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关于如何达到艺术内容的真实,鲁迅主张,艺术家必须表现自身所体验过的生活,择取主体有过真切的审美感受的题材。 题材,是被作家艺术家反映在作品中的客体,这种被选入描绘范围的客观对象,加上作家艺术家的理解因素——主体对题材的审美判断,便构成艺术作品的内容。因此,题材尽管不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全部,却是构成艺术内容的一个重要肌体。那么,如何确定题材对象?这种确定与题材本身的潜在价值有什么关系?而作为艺术作品中的客体,它与艺术的主体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鲁迅的见解给我们以很深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盖光 《东岳论丛》2000,21(5):136-139
文艺活动首先是为人、为人民的 ,其目的是为人的素质的提高 ,并由此推进社会的发展。服务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性内容 ,服务的对象就是人 ,它体现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性 ,即文艺服务价值性。客观现实生活、艺术审美世界和自我实现的人格结构是这种文艺服务价值的三种世界形式 ,它们是关系性存在 ,构成这一关系存在的活动主体是艺术家、艺术接受者和创造意义上的人。它由艺术创造活动指向艺术接受活动 ,不仅展示文艺的动态结构 ,而且其有效性是一种目的———手段———结构的流程 ,其目标指向及终极效应体现的是人的价值地位的动态生成。这里的人是以高审美文化品位为价值含量的创造性人格结构 ,其人格结构的意向性是通过人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3.
文艺是有主观性的。文艺的主观性是由文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文艺作为认识现实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或形式,作为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必然经过文艺工作者的世界观的透视和折射。文艺是精神生产,它的产品以观念的形态出现。这种以观念形态出现的艺术形象,既是对生活的认识,反映着客观对象的内涵,又渗透着、流露着艺术家对所反映的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和  相似文献   

4.
文学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它是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心灵而进入艺术世界的。文艺作品不是自然的本身,而是第二自然。在这个第二个自然里,便有着作家艺术家自己的一个艺术世界。忽视了这个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的能动的作用,就不能真正理解文艺作品,也不能真正理解创作这个作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伴着经济的活跃,文艺界出现了新的生机,涌现了一批有才华有个性的中青年作家、艺术家。搁笔多年的老作家、老文艺家,焕发了艺术青春。新老作家、艺术家共同努力,为社会主义文艺画廊增添了异彩,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文艺得到蓬勃发展,文艺创作也相应繁荣,涌现出了大批新人新作;中年作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走向成熟;不少老作家青春焕发,推出了不少佳作。然而客观实际,也是不能忽视的,当前有诸多关于文艺创作的理论问题值得思考,现提出来与同志们共同讨论。 一、在文艺创作中,必须突出时代主旋律。 我们任何一个作家、艺术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是具有  相似文献   

7.
作家的语言风格是指文艺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艺术特色。文艺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是语言的艺术。研究作家的语言风格,尤其研究作家语言风格的形成,不仅对指导文艺创作,培养好的语言风格,而且对提高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都是有帮助的。因为只有把握了这一作家的语言风格,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其作品的内容,它所反映的广阔的生活图景和思想风貌,以至于得到美的享受。 我们听说的作家语言风格,不同于语体风格,也不同于文风。作家的语言风格乃是作家的创作特色,是作家特有的和惯用的语言表现手法。任何一个伟大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作家的语言风格就是由作家运用语言材料时所体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坚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在艺术形式艺术方法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取得了无庸置疑的巨大成就。但是,放眼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又深感堪称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伟大民族、伟大祖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文学艺术作品还不是很多,这也是客观的事实。形成这种状况,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前几年,文艺领域里对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的倡导不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就是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主义文艺的灵魂,它主要地体现于文学艺术作品对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本质的反映、对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之中。为了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健康的精神需求;为了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文艺对社会生活的驱动力量,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文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高奏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朗茨·梅林在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工作中具有突出的成就.他认为,社会主义作家的政治身份是参加社会主义运动,但他们往往是以作家的创作来参加这种工作的.文学创作不等于政治斗争,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文学创作等同于政治斗争的主要形式,也不能要求作家图解社会主义思想.在无产阶级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不能过高地估计文学艺术的作用,无产阶级艺术的新纪元必须是在无产阶级摧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体制并重建无产阶级的文化生产体制以后才可能出现的.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应该有重新研究和认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一 文艺与时代结合,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都分。当前,我们正处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新时期,新事物茁壮成长,旧事物急遽消亡,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推动生活前进、站在时代前列的新人大量涌现。在作家、艺术家面前,一个崭新的时代,崭新的生活出现了。面对如此激奋人心的新世界,重温毛主席关于反映新的时代、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论述,提出深入生活问题,对于作家、艺术家们有着特殊的重大意义。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是生活的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在文艺问题上的光辉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运用这一理论指导了当代作家、艺术家的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即使对高尔基这样伟大的作家,列宁也曾强调他“到农村或外地工厂(或前线),去观察人们怎样以新的方式建设生活。在那里单靠普通的观察就能很容易地把旧事物的腐烂和新事物的萌芽区别开来。”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原理,结合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实际,强调了文艺创作和社会生活的依存关系,指出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只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要求作家、艺术家摆正文艺和生活的关系,文艺和人民的关系,而且从“唯一源泉”这样一个根本点上强调了文艺创作只能来源于社会生活,别无他径。这个光辉思想指导了  相似文献   

11.
科学和艺术的主要区别,乃在于:科学是通过一般的抽象的概念来反映现实,它主要是诉诸人们的理性;艺术是通过个别的具体的形象(这形象乃是典型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它主要是诉诸人们的感性。二者都是反映现实和客观事物的规律,只不过是科学是抽象的反映现实,艺术是形象的反映现实。其所以有这种反映方式的不同,是由于科学的构思过程是抽象思维(即一般人所说的逻辑思维),艺术的构思过程是形象思维。由此可见,要想深刻了解艺术和科学的关系,很好地掌握艺术的特性,就必须了解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和抽象思维的关系。但是,这一问题过去是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的。近来有些右派们,别有用心地抓住形象思维的特点大发谬论,以达到他们取消党的文艺方针,取消文艺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阴险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理论是周扬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周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功利主义文艺观,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是革命文艺、社会主义文艺应有的品格.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认为文艺是政治的一种形式,一切艺术是宣传,政治居主导地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周扬坚持文艺服从政治的根本观点,并结合解放区的文艺实践,阐述文艺要为政治服务就应当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紧密联系起来.在新时期,周扬否定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认为文艺的功能不能限于阶级斗争的工具,要从多方面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分析周扬文艺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历程,有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周扬,认识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一年来革命现代戏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例如,怎样把工农兵英雄形象塑造得更为真实鲜明,生动高大,怎样把政治和艺术统一得更为有血有肉,完美和谐。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探索,以便把革命现代戏向前推进一步。革命现代戏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革命性,革命性是革命现代戏的灵魂。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根本原则。随着革命现实的飞跃发展以及文艺实践的不断深入,这个根本原则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深刻内容。前次中南戏剧汇演时,舞台上塑造的许多工农兵英雄形象,其中最能激动人心的,都是在于它们深刻反映了现实生活,把现实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了。如《英雄工兵》、《电闪雷鸣》,《人欢马叫》、《朝阳》以及其他一些优秀剧目,对现实内容揭示得比较生动  相似文献   

14.
革命的无产阶級文学,是为无产阶級政治服务的有力武器。“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創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講話》)这就要求无产阶級的作家艺术家,不是一般地去再現历史和現实生活的一般发展过程,而是在历史的和現实的阶級斗爭的生活海洋里,通过艺术的概括、提炼,从一个方面反映时代的面貌,特别是描繪現实生活中的阶級斗爭,揭露斗爭的实質,指出斗爭的发展前途,并且用无产阶級革命理想的光輝去照亮这种前途,热烈地去歌頌一定历史时期的新的阶級,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主义精神和传统,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在ZO世纪新文学发展过程里,表现尤为明显。当代文学前17年,虽然受“左”的思想干扰及“文艺为政治服务”口号的影响,但总的来看,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兴旺期、丰收期,出现了一批艺术较成熟、风格较稳定的作家和一批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文革期间,四人帮扭曲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创作原则,把作品当作他们错误路线的宣传品,当作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使社会主义文艺濒临崩溃的边缘。新时期,现实主义在新的条件下得以恢复并更开放,更发展。从描写和反映人们在文…  相似文献   

16.
廖武林 《云梦学刊》2006,27(4):112-113
当代肖像呈现多元化趋势,它不仅包括现代肖像的形式,也有古典的造型,但它日渐成为艺术家主观表现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载体,是主体对客体的个人体验,同时也是客体被关怀和被体会的需要。真正的艺术是存在本体的反映,这种反映的物化形态能够在感觉上造成我们与本体的同一。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所谓的“新时期文学”同前一时期文学的分界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使党的文艺政策作重大调整,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代替原来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或“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二、三中全会倡导的民主精神促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得到真正贯彻执行,使作家艺术家获得高度的创作自由,为新时期文学的繁荣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三、三中全会作出的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骆小所 《学术探索》2002,(5):124-126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 ,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 :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 ,所以 ,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 ;在感知世界中 ,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 ,变化的。这样 ,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 ,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 ,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它有的指称相同 ,但语义却不同 ,有的无指称 ,但却有内容。这样 ,增强了人们对艺术语言描写对象的感知度 ,淡化了对描写客体的抽象度。  相似文献   

19.
艺术与政治、审美与革命在马尔库塞这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重视审美与政治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他整个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但马尔库塞对于政治与审美的研究并没有落入庸俗艺术政治学的窠臼之中,他认为,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艺术形式",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革命的内容在艺术中并不是不可以表现,只是它必须要受到审美形式、艺术自律的制约.如果使艺术直接参与政治斗争实践,那就只能是对艺术的滥用.他反对艺术家走上街头,他认为,艺术家的政治"介入"只能是一个艺术"技巧"的问题.马尔库塞这种独特的艺术政治观可以使他更好地表达对于既有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应有的党性原则。他说:“文学应当成为党的文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应当提出党的文学的原则,发展这个原则,并且尽可能以完备和完整的形式实现这个原则。这个党的文学的原则是什么呢?这不只是说,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文学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以下所引列宁讲话,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出自此文)列宁提出的这一原则精神,几十年来一直引导、鞭策和鼓舞着无产阶级文艺队伍的胜利前进。今天,在我国实现新的历史任务面前,党对全体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文学要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建设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这个原则,从革命性与科学性、党性要求与艺术规律的紧密结合中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它,以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