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音乐作品的思想力源于作曲家自身的个性,并且和作品的内涵融为一体.分析了思想力的特征,探讨了思想力表现及其作用的相关因素,并根据钢琴演奏的特点,系统分析了钢琴家在钢琴演奏中的思想力,认为思想力的表现及其作用在于演奏家深化对作品意图的理解,演绎"人-琴-人"合一规律,感悟演奏机能与灵性的结合,展示演奏技巧、风格的内涵与底蕴,体验激情的冲动与升腾.  相似文献   

2.
浅谈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钢琴演奏的角度分析了钢琴演奏中情感表达与技巧练习的结合,表现为情感表达的缺失、技巧练习的过多重视、无法做到两者很好地统一,以至于音乐失去了应有的味道和其创作的目的性;通过不断的反思、探索以及大量文献的查阅,对钢琴演奏中情感与技巧的难点与两者的统一结合进行了简要地研究和分析;提出有关情感与技巧的应对方法以及两者结合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音乐作品的思想力源于作曲家自身的个性,并且和作品的内涵融为一体。分析了思想力的特征,探讨了思想力表现及其作用的相关因素,并根据钢琴演奏的特点,系统分析了钢琴家在钢琴演奏中的思想力,认为思想力的表现及其作用在于演奏家深化对作品意图的理解,演绎"人-琴-人"合一规律,感悟演奏机能与灵性的结合,展示演奏技巧、风格的内涵与底蕴,体验激情的冲动与升腾。  相似文献   

4.
音色在钢琴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音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钢琴的表现力和对钢琴音乐欣赏者的吸引力.而触键技法、触键力度、触键部位对音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掌握科学的手指触键方法,控制好钢琴的音色,是钢琴学习和演奏中一个重要技能和技术标准.文章通过认识鉴别音色,以及分析不同的触键技法、触键力度的强弱和不同部位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论述了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的重要性,并对在演奏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5.
论钢琴教学中的技巧与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不能只靠两只手在钢琴上做机械的手指运动,而是要用心去体会并研究作品的演奏风格与特点。钢琴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有着自身庞大的知识体系。通过运用在钢琴演奏与教学方面的一些经验来谈如何培养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技巧发展与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探讨曲目的选择对学生钢琴演奏能力提高所产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演奏作为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应该不断地完善。要想使钢琴教学更好地发展,合理的曲目选择是必要的,曲目的选择在钢琴演奏中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钢琴演奏能力的提高,也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曲目进行选择,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钢琴演奏水平发挥的因素以及产生心理失常的诱因,论述了调整演奏心理的各种积极方法。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演奏不仅要求完美地掌握键盘,同时还要具备透彻的理解力,将其对音乐作品的深刻感受与理解倾注于演奏处理之中,充分展现乐曲的内在涵蕴、风格特征、艺术情趣及音乐韵味,这样才能逐步形成钢琴演奏独具特色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9.
钢琴演奏技巧是随着钢琴这件乐器的不断演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钢琴作品内容的要求而发展的,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未臻完善,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日趋成熟,钢琴演奏技法已经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而在印象主义音乐中,其钢琴作品及相应的演奏风格更是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0.
钢琴演奏中,手腕技巧的运用和手指触键技巧一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总结了钢琴教育中手腕技巧运用的一些思路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钢琴演奏心理是指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应针对钢琴演奏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及其根源进行研究,找出解决办法。演奏心理对钢琴的学习与演奏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演奏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是培养音乐教师教育人才,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表演性质的培养模式。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学习钢琴时,不仅要学会演奏的方法,还要学会如何教学,更要学会如何克服紧张等心理活动。教师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普遍非常注重训练学生的演奏技能技巧,而对于学生在演奏期间表现出来的紧张心理却很少关注。科学合理的钢琴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更应重视对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钢琴教学中,很多钢琴教师只注重技术的训练,忽略了音乐表现力、节奏感的培养;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强迫灌输的方法,因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质量下降,甚至中断学琴生涯。运用音乐心理学的知识,从培养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材施教等方面解决钢琴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助于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须注意作品理解、演奏理念、技术技巧、模拟音色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复杂性决定了钢琴演奏者只有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与风格,才能对音乐作品的艺术真谛进行恰到好处的表现;演奏者必须树立多声融合的立体感、传统音乐线条感和民族器乐演奏的即兴性的演奏理念;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的技术掌握和形象刻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中对于模拟音色的意识和把握亦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钢琴丰富的表现手段源于演奏者科学正确的演奏方法及良好的心理运用能力。教师在钢琴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还要引导和捕捉有效的心理因素,促进钢琴教学,从而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钢琴伴奏是声乐演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钢琴伴奏水平 ,演奏者除了具有良好的演奏技巧外 ,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艺术实践及较好的音乐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7.
学习钢琴演奏必须进行潜能开发,而潜能的开发是需要正确的培养、引导及实践才能被开发出来,在实施潜能开发中,还必须做到将潜能开发训练渗透到钢琴教学中,专业训练中与实际演奏中,与心理素质训练与智能素质训练、体能素质训练相结合相互渗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钢琴学习中的机能训练,是通过科学和系统的方法,使学习者具备力量、速度和持久力等演奏素质和能力,达到得心应手地演奏各种高技术难度钢琴作品的程度。机能训练分三个方面进行:手指支撑能力训练;手指弹奏能力训练;机体持久能力训练。阐述了训练的必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完美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与技巧的完美统一,是钢琴演奏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命题,它直接关系到钢琴演奏的优劣成败。以情感的体验与投入、技巧的设计与安排、情感与技巧的同步一体为三大理论视角,对这一命题进行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探讨,可为钢琴演奏提供理性思辨与演奏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钢琴演奏教学方面,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钢琴弹奏的技术训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们注重更多的是如何去“教”的问题,而忽视了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音乐的表现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