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追寻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发生联系的背景和原因,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和宗教文化互动影响的规律是这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缺乏对宗教文化的整体性思考和对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精神性探索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关系研究的新突破在于对文学中终极关怀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2.
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后期有鲜明特点和重要影响的文化现象,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徽州文化对新文学先驱者及现代新文学发轫期的影响;徽派朴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渊源;徽商在徽州文化和白话文推广中的作用;徽州文化对现代文学创作的浸润。徽州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体现了文化阐释与文学新变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白马湖作家群面对的三种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独特生命痕迹和文化影响的作家群体,白马湖作家群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格根基,将文学、教育、美术、宗教等进行了完美的融合。然而在这些融合中存在着一些微妙的裂隙,从而在日常生活与艺术化生活、艺术与宗教、文学与教育这三对矛盾内部形成了各自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中美现代文学作家在接触宗教文化时有其独特性.文章从思想文化背景上分析了中美现代作家在接触宗教文化时所持的基本态度,所体现的基本规律,所提出的问题与应对方式,指出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中美现代文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晚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局外人”文化立场,受这一立场的影响,对公众日常历史观的宣扬成了其后期小说的创作主旨,而小说的散文化写作则成了她后期小说的主要创作手法。这种新的创作主题和艺术形式形象地传达了她对公众之声的重新思考和意图弥合精英与公众之间的鸿沟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作家作品研究、现代思潮流派期刊研究、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关系研究、现代诗歌研究、现代文论与批评研究、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及文学史的编写等六个方面对新时期以来湖南现代文学研究三十年作出总的综合论述,认为湖南现代文学研究三十年成果丰富,成绩斐然,不少学术成果具有开创性、前瞻性、重大性。  相似文献   

7.
宗教在托克维尔那里具有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它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人提供安身立命的依据,同时也使人在一定程度上从其私人领域中抽离出来,关心和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由于托克维尔主要将宗教看作一种与公众意见相关联的"教条",故他关心的重点在所谓公民宗教,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超世性宗教。对托克维尔来说,宗教是使人在现代社会仍保持一些贵族品质的少有的精神力量,这也是他认为现代社会的自由尤其需要宗教的原因。与马基雅维利一样,托克维尔关心的重点是宗教与公民美德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和《比希莫斯》中的神学政治论,评判霍布斯对于宗教的哲学立场与实践立场,阐明这种宗教抉择背后霍布斯政治哲学的根基,同时评介多位现代学者对霍布斯神学政治论的研究,并且展望一个较大规模的研究:即现代政教合一体制是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评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朱维之的《基督教与文学》是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而美国学者罗宾逊的《两刃之剑》,则是该课题的奠基之著。进入90年代,国内先后出版了《十字架下的徘徊》、《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旷野的呼声》和《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等四部重要专著,打破了这一课题研究中的长久寂寞。这些研究或将宏观视角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或从宗教文化角度观照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或以自己的研究填补现代文学史领域的某些空白,或进一步拓展该课题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在文化传布和影响下的深入探索。但更为宏观和理论化的研究、文学本体的研究和与同类现象的国别比较研究等,仍是该课题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主要局限于现代小说这类文体上,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现代文学在文体方面存在的多样性的特点。中国现代戏剧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在很早就对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予以关注的,特别是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的洪深曾经系统地从理论上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现代性"做了分析和总结。在当代学者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时,这一点几乎无人提及。这既不符合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实际,也不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以《心灵史》为标志 ,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从文化寻根进入到血缘寻根阶段 ,《心灵史》的杰出之处在于它对 2 0世纪中国小说宗教母题叙事的发展 ,一方面 ,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文化比较中体现宗教价值取向的理念 ,使伊斯兰宗教文化第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诗性的阐释与定位 ,另一方面 ,作者在叙述中的激情投入不仅体现了现代文学宗教母题叙事模式的扩张 ,而且体现了当代知识者对宗教价值取向自由言说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读佛经的现象并不罕见,但只有鲁迅、周作人、胡适等少数作家自觉地站在现代哲学的高度,真正坚持了“无神论”的空观立场,彻底地抛弃了“天人合一”的本体论思维传统,走上了自我澄明的精神之旅。以空破有使他们在寻路过程中,对信仰持一种既信又疑的审慎态度,一方面献身社会,一方面又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个性,这是极其难得的  相似文献   

13.
以新生活运动自身的两面性,及其在不同文本中的不同形象出发,可考察历史事件在不同媒介中的不同叙述。具体则通过对罗明佑的电影《国风》与沈从文的小说《长河》进行细读,来探讨媒介、叙事立场等因素时历史叙述的影响:罗明佑与沈从文叙述之间的差异,除媒介的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二人所处历史位置及对历史进程的理解之间的差别。罗明佑是电影这一现代都市娱乐业的介入者和推动者,他既有对现代都市景观的迷恋,同时又有对政治政策的妥协,叙事因此出现了内在的裂痕;与罗明佑从反对都市文明的立场理解新生活运动相反,沈从文将新生活运动本身理解为一次现代化运动,他从乡土文明的角度对新生活运动进行质疑和讽刺,却又不自觉地流露出对现代生活的憧憬,这种矛盾性与其对民族重建方式的思考有关。而新生活运动本身的复杂性及叙事中的矛盾,也为反思现代文学研究中传统一现代的二元思维模式提供了一个有效媒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力图表明,文学与宗教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神话本质,其表现是在许多故事背后的一个“永恒”的故事,而普罗米修斯的神话就是一个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命运的永恒的故事。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结尾句“They endured”是许多文艺杰作的真正主题,其重要意义之一——在精神上支撑人们“渡过难关”是文学与宗教的共同职能。现代文明下神性的没落意味着英雄性格的消泯,随之而来的是流氓意识的泛起。西方现代文学的共同特征正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的批判和对神性的怀恋与呼唤。根据这一观点,作者对《老井》和《红高粱》的创作进行了哲学层次的分析,进而对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所面临的危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到国共合作之初,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科学”立场,视宗教为迷信;基于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政治目的,批判宗教;但在构建个人性情培养、社会向善建设等方面,却又主张从宗教中吸取资源.早期共产党人这一宗教社会观在今天仍产生着政策范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学自诞生之日时就与现代传媒共生共存、互动互促、相辅相成、并进并举。现代传媒既是现代文学的生成与存在的载体又是现代文学得以广泛传播的媒介,它既为现代文学发生发展营造良好文化语境并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又与现代文学在文本文体上形成“互文性”的同质同构关系;特别是数字媒体对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媒体给予极大冲击,改变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一统天下的格局,使现代中国文学出现跨媒体传播的态势,并生成了作者、读者与论者互联互通的同构一体的网络,为现代中国文学总格局增进了网络文学这一独特形态,或者说在现代中国…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许地山的思想抑或是他的创作,都表现出宗教的深刻影响,这一点为现代文学研究界所共识。许地山既是一个宗教徒,又是颇负盛名的比较宗教研究专家,他写下了大量的宗教研究论文,并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实践他的宗教理想与主张,表现出一种对新的宗教精神的追求。1923年许地山曾作过一次十分精采的宗教演讲,首先指出“宗教的本体,是人生普遍的需要”,接着分析了“中国现在缺乏的宗教精神”,而“我们今日所需的宗教必要合于中国现在生活的需要”,最后慨叹“宗教既是社会多年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休谟以其经验论的立场和怀疑论的主张,批判了“宇宙论论证”和“设计论论证”,否定了“上帝是可以用理性来证明的”这一命题。而其所提倡的“仁爱”道德,以“社会公用性”为原则,将道德变成单纯的激情活动,区别于宗教神学和僧侣道德。休谟对自然神论的批判标志着自然宗教的衰落,他的宗教思想对后来的启蒙思想家对理性和信仰的思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西塞罗的神学立场与宗教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具体考察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神学立场与宗教态度 ,指出西塞罗的神学立场与他晚年的哲学立场一致 ,一方面他以学园派怀疑主义的态度对以往神学观点进行研究 ,运用希腊哲学中的理性神思想对传统的、神人同形同性论的希腊罗马宗教进行批判 ;另一方面又站在有神论的立场上批评以伊壁鸠鲁学派为主的无神论思想。文章结合西塞罗本人的宗教经验对他的宗教态度进行辨析 ,指出他高度重视宗教的社会作用 ,但把传统和习俗作为宗教信仰的基础 ,又用宗教信仰作为政治、法律的合法性证明。最后结合实际 ,指出研究西塞罗宗教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学创作者的创作历程印证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脉搏。在中国社会与政治的激烈变动中,有的创作者表现出种种变动,前后时期的创作表现出不同的色彩与风格。有的作家在历史与现实的表象下,始终保持着自己不变的言说立场,体现出一种执着与韧性。沈从文就是这样一位创作者,在历史的浮光掠影中,始终保持着自己"乡下人"的立场,永远珍藏着自己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