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读了熊映悟同志《关于地租理论问题》(见《房产通讯》1982年第9期)和《生产价格的构成应包括地租》(见《经济学周报》第22期)两篇文章后,很受启发。但是,在说到生产价格的公式时,熊映梧同志认为:“通常人们把商品的生产价格解释为成本加平均利润,我对这个传统观念是不赞同的。”“完全的生产价格(PP)是由成本(K)和平均利润(AP)、地租(GR)构成的,即PP=K AP GR”。作者还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承认一切产品(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矿产品,或加工业产品)的生产价格都是由成本、平均利润、地租三部分构成。”我认为,熊映梧同志所谓的完全生产价格公式中应包括地租的说法,并不符合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和地租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部门之间争夺利润的竞争,使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其结果,各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马克思说:“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按一般利润率计算,按百分比应加到这个成本价格上的利润,或者说,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6—177页。以下引文都出自同书,只注页  相似文献   

2.
<正> (一)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最重要问题之一,它的创立使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更加完善,为说明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剩余价值特殊形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使广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得以建立起来。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和地租理论,是《资本论》第三卷的基本内容,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联系当代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研究并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无疑地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绝对地租的产生和消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所阐明的地租理论,形成绝对地租的这部分超额利润,源于土地产品(或者就说农产品)的价值大于其生产价格。而农产品的价值之所以大于其生产价格,则是由于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构成。由此可见,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构成,这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必要条件。至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农产品价值,何以能大于其生产价格,马克思解释道:"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它的价值的比率,完全是由生产它所用的资本的可变部分和不变部分的比率,即由生产它所用的资本的有机构成决定的。如果一个生产…  相似文献   

5.
有没有社会主义城市垄断地租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农业地租时指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是地租的基本形式,垄断地租则是地租的特殊形式。那么,有没有社会主义城市垄断地租?这是需要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研究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回答的新问题。马克思在研究农业地租时指出:由于在特殊自然条件下(如在特殊稀有的土地上)生产的稀有产品,这些产品的供给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致使这些产品价格形成了垄断价格,“这种垄断价格既不是由商品的生产价格决定,也不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而是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①由于这…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中提到:“手稿是从第三十七章开始(按:指地租篇导论),接着是第四十五章至第四十七章(按:指绝对地租,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然后才是第三十八章至第四十四章(按:指级差地租:概论、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恩格斯在这里已经表明,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本论》第三卷地租篇的顺序和马克思关于地租理论的手稿顺序是不一致的。恩格斯同时谈到“马克思在第四十三章(在手稿中是地租篇的最后一部分)发觉有必要把全篇提纲简略地重述一遍。”卢森贝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说:“指出来是有趣的,就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手稿中先为阐释绝对地租的各章,继而为表述级差地租的各章。可是在地租篇结尾,马克思放弃了全篇的计划,恩格斯于是按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农业土地制度及其相关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等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借助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以便对地租、土地所有权及土地价格等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为基础,科学系统地分析了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条件下,地租的产生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关系。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完善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善农民土地经营管理、促进农业经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生产价格中应否包括地租熊映梧同志提出生产价格的构成应包括地租(《经济学周报》1982年第22期)。顾志明同志反对这个观点。他认为,如果生产价格中包括级差地租,那么不但优等地的级差地租要大大提高,而且其他企业也会获得超额利润;如果生产价格中包括绝对地租,那么所得到的公式就不是生产价格,而是商品的价值;如果把垄断地租包括在生产价格中,那么所得到的也不是生产价格而是垄断价格(《江汉论坛》1983年第1期)。对于顾志明同志的上述第一点和第三点意见我比较赞同。关于第二点,我觉得有商榷的必要。我认为,生产价格构成中应包括绝对地租。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撇开农业部门只讨论工业品的生产价格形成过程。因为“平均利润和由它调节的生产价格是在农村关系之  相似文献   

9.
论决定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干强 《社会科学》2001,25(11):16-20
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一般含义  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所有制实现形式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 ?我们知道 ,所有制关系的本质就是生产条件的所有权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地租理论中指出 ,考察“土地所有权形式” ,就是考察“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① ,他提出了所有权经济价值的概念② 。并指出 :“土地不出租 ,土地所有权就没有任何收益 ,在经济上就没有价值”③ ,在商品生产社会 ,“地租就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即增殖价值的形式”④ 。由此可以认为 ,所有制实现形式主要是指 ,一定生产条件的所有权实现其…  相似文献   

10.
转形问题是马克思《资本论》中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问题 ,在西方经济学界存在广泛争论。争论的内容主要包括 :不变性假定是否必需、一般利润率与生产价格是否同时决定、生产投入是否需要转形、逆转形问题是否存在等。本文试图说明这些争论之所在 ,并指出 :在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中 ,不变性假定不是必需的 ,一般利润率与生产价格不是同时决定的 ,生产投入不需要转形 ,逆转形问题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租论     
城市地租是地租范畴的重要一部分。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过城市地租这一概念,但在《资本论》的地租篇里,详尽讨论了建筑地段的地租,并把城市地租逻辑地包含在建筑地段地租之中。城市地租主要表现为城市加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地租,它们共同的特征都是对土地空间的利用而必须交纳的地租。马克思指出:“不论什么地方,都要为使用地皮(工厂建筑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价值(价格)溯源入手,扼要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认定它是科学的价格决定原理,有三个层面:其一,价值规律,对于一般劳动产品,价值决定价格,而人类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二,生产价格理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价格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决定,而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市场价值)为中心,由供求关系决定;其三,地租理论,对于土地等非劳动物品,其商品形式的价格现象是类似地租的收益资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价值与价格关系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劳动力价值决定与劳动力价格决定的关系。它的完成形态是劳动力价值价格差理论。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价格低于劳动力价值的规律,揭露资本与劳动力不等交换的实质。本文拟对这个理论进行一点初步的探讨。一。最低工资理论1843—1856年,是马克思劳动力价值价格关系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这阶段阐述了该理论的著作主要有恩格斯著《英国工人阶段状况》、马克思著《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工资》等。马克思、恩格斯这时还未区…  相似文献   

14.
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在阐明他的地租理论时,是以农用土地的地租为解剖对象的。其具体分析方法是,分析农用地土地产品(谷物或小麦)的价值、价格,剥离其中的超额利润。这就是地租,或说是地租实体①。对非农业用地,马克思只用了很少的篇幅,略为提及。因为在他看来,凡有地租的地方,这地租就必都遵循着农业地租相同的规律。而且,更具体地说,一切非农用土地的地租,都是由真正的农业地租所调节的②。这当然就意味着,只要阐明了农业用地的地租,其他非农业用地的地租问题,从理论上说,也就随之而解决了。现在看来,对非农用地…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依然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对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否存在着异化理论长时间以来在学界多有争论,有主张“无异化论”者,这一主张极易造成马克思思想之自我分裂,造成本不应有的“马克思反对马克思”的理论混乱;有主张“有异化”论者,但也鲜有提出令人信服之理论根据。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异化思想的存在进行肯定,并通过分工与个性角度提出“马克思异化总体根源理论”,从而力图说明马克思异化思想发展之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对城市土地采取的是无偿使用的政策,其理论根源主要是根据马克思的这样一句话——"资本化的地租形成土地的购买价格或价值,一看就知道,它和劳动的价格完全一样,是一个不合理的范畴,因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在农产品价值界限之内,资本主义总地租是由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构成的: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量规定为农产品价值大于生产价格所形成的差额,在剩余价值率相等,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相等条件下,投在各级土地上的等量投资提供的绝对地租总额相等。但是,有的文章却认为,即使在上述的条件下,绝对地租的量也不相等。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包含了丰富的两种生产思想。它是两种生产思想发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到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了解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的两种生产思想,不仅不能完整地理解两种生产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而且也不能真正把握两种生产理论的内容和实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全文发表以来,引起了世界理论界的广泛兴趣,特别是马克思在《手稿》中使用的异化范畴,成为各种观点争论不已的焦点,评论者大多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所谓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而我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并没有泛泛而谈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的异化现象,而是从经济异化入手发挥了确定的、具体的异化劳动理论,因此在评价《手稿》以及异化劳动理论时,应着重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进行闸释。 一 从马克思创立异化劳动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不难看出,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最初的一种经济理论。 那么,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详尽发挥的异化劳动理论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从马克思在《手稿》中叙述的顺序看,首先,马克思借助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尤其是斯密所达到的理论成果,具体分析了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籍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即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特征。在分析了三个阶级的经济关系之后,马克思才用其异化劳动理论对以上的分析进行概括和总结。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没有给我们提供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根源的钥匙”。(《马恩全集》  相似文献   

20.
一、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时,对绝对地租产生的经济条件作了全面的分析,马克思认为,一个产业部门中产生绝对地租,需要有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工业,从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这是产生绝对地租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绝对地租的“产生一般是由于,农业资本所推动的劳动量,就资本的不变部分而言,比非农业生产中的平均资本所推动的劳动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