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在科学技术事业中起着关键的不可替代作用的科技期刊的编辑,其自身科技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从微观层面看,编辑人员的科技素养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编辑学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等。编辑人员应该学习编辑学知识,把握编辑出版标准,推出规范化学术期刊;学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运用先进的编辑手段,编出现代化学术期刊;加强专业理论研究,铸就精品化期刊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对纯语言学期刊困境的几点反思金基石本文的“纯语言学期刊”,指“以代表语言学学科各领域的学术水平,反映其研究前沿与研究热点为办刊宗旨”的学术理论类期刊。这些期刊作为我国语言研究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我国语言学学科的研究导向任务,发挥着促进语...  相似文献   

3.
"核心期刊"概念漂洋过海传入我国,已风风雨雨30余载,既推动了我国期刊理论建设和学术发展,又在学术与期刊评价等方面滋生出诸多负面效应。钱荣贵先生《"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一书的出版,是校准"核心期刊"理论的重要成果,也是端正对"核心期刊"认识的心血之作,具有很强的理论建设和现实警示意义,有助于客观认识和正确对待"核心期刊"的作用,推动学术事业的繁荣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期刊评价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主体需求与客体属性之间动态匹配的过程。从历史进程看,由于期刊自身的发展和学术共同体不断变化的主体需求,期刊评价从初始时期注重期刊的物理属性,逐步转变为关注学术共同体对期刊的感知和认同。解释价值取向的概念工具经历了一个从信息密度—影响力—质量—学术地位的演化过程。由于概念内涵的限制,只有学术地位才能合理地解释期刊间的等级结构及与之相应的学术资源分配机制,实现学术场域与社会系统的无缝对接。期刊评价价值取向的演化符合人类活动价值原则演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一些学术理论期刊忽视经济效益的现状,指出目无经济效益的办刊理念势必导致社会效益不高。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理论期刊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符合出版规律的全新的办刊理念:“社会效益第一”并不等于“社会效益惟一”;既要看到两个效益的矛盾性,更要看到两个效益的统一性和相互转化;重视经济效益并不等于惟利是图;变换视角看,经济效益也是一种社会效益。只有办刊理念产生巨大变化,我国的学术期刊出版业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期刊评价的困境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评价一直是期刊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自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来,期刊评价的实践在我国已有2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的<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推出,是为了图书馆订购期刊之用,但随着学术评价的介入,机构把核心期刊当作评价学术成果的标准以后,期刊评价所产生的学术问题日趋增多,严重影响着期刊评价的客观、科学与公正性.  相似文献   

7.
学术编辑的工作,从形式看是"编辑"工作,从内容看乃是"学术"工作。从具备社会科学学的素养,关心编辑方法论研究,比一般学人更善于跳出具体课题的解析而去把握学术问题的发展史,比一般学人更善于比较一组相邻但不同学科论著的得失高下,培养容忍异己、兼容并蓄的宽容精神和恢弘气度,切实担当维护学术尊严、抑制学术不端减少学术失范的职责等方面探讨了人文社科期刊编辑应当具备的特殊素养。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学术期刊"本位"的考量,指出"核心期刊"理论在我国出现了严重的异化,扰乱了学术秩序,限制了学术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学术评价体系下,如何从"核心"回归学术,是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作者对此作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建设一流学术期刊,培育一流学术期刊品牌,是融媒体时代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可以引领学术期刊品牌的发展。从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估的演化与发展看,期刊评价从单一的学术质量评估逐渐转向多元的综合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大多采用文献计量学自上而下的定量研究,缺乏消费者视角,忽视学术共同体在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学术期刊品牌是建立在学术共同体心目中的价值,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估应然回归学术共同体。根据消费者品牌接受模型的认知、联想、情感、偏好四个维度,以学术期刊品牌价值的期刊知名度、期刊权威度、期刊认同度、期刊忠诚度四个指标,构建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院校所主办的《学报》、《高教研究》等社科期刊是以反映各该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各高校学术水平的窗口,是进行理论研究、开展学术争鸣的百花园地。高校社科期刊的这一性质,已成为学术理论界的共识。但在办刊过程中如何体现这种“质的规定性”,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却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所要论及的是高校社科期刊在成为学术园地的同时,也应该为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与资产阶级自由化长期斗争的重要阵地;本文旨在说明高校社科期刊的这一宗旨与其“学术理论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分析了我国目前出现的个人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运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了解决我国个人收入差距过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主体的能动性与作用限度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人们关注和想解决的焦点问题,主体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自由,必须对其能动性与作用限度进行全面而合理的认识。通过对主体能动性与作用限度的发展衍化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而找到如何协调能动性与有限性的方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土匪自古有之,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危机的加剧,土匪问题更是愈演愈烈,截至中共成立时期,中国已俨然成为“土匪王国”、“盗匪世界”。关于土匪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和大革命时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处理问题,对中国兵匪互通的特殊国情、匪情保持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土匪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对国民革命的影响,号召并组织民众武装起来以抵御匪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解决,必须进行适当的政府干预。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甚大。文章综合评估了我国煤炭开采过程中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相关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和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发展现状、趋同性与替代效应等方面分析了我国1997—2006年间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FDI的关联性,表明第二产业的贸易能力和外资吸纳能力都为最强,第一产业的贸易能力次之但外资吸纳能力弱于第三产业;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服务部门的FDI都存在趋同,而货物部门的FDI存在趋异的可能,相关部门的投资对货物进口和出口的效应要强于服务进口,且均在短期内存在互补性而在长期内表现为替代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得出所谓"休谟问题"的论证过程,可以从问题产生源头分析休谟问题本质。真正首提"休谟的问题"一说法者实为康德。以下仅论述认识论意义上的"休谟问题",其本质即为彻底的经验论内部蕴含的、无可回避的逻辑结局。休谟问题的本质要么是"因果问题",要么是"归纳问题",两者必有一者更为根本。从休谟得出问题的原始论证过程看,休谟问题本质应为因果问题。由于因果关系是人类得到"实际的事情"方面知识的重要依据,休谟试图为因果关系寻找必然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性预设的形而上学失误,使得我们重于思想改造而疏于制度防范。不能在腐败的初始阶段进行有效遏制而使腐败形成负激励结构,腐败的示范效应使得腐败行为迅速蔓延,从政治经济领域向社会的意识文化领域泛滥,制度的负激励是其根本原因。当前,通过对人的行为方式设定的意识观念变迁和公共权力的制度变迁阻止腐败负激励蔓延。积极的意识形态灵活变迁和制度变迁是腐败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测度指标不能反映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学本质这一不足,基于经济学中的财富效应与强周期效应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图示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房地产泡沫与消费需求的辩证关系,及其对相关产业乃至国民经济波动的强化作用,提出了新的测度指标。该角度的分析与测度更利于从房地产供需角度及对比全社会各产业的投资角度来认识和衡量泡沫水平。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很犬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而缓解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政策手段干预分配制度、建设全民受益的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等。而政府如此行为的依据就在于公民享有的平等的社会基本权利。在我国,社会基本权利以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效力特征,从而直接决定了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既是政府积极行为的合法依据,也构成了公民主张和监督政府积极行为的完法依据。  相似文献   

20.
信用村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农村金融改革的新举措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合作博弈模型,将地方政府和农信社作为博弈方,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分析了郁南信用村建设这一案例,认为:在信用村建设上,只有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政府威信等优势与信用社的资金、专业人力资源等优势相结合,发挥各方的比较优势,才能更有效地促成信用村的创建,发挥信用村建设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