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了“伟大的世界文明”展览,展出了中国之外的世界上六种古老文明——埃及、印度、美索不达米亚、美洲、希腊、罗马——的珍贵遗存。我有幸参观了展览。正如人们在世纪坛的甬道用百十步便穿越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甬道上以公元纪年镌刻着中国历史每年的大事记),在世纪坛二楼的圆形展厅几分钟便能走过六种世界文明。  相似文献   

2.
鲍宗豪 《社会科学》2005,(9):99-110
中西方不同时期的城市文明成果,凸现的是人的知识、能力、智慧和创造,是人的进化和文明在城市文明上的反映。如果说“城市文明”的概念强调和展示的是“城市文明”演进的自然逻辑(其中蕴含着人在不同时期对城市文明的贡献),那么“文明城市”概念突出的则是人对城市文明的自觉意识、自觉活动、自觉创造,当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展的文明城市建设,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城市文明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3.
古今小说名同而实异,因此,我们既不应以今律古,也不应以古贱今。名实关系是约定俗成的。探讨名实,既可以依实以定名,也可以循名以求实。古小说称名之义可从得音中求解。其名称有三音三义:一为小说(音shuì),指战国时期不关君国大事的辩说活动;一为小说(音yuè),指这种辩说活动产生的言说效果;一为小说(音shuō),指与这种辩说活动相关联的文字著述。三者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区别。因此,古人在何种意义上使用小说之名,应该根据其具体语境所指称的对象来确定,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践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文明理论,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的独特性和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最终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人类现代化文明的共同价值是:把人民性作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现代化道路,实现其多样性;传承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互助互利、立己达人,使现代化成果在世界上具有普惠性;不畏艰难、奋发有为,增进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回答了时代和世界之问,它向世界提供的中国智慧和方案是: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更非西方化和美国化;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它具有多面性;实现现代化的最根本前提是要有坚强的政党领导并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中国式现代化是驾驭资本能力的考验,是利用资本趋利避害的统一。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必然壮大世界和平力量,成为保障人类利益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明的普遍形成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城市文明是具有本质性和历史性双重规定的抽象名词,它的本质性特征决定了它具有普遍的一般属性,它的历史性特征决定了它具有流变与更迭的性质。后者说明了不同历史前提、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文明的内涵与任务必然会发生変化:在过去的二三百年间,由工业革命开启的现代化进程是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为基础的;而当下现实表明,中心—边缘关系的历史正在被多元化的网状关系所取代,一种新的全球文明正在形成,它不再是从某个单一文明或特定价值出发,而是基于人类共同利益。“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有必要思考城市文明的中国转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其间又可大略区分为两个段落。如果说,在土地王有、集体生产的农村公社——领主经济的土壤中,养育了殷商西周神权至上的官学文化,那么,在土地地主——自耕农所有、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的土壤中,则养育了崛起于晚周的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又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总之,要把握中华文化的基本性格和发展大势,除必须注意文化的自身逻辑外,还应当把握文化得以运行的经济助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自此,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作为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建设管理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我国典型生态城市贵阳、厦门、深圳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模式总结.  相似文献   

8.
作者Archie·J. Bahm,系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哲学系荣誉教授。在阅了本刊1988年第8期王森洋的《论科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一文后,很感兴趣。并专门为本刊寄来了自己文化体系比较方面的论文。原文译成中文有二万多字,因版面有限,故摘要简编。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 ,一类是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其中 ,条约口岸作为中国最先向近代转型的一类城市 ,是在列强的胁迫下 ,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的。其发展不仅有双重性、领先性特征 ,而且还存在着各口岸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发展水平与规模的巨大差异性 ,甚至影响着与之相关联的区域内非条约口岸城市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比较美学国内外的现状作了现象上的描述,联系比较美学的内在理路,分析了中国比较美学何以呈现为现在势态的原因,指出了中国比较美学的局限,从全球比较美学的语境谈了中国比较美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的社会学家们那里,社会,无论是城市社会还是乡村社会,主要是从人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去把握定义它。这固然是极为重要的。而马克思主义在指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时,进一步将人的交互作用放在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前提下去考察。马克思在1880年完稿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指出人们之间交互作用的本质。他写道:“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  相似文献   

12.
农业时代中国城市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时代中国城市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城市主要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 ,未能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 ;农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制约因素 ,城市建立在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之上 ,城市的发展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 ,农业始终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城市总的数量较少 ,城市规模普遍较小 ,聚集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较弱 ,辐射的范围较小 ;城市处于封闭与半封闭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封闭和城市对外部的封闭等方面 ;城市具有强烈的规划性 ,但城市规划受政治的影响很大 ,以及城市的空间分布呈不平衡性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在地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取得的成果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十分突出的世界格局。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我国生态文明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性生态文明,也是贯穿于“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中的整体性生态文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格局集中体现为,它是倡导并践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生态文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当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既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在动力,又是全方位推进“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共性特征,其基本内容表现为崇尚科学的风气、对于民主的追求、日益开放的国际化程度、实现民族独立、追求生活富裕。这种世界共性特征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吸收了世界现代化思想和实践中一切积极和健康的因素,展示出其恢宏的世界气质。  相似文献   

15.
借鉴世界政党制度文明,创新中国政党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政党制度的发展有其内在机理和普遍规律.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应准确把握世界政党制度普遍性与本国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法治精神规范和调整政党制度和政党政治;借鉴国外成功的政党关系机制,发挥多党在合作中相互监督和鞭策的作用;借鉴国外政党应对国家政治环境变化以确定自身定位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16.
17.
城市文化本身便是人类文明活的裁体和存在方式,对任何一种城市文化的研究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史的历史进程.中国城市文化和其他任何一国的城市文化一样,都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体现,是在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尤其是在各种异质文化的碰撞、交流、整合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完善的,显示了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成就,并且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的一个重大权势转移就是外国在华存在已成中国权势结构的一部分,中国文化至少部分失语,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得不借世界以言中国的新取向,梁漱溟就是一个代表。他是后来全盘西化论的先驱,又有意代中国“旧化”出头,却欲尊西而不通西学,虽尊孔而不甚知孔,面临着表述自己和说服他人的双重尴尬。然而他明知自己不具备讲述中西学问的基础,还是要挺身而出,因为他试图从文化层面解决中国问题,不能不言及学问,希望在中西互动的进程中重构一个可以自我表述的文化主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经济圈发展特征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耀 《学术界》2003,(6):48-57
城市经济圈是一国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现在通常认为 ,有三大城市经济圈 ,即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圈 ;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城市群构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圈 ;以及以北京、天津、唐山、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城市构成的环渤海城市经济圈。本文探讨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特征和未来前景。首先从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界定“城市经济圈”的概念 ;然后比较三大城市经济圈的主要发展特点 ;接着分析三大城市经济圈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和面临的共性障碍 ,并提出推进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顾颉刚"层累说"不仅带给中国古史学"革命性"的转化,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层累说"对中国古史学的影响,从广度上来看,涉及到史学观念、治学态度和理念、治史方法和取向等诸多层面;从深度上来看,无论是该学说的支持者或是反对者,都不免或多或少地受其潜移默化之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