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的建立需要在理论上对传统的伦理思想有一些重大的突破。从历史上人类道德意识发展的趋势看 ,人们将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到人类之外是有可能的 ;但从道德行为的性质看 ,非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得面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难题。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 ,不在于根据既有的伦理原则进行逻辑的推衍 ,而在于人们通过跟非人类生命形式的沟通而建立起与它们的认同。这种认同在程度和范围上受到的限制意味着非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可能也只能在有限的意义上建立。  相似文献   

2.
环境伦理学按照其基础价值论可分为两大阵营,即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两大阵营在人与自然、与动植物和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处于争论状态。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争论并不在一个问题层面上,从根本上讲这种争论是一种"伪争论"。  相似文献   

3.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生态伦理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是自然万物能否成为与人一样的伦理主体,从而具有与人一样的内在价值、权利与尊严的问题.本文认为,正是不合理、非正义的人类社会制度决定着自然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公,正是剥夺者们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看不到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不从社会内部的制度改革和伦理关系的合理调整入手,让所有的人都能享有平等的人性尊严,而热衷于无原则地谈论"生态伦理乌托邦"式的"自然尊严"、"生态中心",这是一种危险的思想误导,它有可能产生人与动物之间尊严颠倒的现象,而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却无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黄建刚 《社科纵横》2012,(5):109-112
韦伯在本书的重要贡献是探究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意义。事实上也是在告诉我们宗教思想解放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重要性。这种理论探讨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是中国学术界一些学者却认为韦伯是"欧洲中心论"的集大成者。这种结论无疑是错误的。而对韦伯理论臆想出"欧洲中心"后,又乐此不疲地加以批判,实在是不良风气。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需要的是理性对待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而一些学者对难以接受的西方理论观点动辄以"欧洲中心论"批判之,则是根本错误的文风。  相似文献   

5.
李义天 《唐都学刊》2005,21(3):41-45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环境伦理学的两种基本纲领.两者对"主体"的不同界定,导致了其在哲学基础、伦理态度、解决方案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定位等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但两者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归宿,即都要面对并反思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目前的全球生态危机并不是由其中的某种"主体(性)"所致,而是由在现代性文明中丧失"主体性"的病态人格所致.故必须对现代性之消极因素展开批判,重建自由而健全的主体并以之为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6.
“环境正义”——当代环境伦理发展的现实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韬洋 《浙江学刊》2002,17(5):173-176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当代环境伦理由于缺乏对现实的关注而陷入了某种发展困境 ,对环境保护实践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无能为力。与此同时 ,由于环境保护中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引起的“环境不公”问题在环境保护运动中日益突出 ,并且由此引发了一场不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 ,而且在全球范围内 (特别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得到广泛响应的“环境正义运动”。“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和“环境正义”的一些重要思想 ,既对当代环境伦理理论及其指导的西方主流环境保护实践提出了挑战 ,也为当代环境伦理提供了一个从现实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环境问题的崭新视角。“环境正义”所代表的从现实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的倾向 ,正是当代环境伦理谋求自身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杜维超  刘杰 《创新》2011,5(2):79-81,92,127,128
学术界传统上将以"天职观"为主要内容的新教伦理作为马克思.韦伯社会伦理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新教伦理之于韦伯更多的是一种事实描述而非价值判断。通过对《学术与政治》一书的解读,展现了韦伯社会伦理对抽象层面的新教伦理的现代实践性超越,在个人领域,韦伯的职业伦理坚持学术的"科学精神",力求价值无涉;在公共领域,韦伯的政治伦理坚持价值关怀,主张政治激情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9.
当今社会,生态伦理的重构遇到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强劲对抗,厘清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伦理的关系成为生态伦理重构的关键。生成、发展于"资本逻辑"主导的工业文明语境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哲学上力倡"人为自然立法",在伦理学上则是对于"自然"的"伦理剥夺",背离了生态伦理之"和谐性"本性,导致生态伦理的解体。随着诉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人类中心主义的退场成为历史的必然,基于"生态存在论"的生态伦理应运而生。在人之存在境遇视角下,当今中国生态伦理的重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可能出路规制着其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0.
苗伟  李金花 《社科纵横》2011,26(5):126-129
人是文化环境的主体,在文化环境面前,人具有最大限度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文化环境是人直接面对的文化境遇,它既是人生存状态的集中反映和整体展示,又是人进步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实依据。努力创造一个优质的文化环境,对人的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必须担负起文化环境优化的使命,通过各种创造性实践去优化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雨欣 《创新》2018,(2):72-79
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过较为深入的学理与现实关联的探讨,而在哲学历史的演进中,会看到在以实践为研究对象意义上的实践哲学自身的发展中也始终有着两种不同的样式,即精神性的实践哲学和现实性的实践哲学.在古希腊时期,伊壁鸠鲁哲学之终极目的是使自己的哲学在对精神的教化之中,成为大众所接受的"灵魂的良药",进而借助这一思想的方式来平息当时大众的惊恐和拯救大众的灵魂以使得他们从恐惧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一种灵魂的无纷扰状态,这种哲学的样式是内隐或精神的;与此种哲学有着不同旨趣的哲学类型还有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样式,在马克思的理解中,哲学不仅仅滞留在精神的自我的土壤里,真实的哲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感性的历史现实活动来改变外在世界,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使得人类获得其现实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这种哲学样式是外显的、现实的.事实上,马克思哲学在超越伊壁鸠鲁哲学的实践概念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哲学的实践方式是对象性的、现实性的、能动性的.  相似文献   

12.
高扬  袁祖社 《唐都学刊》2011,27(2):39-43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源流,在当代,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又具有了新的理论起点与涵义。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主体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同时又是其在当代我国改革实践中的发展与创新。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实践价值指向便是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伦理意蕴的观照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13.
杨向春  张华 《唐都学刊》2010,26(3):18-22
2008年10月3日至5日,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中五千年: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启夏苑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和文博系统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西北环发中心主任侯甬坚教授作了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主题发言,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西北环发中心前主任朱士光教授阐述了关中地区的区位特点。  相似文献   

14.
贺来 《求是学刊》2012,39(4):5-11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思想来源在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这种观点同时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推广.俞吾金教授的《实践与自由》一书则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真正来源——作为现代哲学典范的康德哲学.马克思从康德那里继承并推进了“实践”和“自由”两大主题,其哲学体系的本质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理论哲学的范式与马克思哲学关于“实践”的有限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的理论哲学范式是在"存在"本体论的逻辑终端中,或在"内在意识"的思维至上性中加以确立的,这就意味着西方哲学的范式本质上是一种"理论形态",是将自在世界或现实世界纳入"意识"范围内的理论描述和精神映象.这种理论哲学的范式其基本目标是提供某种永恒不变的普遍性解释,这种解释是跨越"时空"的,超越"历史"的,因而在总体上具有"无限性"的特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方式与西方哲学的理论范式根本不同,其面对的对象是"现实世界",这意味着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思考方式既受着"时空"的制约,又有"历史"的因素参与,表明马克思哲学有其"现实"的"实践"的功能,而这一实践思考方式的本质是"有限的".从这一分析理路入手,可以从新的向度上进一步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特质.  相似文献   

16.
袁祖社 《唐都学刊》2011,27(3):27-31
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诉求主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在当代中国,这一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11年两会描绘了"幸福中国"的美好图景,而民生是这一美好图景的原色和底色。党的十七大以来,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当代中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重心。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需要各项切实有效的政策、制度保障,更需要学理层面的理论关切。民生关涉人的生计、生活以及发展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的民生问题,譬如,民生资源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国民生活幸福感问题、人的生存尊严问题等,即构成民生伦理的应有和基本的问题。开展并深化民生伦理问题的研究,对切实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促进伦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科价值。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为了推进对民生以及民生伦理问题的关注,我们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稿。本组文稿既有对民生伦理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分析,也有从制度层面对民生伦理问题解决的深层思考,同时还有基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有关问题,对民生伦理的思索。期望这组文稿对民生问题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教科书哲学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界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寻找新的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确立了两条基本路径;实践哲学的路径和知识论批判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葛兰西以"实践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名词,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体现出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理解。葛兰西强调实践哲学是"绝对历史主义"的哲学,并将历史主义原则贯彻到哲学的产生、哲学观、人的本质等多个问题的论述中。葛兰西强调要"历史地"考察问题,将实践作为哲学的本质,认为实践哲学是超越了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一元论。  相似文献   

19.
“客观性”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并引申出所谓的客观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概念的引入来解决这个问题,而现象学则引入“主体间性”概念试图消解这个问题.这两种方案存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差异,但同时也具有共同之处,即对于相对主义、主客体关系以及人类生活意义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张方玉 《唐都学刊》2012,28(3):47-50
从墨子思想的整体看,“兼爱”、“功利”的主张与家庭伦理之间确乎存在诸多差异,致使其被孟子直接斥为“无父”。但实际上,墨子吸收了儒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人伦思想,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沿袭了儒家“家国同构”的路子。同时,墨子把“兼爱”、“功利”作为家庭伦理的思想基础,力图消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并使之相融合,从而完成了墨家家庭伦理思想的悖论式建构。这就为古代家庭伦理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成为中国家庭伦理思想史上颇具特色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