素的增速来看,社会因素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经济,增长速度最慢的为文化因素。而在人类活动强度的权重比较中,社会因素指标的权重为最大,达到了0.627。影响于田绿洲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