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开拓性、继承性、系统性、前瞻性、务实性、本土性、开放性等重要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发展规律和实践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我们党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巨大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创新地解答了关系我国改革成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新创造;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理论创新.这三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活生命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诸多矛盾的新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原则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政治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日益完善,教育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及党的理论创新相比,仍存在某些不适应,只有继续改革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本化、大众化、立体化,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对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行了继承、创新与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其中绝大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实践、探索、创新的成果。他的“三个有利于”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不但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以实践作为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在理论创新中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在理论创新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与建设,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取得了一系列思想创新的成果,这集中体现在:形成了对待马克思主义要秉承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科学态度;明确了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主线;提升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主体意识;进入新时代,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现的新问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全方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运用新思路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奠定了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集中体现了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立足客观现实,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是理论创新的客观依据;善于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独创性经验,不断用改革开放的实践加以丰富和发展,是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解放思想,发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是理论创新的主观条件.把握这些基本规律对于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主线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并总结其中的历史启示,目的在于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历史性命题,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方向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系准备了条件,应抓住时机,在这个总纲内,全面构建更加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系,并将这个理论体系写在党的旗帜上。  相似文献   

12.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超越自己,在理论创新中不断开创新境界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是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历经百五十余年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一理论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改变自身的理论形态,更是通过所蕴含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和开放精神,引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超越、创新而体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集中体现和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实践路径,探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中的实践要求,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打破了人们思想上的紧箍咒,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思想解放促进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劳动幸福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命题,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幸福何以可能?这是构建新时代劳动幸福亟须解决的首要理论问题。新时代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在理论、历史与现实的三重维度考量中得以体现,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中华优秀传统劳动幸福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为其学理基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为其历史条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其现实基础。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厘清新时代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对推进该领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理论特性,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概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持不懈地在实践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承载了党的理论创新传统,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当前,必须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贯穿于学习实践、研究实践和经济发展实践当中,以进一步推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