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今年7、8月间,华东地区社科院院刊编辑业务研讨会期间,特请《红旗》杂志副总编辑王忍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李学昆。《人民日报》理论部高级编辑李定中同志到会作了学术报告。观将这几个报告陆续整理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人类加速认识循环的历史必然性和人类认识潜能还没有开发出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树立科学的认识观、研究观是加快认识循环转速(或缩短其周期)、充分发挥人类的认识潜力的唯一捷径。  相似文献   

3.
做学问的人,是要有一种境界的。这是我在采访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力教授时所得到的启示。提起这位老教授,许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上过大学中文系的人,大都读过他编著的《古代汉语》、《汉语诗律学》这些大部头的著作,就是一般的语文爱好者或普通的中学生,不少人也读过他编写的《汉语讲话》、《诗词格律》、《古代汉语常识》等通俗读物。王力教授是我国近百年来最大的语文学者,今年八十岁。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一边从事教学工  相似文献   

4.
艾思奇同志所著《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一书在国内有广泛影响,但此书第一题的最后一节,引用恩格斯关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段话中却存在着译文的错误,把“自然观”错译为“世界观”了。在该书(1957年版)的第14页里,作者引道:  相似文献   

5.
西藏地名的由来,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本文就西藏地名经历的演变过程,根据有关资料考释了从藏博、藏茹、乌思藏、卫藏、前后藏至西藏地名的形成,以藏为地名的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大,直到建立西藏自治区。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对西藏地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唐德刚先生(1920--2009年10月26日,安徽合肥人,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逝去有些日子了.媒体一阵喧哗式的纪念之后,又冷寂下来.我猜想,事过多年之后,唐先生留下来的著作还会在这个世上流传,但他那种独立、执著的学术精神,只怕会因斯人远逝逐渐被淡忘.  相似文献   

7.
唐德刚先生(1920-2009年10月26日。安徽合肥人,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逝去有些日子了。媒体一阵喧哗式的纪念之后,又冷寂下来。我猜想.事过多年之后,唐先生留下来的著作还会在这个世上流传,但他那种独立、执著的学术精神,只怕会因斯人远逝逐渐被淡忘。而这种精神,却是这个物质化的时代所稀缺的。这几天,我又重读了唐先生的一些著作,包括他的一些自述性文字,稍做翻捡.便可找到好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王甲春 《中文信息》2003,(12):47-48
笔者在北京市某校担任信息中心负责人有一段时间了,期问也针对校级应用做一些软件开发.晟近学校就遇到这么一个特殊需求,最后通过笔者自己设计一个小程序解决了,其实报多编程问题看似复杂,但只要你仔细去研究问题的关键,也许你就会发现解决的办法并不一定很复杂。不定只有高手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提起数学家,就不能不讲苏步青。作为一名享誉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他被认为是“东方国度灿烂的数学明星”。  相似文献   

10.
袁世硕先生是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著名学者冯沅君。在40余年的教学和科研中,续承并发扬冯先生的治学方法和谨严学风,注重从基本的训释古义、稽考史实做起,力求掌握最充分、最翔实的资料,对中国古典小说和戏曲中的重要争议问题,做出自己科学性的论断,从而对中国小说史、戏曲史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 大约在十年前,我在杭州作过一次治学问题的演讲。最主要是两件事:一是根柢之学;二是博与专——不博不能专的问题。当时因环境关系,有许多话不能(不敢)畅谈,所以讲得不透不深。经过十年浩劫,许多事不得不从头认起,对人世增加了些体会,对学术增加了些认识。到现在对此事我的基本态度虽然未变,而屈屈折折的许多方法出入、含义轻重,多少是变了一些。这也许是点进步,也许是更加顽固,只好请读者自辨。  相似文献   

12.
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德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细细品来,这句话意蕴深远,富有哲理。诚哉斯言,我们应该以德为本求学·以德为尚治学,以德为首教学。 《辞海》释“德”为道德,品德。《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先哲荀子曰“道德纯备,智慧甚明”(《正论篇》)。我想,作力学者,以德为本求学是做学问的根本途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探究学问,发现真理,是学者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求学方向,是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仅需要有厚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由伏羲太极图到四维宇宙观李乃贵在我们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理论宝库中,虽说是经典如山、诸圣林立,但总体思维始终是以自己民族的文明范式一脉相承的。本文提出的四维哲学宇宙观,实质上就是这种文明范式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演化。爱因斯坦在阐述“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问...  相似文献   

14.
刘知远故事源远流长,宋元以来,逐渐形成了大众语体文学中的一个系列。从情节、主题和人物设置等观其演变,它既贴近民众的生活,又寓有民众的价值寄托和理想追求,从而使得故事流传不衰,并提供了带有普遍性的范本。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北京市某校担任信息中心负责人有一段时间了,期间也针对校级应用做一些软件开发,最近学校就遇到这么一个特殊需求,最后通过笔者自己设计一个小程序解决了,其实很多编程问题看似复杂,但只要你仔细去研究问题的关键,也许你就会发现解决的办法并不一定很复杂,不一定只有高手才能解决。学校教师办公使用的计算机和服务器直接通过局域网连接到教育网,有一台双网卡的服务器配合 Sygate 软件做代理,让所有学生机房的计算机通过此服务器代理访问 Internet,  相似文献   

16.
上海博物馆竹简《中弓》印证了中弓和荀子之间的学术联系。它和其他出土文献资料一起,说明了孟、荀学术渊源的不同。因此,对它的相关研究可以使人们认识孔子弟子继承和发展儒学的一条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常见到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穿衣不拘小节、过分随意,诸如穿着不讲究整洁美观、搭配得体,衣服皱纹遍布,皮鞋布满灰尘,形象非常“恶劣”。 我认为中年男子正处在思想成熟、事业发达之际,讲究个人穿着、注意仪表,不仅能尽显中年男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上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进步的过程,现代化愈是发展,就愈凸显文化的重要性。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精神文化发展状态作出说明,以期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人类文化的发展态势,从而为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 当《昭雪》、《无罪》两文读过之后,我呆滞了,没有声,也没有泪,有的只是炙心的疼和不尽的恨!我肃穆了,对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我作着无挽词的悼念,起着由衷的敬慕。《青海日报》社论《学习革命烈士,团结一致前进》中说得好:“贾正玉、安文忠同志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涌现出来的革命英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新民学会的性质,无论是历史著作还是研究毛泽东的专著,都称它为五四时期的进步团体或革命团体。一般说这没有错,但失之于笼统。我以为,新民学会在较长一段时间,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的革命团体,后期转变为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宗旨的科学社会主义团体。现就这一观点作简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