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国后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产生,有深刻的理论原因。把阶级斗争误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无论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还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介绍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时都把阶级斗争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特别重视,并且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作用,他甚至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误认为是阶级斗争学说。偏离了科学的阶级划分标准,是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又一重要理论原因。在土地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套关于划分阶级的科学标准,但在合作化中,却把“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作为分析社会阶级关系的依据,从而偏离了阶级分析的科学性。以“政治态度”和“思想意识”划分阶级,是导致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错误估量的主要原因,也是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和阶级划分的标准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探讨。其中,希腊共产党人、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政治学家尼科斯·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中的“多元决定论”出发,提出不仅要从“经济方面”来确定人们的阶级地位,而且强调要从“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这种“多元结构方面”来决定人们的阶级地位。那么,政治和意识形态能否作为决定阶级地位的重要因素?普兰查斯是怎样提出并论证其观点的?我们应如何评价它?由此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估价等问题,在此作一番探索性的评析,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状况、阶级斗争形势和主要矛盾问题时,都要涉及到怎样算是消灭了剥削阶级,即消灭剥削阶级应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有的同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说,从原则上说,划分阶级和消灭阶级都应该以经济关系为标准,可是在分析消灭阶级的问题时,却又认为,消灭阶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消灭剥削阶级不仅要消灭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变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且还要消灭作为剥削阶级的社会力量,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剥削阶级分子进行改造。这样,就把划分阶级和消灭阶级的标准看成是不同的了。这个问题实有商榷的必要。我们认为,阶级的划分是以人们的经济关系,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标准;阶级的消灭也同样是以经济关系为标准。剥削阶级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被消灭了,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便不存在了。至于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改造剥削阶级分子,那是我们在消灭剥削阶级的斗争过程中所必须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判定剥削阶级是否存在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划分阶级的普遍标准是什么?消灭阶级的根本途径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以列宁的下述论断作为分析问题的圭臬:"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选集》第4卷上,第10页)列宁所说的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系指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便成了划分一切阶级的普遍标准.果真如此,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消灭了,岂不  相似文献   

5.
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全面异化,“不仅有思想上的异化,而且有政治上的异化”。本文试就所谓社会主义政治异化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首先谈谈社会主义政治异化这种提法本身是否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权力主要是指国家权力。在人类历史上,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确实存在有不知国家为何物的时候。在原始社会里,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也就没有国家。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组织成为氏族,氏族酋长或其他公职人员都由人们推举产生,他们既不脱离生产,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位,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靠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民主革命时期,曾将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根据这种划分法,在旧中国,无产阶级只指二百万左右的产业工人,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等同自耕农、手工业者、小商人等一起被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我认为,这种将知识分子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的划分法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7.
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但是在存在着剥削阶级的社会里,民族又决不是什么统一的东西。列宁说:“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①又说:“在股份公司里,各民族的资本家都是坐在一起的,彼此十分融洽。在工厂里,各民族的工人都是在一起工作。在任何其正严肃而重大的政治问题发生时,集团都是按阶级而不是按民族划分的。”②可见民族区别是次要的,而阶级划分,才是人们之间最根本、最深刻的划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把有无财产和财产多少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的先进与落后的标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 ,关于“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的论断 ,纠正了人们思想中的这一传统偏见 ;从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在我国现阶段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新的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9.
去年,《理论学习》第十一、十二期合刊上发表了蔡钤同志的论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文章,题为·《毛主席关于政治统帅经济的理论永放光芒》。这篇文章认为,政治统帅经济和政治保证经济中的“经济”只有一种涵义,即都是指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我认为,这两个“经济”有两种不同的涵义:政治统帅经济的“经济”是指阶级成员的经济活动,即  相似文献   

10.
在《学术月刊》1963年第2期“管子的经济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一文中,叶世昌同志认为“阶级观点”与“阶级利益”是两回事,所以不完全同意我对《管子》作者所代表的阶级的分析,并指出“只能说《管子》经济思想反映了商人阶级的观点(也反映了地主阶级的观点)而不是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如果《管子》代表商人阶级的利益,在《管子》中就不应该“有许多直接抑制富商大贾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无产阶级大政治家陈安吉毛泽东曾经赞扬邓小平同志“政治思想强”。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也说:“邓小平是无产阶级大政治家”。这些评价是恰如其分的。邓小平同志深谙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他既十分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一从社会发展史上来看 ,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结合起来 ,置于社会教育的重要位置 ,并以社会和阶级的整体力量实施包括德育、智育、美育在内的社会教育 ,是自有文字以来的各个社会形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任何统治阶级 ,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 ,都坚持把他们的阶级意识、经济思想、政治观点、伦理观念、教育信念、审美理解等等 ,概而言之即意识形态置于“统治地位” ,并且利用阶级优势、政治能量、经济基础、文化教育影响、宣…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八旗是在满族氏族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军事、经济、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在八旗内部,一切成员均隶属一定的阶级,而这种阶级的差别又是以他们之间的“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由此形成以下几个享有不同法律身分、社会地位和一系列相应政治、经济权利的社会阶层:正身旗人阶层,上起满族皇帝、宗室贵戚,下至普通正身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家中,有的人根本不承认阶级这种宏观的社会结构存在,有人则承认社会宏观结构,但是用阶层论代替阶级论。在否定对社会进行阶级划分的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多维性。韦伯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关系并非经济分化的唯一原因,与此相反,这种关系对于产生阶级的各种市场关系起不了什么决定性作用。另外,阶级观念显得太狭隘,仅局限于经济范畴,他强调社会分层的多维性,提出了地位群体观念。二战以后的西方社会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韦伯这种社会学说的影响。西方社会学的社会阶层是根据任何一种不平等现象或社会差别而将人们划分出的等级层次。具体说来,主要是以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影响力、生活水平等标准来划分阶层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多种经济利益的调整,经济成份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化,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明确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主要内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是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全体职工的思想。这是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一、认清形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在这种形势下,针对一些同志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邓小平同志及时告诫全党: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愚味迷信活动抬头,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甚至个别党员干部也卷入其中。特别是1999年4月25日,一万多名“法轮功”练习者围聚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场所中南海,严…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非常丰富的,笔者就其中主要部分论述如下: (一)全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问题的基本原理,制定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这就是:“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选二卷,第656—657页)毛泽东同志依据这一关于文化教育的基本观点,论述了文化教育工作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没有革命的文化教育,革命事业“就不能进行,就不能胜利”,革命教育工作是革命总战线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毛选一卷,第119页)毛泽东同志根据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原理,根据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和总目标,制定了  相似文献   

18.
关于阶级的概念,目前在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分歧主要表现为阶级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还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及其规律,关系极大。 从总的方面来说,我赞成阶级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凡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以及思想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什么是阶级呢?我认为所谓阶级就是由一定经济、政治以及思想联结起来的稳定的社会集团。这里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明确的是,经济、政治以及思想,在阶级产生、形成、存在和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所以,在理解阶级的概念时,应该明确,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集团。马克思对阶级所作的解释,列宁给阶级所下的定义,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人们的生活状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得到了不断改善 ,但“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划分标准仍应当是“生产关系”。当代“中间阶级”的扩展趋势表明 ,过去许多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正日益融入雇佣劳动者的队伍之中 ,日益具有“共同阶级或阶层”的特征。分工虽然日趋精细 ,阶级结构却日趋简单。阶级结构的现实变化趋势印证了马克思当年的分析和预测。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前提下 ,我们也应当实事求是地承认“有产者”与“无产者”存在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政治?《辞海》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给予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在有阶级的社会里,经济利益是各阶级的最基本的利益。各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彼此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阶级斗争。因此,阶级斗争、处理阶级关系成为政治的重要内容”。这种立足于经济的角度,把政治主要归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