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新论高铭仁,刘振英传统地理环境理论认为,自然环境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①,这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理存在着潜在的矛盾,所以不断遭到理论界的驳议。如王荫...  相似文献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理解“社会存在”的概念,对准确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史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社会存在”?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目前一般解释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不依人们的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通常主要指的是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的生产方式。”这种解释并没有恰当地表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这一概念的原意。一、“社会存在”不等于“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  相似文献   

3.
论历史基础中的实践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历史基础,在对马克思的历史观的理解中,通常被逻辑地分析为生产与主产关系的矛盾结构,而生产关系又往往被表述为“物质的社会关系”以区别于社会意识,于是就形成同一切社会意识概念相对待的社会存在概念。本文试图通过讨论“社会存在”中的意识(“实践意识”)问题,指出上述对待妨碍了对历史基础中的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从而无法历史真实地叙述历史基础的运动。笔者的见解是,问题的解决在根本上取决干重新注意和重新理解那未曾“摆脱世界”的意识——“现存实践的意识”,以彰明唯物史观所蕴含的历史哲学洞见。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历史反复证明;每当经济模式和经济活动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人们的道德观念势必发生震荡和转换,反过来,道德观点一经成为人们自觉的意识,必然影响经济模式和经济活动.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应的道德原则应是:互惠互利的功利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解放个性、发展个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诚然,人们的意识和人们的社会存在不是绝然同步吻合的,一般来说,意识往往落后子存在;但就整体和总的趋势而言,“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是毫无疑义的。为此,我们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理想情操、精神境界等意识形态时,必须遵循“存在决定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人们思想的本质,认识人们思想演变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实践的唯心主义”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那种自以为能够决定社会存在(市民社会)的“实践的意识”(社会权力),即剥削阶级的国家。其中,“唯心主义”一词表示这类国家颠倒了公共权力对市民社会的关系,把它对社会生活的领导变成了对群众的经济剥削;“实践的”一词则表示借以进行剥削的手段是暴力实践。实践的唯心主义是历史上第一种形式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用它来揭示作为上层建筑首领的国家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重要贡献,就是提供了一种影响深远的阐释模式:苏联教科书式阐释模式.该模式缘起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表述之争,因为如何命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决定了在怎样的指导原则基础上来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范畴;而基于1920-30年代的“体系之争”所确立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命名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则为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阐释确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则和“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论板块.  相似文献   

8.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承认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显然,正确地理解社会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是唯物主义的第一原理,那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可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之“物”,即社会存在,指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和社会生产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这三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社...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正是由于把各种社会现象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类型,并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才能科学地阐明社会运动的规律和过程。我们今天要正确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依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矛盾运动中去观察和思考。而如何准确地理解“社会存在”概念,则是我们首先碰到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总体关系而言,内涵是明白清晰的。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的经济结构,上层建筑是指竖立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两者的总体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上层建筑又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对二者如是关系的确认又依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更为根本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发展的根源?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什么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回答,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这一原理的系统思想则奠定于《神圣家族》之中,尤其是在对《巴黎的秘密》的评论中明确表达的“要真实地评论人类关系”则是个确证。在这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中介即社会实践,实践这一范畴是沟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观之间联系的桥梁。实践决定认识这一原理,正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经济、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改革之为制度创新,首先是人的意识观念问题;这些年来西学东渐,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探讨;所谓“本土化”就是一例。就中国改革的思路选择来说,既是一个思想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技术实践问题。制度演进和制度变迁史上若干正反事例表明,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自负”在制度形成中的“权重”,这又进一步决定着制度创新的结果。中俄改革思路在现象形态上没有“同名”性,但在“制度创新”的意义上,它们却都是历史的选择而非改革者或决策者的意愿。  相似文献   

14.
一 相互缠绕的怪圈:被设定的难题 在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讨论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理论的怪圈,它是一个被设定的难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总和,生产力是属于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存在范畴,而科学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这是每一个学过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同志都清楚不过的。如果把科学作为生产力,岂不混淆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限?进而言之,如果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科学当作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你又同时承认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那么从逻辑的传递关系中又岂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不又回到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老路上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岂不被抽掉了基石?这自然使我们想起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5.
“To de or not to be”这一古老的命题,在繁衍至今的人类社会,总是个不解之谜.文艺是否属于上层建筑?这也是一个是非命题,历来有争论.广袤无垠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人类社会则更是纷繁复杂,错综莫辨.马克思主义则首先立足于唯物观的基点,拨开技蔓,抽刀断木,一侧为物质,一侧为精神.物质的社会为社会存在,精神的社会为社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存在为实,意识为虚,意识是存在的投影,二者外延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6.
解决目前我国经济与文化、特别是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必须寻找理论基础,这就要深入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本文认为“社会存在、意识”两层次结构不能准确阐述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现实生活、文化精神、社会存在样态、思想观念”四层次结构,作为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由此出发,阐明中、西文化精神在根本上不同。西方文,化精神是“执”,中国文化精神是“无执”。文化精神不同之根基在于现生活。现实生活之“生活态度”分析为“理论态度、实践态度、审美态度”三重结构。现代中、西生活态度之区别主要在道德领域。在这个领域,西方人一贯取实践态度,中国人则取审美态度。中、西文化精神之融合取决于生活态度达到一致,即在道德上或西方人取审美态度、或中国人取实践态度,这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属于社会意识范畴.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观念都是一定的生产方式的产物。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8.
普列汉诺夫在美学领域也象他在哲学、经济学等方面一样,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在美学领城,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对大量的人类学、考古学和原始艺术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艺术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意识的本质等美学理论中的难题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结论。他不是一般地重复“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而是指出人类的艺术和审美领域中“社会存在”是怎样决定“社会意识”的。他提出了劳动先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仅以“存在决定意识”为依据并不能显示新的唯物主义质的差别,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即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决定意识也就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样便拓宽了存在与意识相互关系的思维空间,也对这一命题的含义有了更具体深入的理解.1.在人们的生活本身的生产、再生产过程中,既改变了对象世界同时也改变、创造了入自身,从而创造了意识的物质前提和生理条件.2.由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意识是生活借以实现的精神条件.3.意识是生活总体中的一个因素,生活决定意识是总体决定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4.具体个人的意识是由个人的具体生活决定的.5.意识是生活的表现,因而为生活所决定.6.意识作为反映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7.意识随着生活的变化、演进而变化、演进.  相似文献   

20.
教科书在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概念的传统解释存在诸多疑点,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存在的定义,对概念外延的划分和科学划界问题上。实际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多义词,马克思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的。社会存在特指生产方式或经济形态,社会意识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明确这一点,对于知识经济时代坚持唯物史观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