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新疆人,我在新疆出生、长大,这么多年未曾离开。新疆是我的家乡,家乡无传奇。对你们来说遥远新疆的传奇事物,对我来说都是平常,我没有在我的家乡看到你们想象的那个新疆,那个被遥远化、被魔幻化的新疆。至少我个人的生活,我认为是平常的,我从来没有书写过新疆的传奇。我从来没有猎奇过新疆,因为新疆的一切事物都是我熟视无睹的。我看着它们看了半个世纪,在我眼中它就是一个我生活的新疆。  相似文献   

2.
情牵朗木寺     
终于到朗木寺了。你不是我,你自然不知道我对朗木寺的感情。我用不着你对我说郎木寺有天也许会老,老得失去今天他所吸引我的一切。但是我坚信倘若有一天我会了无牵挂,那么,我要选择孤独终老的地方一定是朗木寺。朗木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论风景,不及中甸;论趣味,不及朗德;论风情,不及泸沽湖。姐夫说他像个中世纪的村落。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如此地眷恋他,我想我是在知道朗木寺之前就爱上他的,因为我知道他同样是在知道我以前就爱上了我。初到朗木终于踏上了朗木的土地,晚上自然宿到八斤的旅棚里。妈妈在电话里听说我跟三个陌生男人睡一个房…  相似文献   

3.
我认识王月时王月还不认识我。 那是某年某月在某部看业余演出,其中有一个年仅十七八岁的姑娘唱了一首地方民歌,我说,这个演员不错,虽说唱得稚嫩,但有潜力。 王月认识我时,我却不认识了王月。 那是事隔几年后的某年某月某日,我正在家里写东西,突然有个身着军装的姑娘说请我写首歌,我说你叫什么?她说不认识了?我叫王月。我说哪个王月?她说,就是某年某月某日  相似文献   

4.
星星和月亮     
沙平 《民族论坛》2001,(4):46-46
我是一名退休中学教师,如果有人问我:“学校中最值得你留恋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学生是我心目中的‘星星和月亮’!”。我情之所钟,独在于此也!  是的,就是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天使”,他们给我带来了生活的温暖、灵魂的慰藉。他们的忧喜爱憎全出自纯洁的肺腑,一切是非观念全来自无瑕的心田。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心灵是“不设防”的。我可以自由而自然地生活而无须戴上什么“面具”;我的心灵永远年轻乃至童心未泯,尽管我早过“知天命”之年矣。我对他们付出的不过是一颗平凡的爱心,而我收获的却是一片温馨与爱戴。 我教的是初…  相似文献   

5.
方可 《民族论坛》2013,(6):24-25
正"说实话,当时我80多岁的老母亲身体不好,需要我的照顾,我儿子又在准备高考,我也放心不下。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更希望能在家里的事情不是太多的时候再去(援疆)。所以,当医院领导告诉我,需要一名妇科方面的骨干去援疆时,我还有些犹豫。后来,是我丈夫给我吃了颗‘定心丸’,他说,你去吧,家里就交给我。"谈起自己当初去援疆之前的想法时,李雪英说她感到有些惭愧。但当我们问起她现在的感受时,李雪英毫不犹豫地说:"得大于失,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当中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猴女子     
我是一个猴女子吗?这怕不会错,因为这是外婆的话。 我说不清猴女子是什么意思,外婆也未必,这是一句方言。方言就是这样,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想想外婆叫我猴女子时的情形,我大体上意会了哪种女子叫作猴女子。 小时我太野。我想起,我淘气的程度,胜过了一块与我玩耍的任何一个男孩或女孩。而我们一起做出的那些荒诞不经的事,有许多缘于我的策划。那应该叫做鬼点子。  相似文献   

7.
我身上的某种气质使我难以融入这个时代、这座城市,难以融入到知识分子和文人学士中间去。他们也强烈地感觉到我是一个异类。1989年我进入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师姐朱伟华说我是一个天生的"解构"主义者。理解张承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尴尬的难题。多少年来,我一直抗拒着他,始终回避着他。在张承志极力要成为一个强者的时候,我一直在追求成为一个"弱者"。陈福民兄读出了我的文字中间迥异于张承志  相似文献   

8.
我离开家乡才知家乡与我的关系深重。离开之后的生长,对原本生长有了重新发现,有了再植。灵魂是在后边的日子里感觉到并被它牵引的。我对自己走出去,感觉到高兴,有距离,能多知自己和原生地:我用很多时间去思想我生长的土地。它在我的觉悟里,在我的日子里。这些年我没间断借助写作、阅读和思想了解、认识和理解它。  相似文献   

9.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丑,帅的人多了便有了丑,我来了,就又没了丑。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见过我后就改口了:我帅故我在。语气十分强硬。我是残疾人学校长大的,先在奇丑无比班读书,几天内使所有同学患上了自恋症,于是为我特设了一个班,叫丑的n次方班。初恋当然是网恋。见面那天,距我五十米时她就疯了,家长报案,法院认为长的丑的确不是我的错,但约出来吓人就是我的不对了,判我整容3年,整的丑上加丑。我朋友都是丑人,都单身,也都单的心服口服,除了一位,这位发誓要结婚。那天他在街上拦住一绝色美女,递上一相片,是他与我的合影,美女看了后,一…  相似文献   

10.
援藏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我叫杨昌林,是武汉大学一名退休教师。我所做的一些事情都很平凡,是一个老党员、老援藏、老教师应该做的,与党的要求、与西藏同胞给予我的相比,远远不够。我出生在湘西一个贫困山区,从小母亲去世,是姐姐将我一手带  相似文献   

11.
我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中国的,好像是某一天突然间对中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刚刚开始使用ICQ,渐渐地对上网聊天入了迷。很快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我带出了国界——能够从网络上探寻异国文化的奥秘真是很奇妙,只要在键盘上敲敲字就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至今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中国人作为我的第一个网友,也许是从他身上我发现了中国人的友善、好奇,从而对了解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吧。我潜意识里觉得中国和意大利在很多方面非常相似,就好像是我的“第二故乡”一样。很快,我的中国网友越来越多了。我的首次中国之行始于2…  相似文献   

12.
最美的嫁衣     
那一年我去辽西山区搞社会调查,这是学校给我的任务。那是大山深处极贫困的一个小村子,几乎与世隔绝,我主要是调查那里的教育情况。正赶上村里学校的一个老师生病,我便代他上了一个月的课。学校只是一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学生也只有十几个。村上让我吃派饭,就是挨家挨户地吃。我知道每一家都很穷,便跟村长说不必另做,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去的第一家姓张,他们家有个孩子在我代课的班上读书。他们家住的是一个座小小的石头房,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推门进屋,屋里的墙上棚上是用报纸新糊的,地面也是纤尘不染。炕上坐着一位老奶奶,我的学生张…  相似文献   

13.
算来我从宁夏回到北京已经一个月了,这次采访既不是我两年采访生涯里时间最长的,也不是走的地方最多的,但却是最让我难忘,最触动我内心的。20天的宁夏之行,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让我铭记在心,不舍相忘。回来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做即将于第六期出  相似文献   

14.
认识福兰克和苔是在小城的枫叶情酒吧里,他俩都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 那天晚上,外事办的英语翻译倪春小姐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有几位外国朋友等着见我,要我到枫叶情酒吧会面。 我知道,要见我的这几位老外,还没有来小城之前,倪春就已通知我,他们是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专家,热心民族文化教育,此次是专程到苗寨考察研究苗族文化教育的。因我在民族部门工作,又  相似文献   

15.
<正>黑色的梵林白日里去观音岩,遇到一个饶舌的向导,很倒胃口,只得倦倦而归。吃罢夜饭,我要单独去观音岩。朋友们问,我只不说;笑我夜游神,我也懒得分辩。我牵挂着,模模糊糊地似有一份心  相似文献   

16.
怀念公溪河     
林涛 《民族论坛》2013,(1):61-63
正公溪河,我的母亲河。我不晓得公溪河的生日,我问过村里几个白胡子的老公公,他们也弄不清公溪河的年纪。但我相信她是一条年轻的河流。不然她哪会不舍昼夜不知疲倦,哪会载得动满山的竹木,哪会繁衍出满河的鱼虾,哪会起起伏伏骚动不止,半点都不含蓄淡定。她是我睁开眼看到的第一条河流,那时的我没见过世面,我的世界还很小,不晓得长江黄河,也不晓得五湖四海,公溪河是我童心世界的江湖。邵阳绥宁的张家冲,是公溪河出生的地方。一脉涓涓清流,由南往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怀念     
1998年的夏天,我刚从外地出差回来,主编给我两个稿子,说,昨天吉首大学的彭志明来送稿子,还问起你。后来我知道他此次来长沙是为了评审副教授的事情,交了论文,还要答辩。当晚回家在台灯下看完了他的两个小说,我择了其中一篇《三生无幸》。记得写审读报告时我有些激动。虽然只是短篇,但文中主人公与生俱来的苦闷和令人震撼的自我解脱之路,使我为之动容,我更愿意把这个小说理解为是作者对人生困境以及突围的隐喻。第二天我把编好的稿子和审稿意见给了主编。期间我未和彭志明联系,想等发稿的事情最后定下来再说。一晃几天过去了。一天傍晚,我和…  相似文献   

18.
1974—1978年,我先后在云南省西双版纳一个名叫勐哈的傣族学校和一个名叫曼种的寨子当教师。今生今世我都无法忘怀那段人生中最厚重的经历。回老家重庆30多年了,我依然时常牵挂着我的那些孩子,思念那美丽如画的傣家校园。2009年5月14日,我携我的先生终于回到了勐哈,回到了曼种……  相似文献   

19.
当我把汽车从剑河县城开出来,走上沪昆高速公路,看到两边山坡上一片白雪茫茫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很是忐忑不安了。因为按计划,我要走的下一站是报京侗寨,这也是我整个寒假旅程的最后一站。这一站结束,我就直接返回湖南了——我原先的寒假旅程表中本来并没有报京侗寨。但是,就在我从湖南回到故乡贵州榕江后的第二天,即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就传来报京侗寨被大火烧毁的消息。当时我就想立即赶往报京看看,但诸事纷繁,一直脱不开身,所以我把看望报京的时间安排到了最后。但我没想到最后这几天的天气却十分恶劣,整个中国南方大范围降温,贵州更是遭遇严重冰冻.很有点2008年冰灾的势头。  相似文献   

20.
我是1973年入伍的,一直在新疆工作。是人民军医这个职业,给了我为边疆各族人民做一些事的机会。这些年来,经常有人问我,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坚持这么做?我的体会就两个字:感恩!感党之恩,感人民之恩。我始终不能忘记,从上小学到高中,学校每次通知我减免学费时的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