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先生推出颇富创辟意味的《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原型与流变》(1990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之后,继续在主题学研究方向上勤奋求索,作为这种努力成果的,便是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主题学》的问世。这部长达百万字的著作分为四册,即《意象的主题史研究》、《江湖侠踪与侠文学》、《悼祭文学与丧悼文化》、《母题与心态史论丛》,它们各司其职而又密切联系,共同为“主题学”学科之建构效力尽责。书中将原始思维与艺术思维研究、文学与泛文学研究、雅文学与俗文学研究、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几个方面融合沟通,联袂而行,表…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小说《边城》一直被认为是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实际上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丰富而隐匿的,应该说《边城》主题具有对话的多样性,即小说从东西方文明的对话角度,从东西方宗教精神,从隐秘的中国现代精神的角度揭示了《边城》主题对话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边城》主题隐秘的对话走向敞开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文史哲》2010,(5)
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从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中"分离"出来不仅是出于研究策略的选择,更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国诗学之特质以及中国诗歌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有关;近年来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的发展现状说明,正是在比较文学之"主题学"研究之观念和方法论的引领下,中国古典诗歌的主题研究才有了不断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4.
王立先生专治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已经多年,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为海内外学者所瞩目。从(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的结集出版,到《中国文学主题学)(全四册)系列丛书的推出,王立先生的研究不仅为国内古典学界引入主题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一直处于该领域的最前沿,并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以其高水准的著论启示学术同仁,推动主题学研究的成熟发展。1998年底,王先生(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一书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无疑又为国内主题学研究增添了重要的一笔。《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以下简称(复仇》是作者长期学养的积累。它的…  相似文献   

5.
“国家主题”主要涉及文学主题、题材、意象等多方面内容,并可以以类型化、个性化、动态的视野把握文学与历史、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文学史的角度上说,194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由于社会、政治、文化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本文在充分联系时代语境的前提下,从五个主要方面研讨“国家主题”在这一时期新诗中的呈现,在重绘1940年代新诗图谱的过程中,为中国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审美意象的结构分析吴风在中国古典美学里,意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从思维方式上看,它衍生于先秦《易传》的“易象”和庄子的“象罔”。南朝的刘勰在美学领域首创“意象”一词。自唐始,许多论者开始关注意象,屡以意象论述诗歌分析书法。到了明代,意象说真正成...  相似文献   

7.
从白居易的情理观看《长恨歌》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白居易的情理观看《长恨歌》的主题王太阁《长恨歌》的主题,聚讼纷坛,见仁见智。本文将以白居易的情理观为依据,从分析情理矛盾的角度入手,在善与美的悲剧冲突的美学理论的层面上,重新审视《长恨歌》的主题,冀以得出更加切合作品实际的结论。白居易是一位感情丰富...  相似文献   

8.
《周易》意象与中国古代文论刘泽根(陕西财经学院)刘勰在其论著《文心雕龙·宗经》篇倡言:“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而《周易》是一部专从“意象”的角度来展开论议的,“《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①扫象则无《易》。它的深密几微的意象内蕴及独特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日本汉学家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也为中国学界提供了独特的"他者"视角,从日本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特点中,可以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本文选取清水茂的《释"白日"》作为代表性论文,分析日本汉学家在研究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时的独特视角、惯用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特点,以期为国内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数百年来的《水浒传》研究 ,特别是其主题研究 ,不同的角度、语境与释读者 ,从而构成多样的小说主题形态。我们从《水浒》文本的不确定性、主题释义的开放性、接受者前理解的介入性、文化语境的历史变迁 ,探寻出《水浒》主题释读的多重困境。因而 ,决定着小说主题解读方法必然由“非此即彼”的单极思维、“亦此亦彼”的中庸思维向“非此非彼”的多元思维开放  相似文献   

11.
王伟 《齐鲁学刊》2002,(3):47-49
《吉姆爷》是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长篇代表作之一。它作为英国文学第一部突出的现代主义作品,一直到现在仍有很大争议。国内学者倾向于将康拉德看作一位道德家,多从道德的角度对《吉姆爷》的主题、人物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西方评论家则借助精神分析学、语言学等理论,拓宽了对《吉姆爷》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现代怀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人类的一种心理机制和情绪功能,怀旧在本质上大概是没有“古代怀旧”和“现代怀旧”的差别的。作为一种美学实践,怀旧也是古已有之。比如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怀旧意象,现代都市小说中的怀旧主题(从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到张爱玲、苏青,再到苏童、须兰、王安忆等),80年代末的校园民谣(《同桌的你》、《再回首》、《团支部书记》等),90年代以来的感伤电影和“老”系列的摄影绘画艺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红粉》、《风月》、《上海故事》、《花样年华》等,老照片、老城市、老房子等);西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主题”主要涉及文学主题、题材、意象等多方面内容,并可以以类型化、个性化、动态的视野把握文学与历史、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文学史的角度上说,192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由于新诗体制初创,经历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而更具典型意义.在充分联系时代语境的前提下,从郭沫若的创作及其“典型化”、“爱国诗”及其现代伦理意识、“五卅运动”的分界线与“国家主题”的发展、“革命诗歌”的“国家主题”四个主要方面研讨“国家主题”在这一时期新诗中的表现及内涵,可以在重绘1920年代新诗图谱的过程中,为中国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提供参考个案.  相似文献   

14.
王立教授历时九年写成的专著《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作为李炳海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丛书”之一种,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文学主题学学科建设上,是一件值得一书,可喜可贺的事。作为国内主题学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从中西比较和传统主题、母题史溯源的角度,共分为“绪言”和九个章节。首先,作者具体剖析了中外大量作品,比较了中西方文学对于复仇者动机意志、复仇目的、方式手段表现的相异之点,复仇与爱情婚姻的关系及其得到的褒贬评价。又从鬼灵神秘崇拜、侠文学精神、法律与执法…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历史小说,具有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拥有众多的读者,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我国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对于这样一部优秀作品的主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目前,学术界对《三国演义》主题的看法,有拥刘反曹、正统思想、忠义思想、歌颂仁政、由分裂走向统一、讴歌封建贤才、反映三国兴亡、反映农民愿望、追慕圣君贤相风云际遇等多种。但是由于多是从小说的某个方面或不同角度来概括的,难以总括全篇。其实象《三国演义》这样一部“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的鸿篇巨制,企图用三言两语概括它的主题 是很困难的。 所谓主题是作品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所显示出来的贯穿于整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恩格斯说过,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我们时代的一种思想的代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研究《三国演义》的主题,就应从分析作品描写的三国历史和塑造的一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来,叶嘉莹女士先后在台湾、美国与加拿大讲授中国古典诗词,曾于1979年回祖国讲学。1980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著作《迦陵论词丛稿》。作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古典诗词与古典文论,对于古典诗歌与古典文论的研究,对于比较文学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一、从庐山外望庐山,用西方文艺理论来探索中国古典诗词,嘉木显,美竹露,时有新意  相似文献   

17.
独特新颖的构思模式-读阿来的《尘埃落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以诗化的手法去构思小说 ,从主题、题材、结构等几个角度赋予作品意象化的象征色彩 ,使小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何晓晔 《江淮论坛》2011,(6):189-192,113
无论是中国古典美学还是西方近代美学,"文学意象"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它作为审美范畴是在理论上对存在于创作者和欣赏者大脑中的意识形态的艺术世界的概括。本文主要以人物意象为例,从文学创作心理学角度探讨文学意象在文学艺术家的意识空间中的动态流变。  相似文献   

19.
阳清著《先唐文学人神遇合主题研究》一书,凡34.4万字,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全书以唐前文献中所反映的人与神性集体之间的交流、沟通抑或逢遇为核心,通过综合分析神话传说、诗文辞赋、史传杂记、志怪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中出现的,间接或直接与人神遇合文化相关的意象、情节、内容、主题、叙事类型等。考察唐前这一历史和文学发展阶段人神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华 《晋阳学刊》2007,(3):117-121
穆旦对现代诗歌最重要的革新在于凸显了过去新诗中所忽视或未曾处理好的"知性".在将"思"成功楔入"诗"的过程中,意象的运用起了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穆旦的诗歌中,除了那些贯穿在每首诗内诗情流转与诗思运行之中的单元意象外,值得重视的便是关联并统摄着全诗主旨乃至整个诗作母题的主题意象.这些主题意象主要是在现实、生命和玄学这三个主题层面上呈现的.深入考察主题意象在不同主题层面的表现形态和呈现方式,具体探究意象设置与意义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许能够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把握穆旦诗歌建立在主体原创基础上的艺术个性和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