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建祥 《学术探索》2012,(9):150-153
诗歌翻译家黄杲炘在继承"以顿代步"基础上,提出了"兼顾顿数、字数和韵式"的"三兼顾"译法。鉴于译界对该译法的不同评价,以"异化论"为指导,以黄杲炘的译论、译诗为依据,探讨了"三兼顾"译法的优点及局限性。认为随着语言的发展、"三兼顾"译法的完善、译者能力的提高及读者审美经验的转变,该译法今后必然会为更多译者所采用。  相似文献   

2.
增译法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娟辉 《云梦学刊》2009,30(2):148-150
增译法又名“增益”法,有时又称“增词”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遵循一定的规则,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它包括语法性增译、目标性增译、注释性增译、修辞性增译。  相似文献   

3.
刘晓碚 《广州师院学报》2000,21(6):45-49,67
本文认为习语有三种译法:直译、套译、意译。在进行不同文化习语对译时,要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中找出其主要共同点,如运用得当,就能使翻译变得直接、精炼、生动、传神及富有形象化。  相似文献   

4.
元代契丹“诗书名将”述律杰事辑陈世松述律杰原本是位在元朝中后期历史上,特别是在祖国西南边陲和汉人文化圈内颇有影响的人物。但是,由于受他姓名异译、别译的困扰,以致迄今我们连他的真实姓名、民族属别、家世渊源、仕履生涯,以及生平事迹都无从知道。这不能不是元...  相似文献   

5.
tying和obviousness是知识产权领域非常常用和重要的概念 ,然而 ,我国的法律英汉词典及知识产权词典几乎未涉及这两个英文术语 ,对中文译名的研究也不深入 ,结果理解不透彻及不准确 ,出现不可译现象。本文在解析其内涵的基础上 ,探讨中文译法 ,为法律英语词典编纂及法律英语专门术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红楼梦》中习语的翻译,杨宪益先生基本上采取了"异化"手段来解决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即在译文中尽可能地体现译出语文化内涵;而霍克斯先生为了避免中英不同文化的冲撞和译入语读者的误解,采用了"归化"的手段。异译和归译是翻译过程中的两种"方法",不存在哪种译法"好"或"不好"的问题,只要译文通顺、易懂,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合适性"原则即可。  相似文献   

7.
谭时霖先生的《陶渊明诗文英译》译法灵活,重在忠实,贵在传神,译文近似而流畅。译文措辞有力,用词精练,平易朴实,耐人寻味,风格切合原文。译者考证严谨,用注详尽,译文和注释有不少独到见解。译本不仅是陶渊明诗文英译的力作,而且是一部文化翻译的好译作。  相似文献   

8.
外宣翻译在我国对外宣传与交流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选取《北京周报》、《今日中国》等一系列权威英译外宣刊物作为语料来源,运用系统功能理论的文化语境对等理论,考察其中常用翻译方法——增减法、改译法和解释法对外宣翻译中词汇处理的合理有效性。研究发现,对这些译法的综合使用可以较好地满足当前的外宣翻译要求,实现对外宣传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历史上,李光地既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皆未得一个妥善的解决。本文就李光地的评价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大家批评。应当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都不能脱离他所活动的具体历史环境。唯有把特定的历史人物置于特定  相似文献   

10.
众多有影响的甘肃历史人物 ,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以前甘肃历史人物数量多 ,级别多 ,影响大 ,宋以后人物数量大为减少。元以来随着藏传佛教的兴盛和中国回族的形成 ,甘肃产生了一大批藏、回族民族宗教人物。人物集中于世家大族及武将多是甘肃历史人物的又一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学术著作、科学文献翻译及报刊媒体中,法兰西学院、法兰西研究院、法兰西学术院及相关机构所产生的译名混同已经对正常的文化和学术交流造成了影响.本文辨析这些机构的历史发展、法律身份及其职能,阐述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对目前学术译名的规范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藏汉文史料,较系统地对历史上藏汉两族在雕版印刷、佛教与译经、文史典籍、建筑测绘、工艺美术、天文历算、医药学、体育项目、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文化交流作了概述,从而进一步说明,历史上藏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合作和两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团结互助的关系,是十分深远而密切的,并且是藏汉两族人民相互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国外品牌译名的"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品牌名称的特殊性使其翻译缺乏“信”和“达”的基础,译者只能进行“雅”的追求。大多数译者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想象的方法进行国外品牌的翻译。但这种“雅”的追求仍应遵循一定的准则,首先应考虑跨文化的因素;其次应符合国人的审美心理。这样的品牌名才符合国人的欣赏习惯和文化传统,国外商家才能使自己的品牌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沃土之上,并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949年后对茨威格作品的译介以1978年和1992年为分界点,经历了低谷、复苏和火爆三个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茨威格在内地的译介将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诗歌的翻译追求的是一种信、达、雅的意境,“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诗歌的翻译反映的是异域的风土人情,诗歌翻译对加强地区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诗歌翻译过程中在诗词风格、文化意境、形体比喻及表现的手法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别,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和翻译上存在不少的难点,将外国诗歌的意境在翻译的文体中体现出来是艺术性较高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朝鲜 15、16世纪翻译了大量的汉文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反映了当时朝鲜语的使用状况 ,还反映了中世纪朝鲜人的翻译思想和翻译手法上的特点。所以这一文化遗产是研究朝鲜语言的发展变化和朝鲜中世纪汉文翻译的重要史料 ,但一直没有引起语言学界和翻译界的重视。现从翻译和语言的历史角度 ,分析这一时期朝鲜汉文翻译本的特点 ,并考查其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汉字“心”在古籍中的英译入手,分析阐释学视角下的古籍英译问题,该视角在古籍英译中有一定应用性。古籍年代久远,从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融合的角度讨论阐释在古籍英译中的必要性;从阐释四步骤(信赖,侵入,吸收,补偿)的角度分析阐释翻译古籍的可能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30年中,随着大规模西方人文社科著作的译介与研究,大量的人文社科术语进入了我国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学人的话语模式和心智结构。西方人文社科术语的引入,在丰富我国人文社科研究术语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术语建设的一些问题。这其中,术语的翻译策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相关领域术语建设的学术生态。本文主要结合人文社科术语研究的特殊性来探讨术语翻译策略选择过程中的国际化与民族化问题,旨在对今后我国人文社科术语的规范化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宁晓洁 《学术探索》2013,(11):103-106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文学作品承载着思想传播、文化交流和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外国文学作品的传人,让我们领略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让我们了解了其他国家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文学界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却远远不够,我们的欣赏知识停留在不断地引进国内,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各种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然而表面,而对于文学作品的精髓和思想却知之甚少,因此,寻找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新视野,在新的视野下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欣赏成为我国文学界的热点。本文就试以新的视野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鉴赏,以期对我国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历史分期命名标准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天瑜 《文史哲》2006,3(4):52-56
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分期聚讼未决,原因之一是“封建”等核心术语概念有待厘清。在给历史段落命名时,应“制名以指实”、“循旧以造新”、“中外义通约”、“形与义切合”。秦以下两千年命名“封建社会”,名实错位,形义脱节,亦与外来义相左,而称之“宗法地主专制社会”较为名实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