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积极财政政策执行以来,国内理论界对其效应进行了很多分析,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显著论、一般论、无效论。[1]笔者观点虽然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方面作用很大,但其他如拉动民间投资、消费和城市就业等方面却不尽人意。原因何在?通过对我国制度安排的分析,笔者认为许多可能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旧有制度,在向新制度变迁时,必然会导致政府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梗塞,甚至出现政策的作用机制发挥失灵。在对制度约束下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研究后,笔者提出当前实施的稳健财政政策,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从有关影响政策效应的制度安排上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同时在政策手段上多运用税收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2.
有利于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8-2000年间,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1.5、3.5、2.3个百分点。但我们同时也应当看到,积极财政政策的分配效应并不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真正意义上应用西方的财政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是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虽然积极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明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但其他方面如拉动民间投资与消费等不尽如人意.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过程中,许多可能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旧有制度,在向新制度变迁时,必然会导致政府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梗塞,甚至出现政策的作用机制发挥失灵.笔者建议,目前的中性财政政策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应注意从有关影响政策效应的制度安排上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改革,在政策手段上应减少公共支出,多运用税收这一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4.
200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出现重要转机: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由回落转向回升。 但目前经济回升尚不属经济自发增长能力增强的表现,而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政 策效应。能否使我国国民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轨道,关键在于消费需求拉动力 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实施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积极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分配效应并不理想,突出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据测算,1998年-2000年间,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1.5、3.5和2.3个百分点,同  相似文献   

6.
三年多来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出口贸易,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关系;合理确定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制定实施正确的财政投资策略;尽力加大财政支出直接启动消费需求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1998年起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增长和拉动内需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预期通货紧缩、真实利率升高、非对称信息作用、相互强化机制和其他机制缺陷等原因 ,使积极财政政策绩效不够显著。提高财政政策绩效在于激活各行为主体的乐观预期 ;改善信息不对称环境 ;改革投资机制 ;规范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8.
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时变参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全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省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对省份经济效率提高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体上说,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过分强调数量而忽视使用效率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只能是阶段性、暂时性的,随着一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应适时适度做出相应调整,才能更加科学地调控宏观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其沿着健康、稳定的发展运行轨道前进。伴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实行,经济增长加速效应突出,国民经济领域产生了许多结构性的问题和矛盾,这迫使我国财政政策的选择有必要由扩张性向中性转移。把握积极财政政策向中性的财政政策逐步过渡的“火候”,就要充分适应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在调控目标、调控方式、调控手段和方法组合上进行适时调整,采用更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宏观调控财政手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财政挤出效应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与挤出效应的强弱密切相关 ,我国实施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 ,是否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引起国内外研究者高度关注 ,理论界对此观点不一 ,尚缺乏定量研究。依据我国经济实际运行的规律和数据 ,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 ,我们可以具体测算出中国的IS—LM曲线以及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需要民间投资来“补位”,启动民间投资可以打开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章对民间投资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西部民间投资的比较及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断调整,民营经济获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当前东西部民间投资不均衡仍将制约着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在对东西部民间投资比较的基础上,对其区域差距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我国东西部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否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收集了1994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江苏省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了简单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政策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 ,对当前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结构调整中财政政策选择的方向 ,并提出了财政政策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直辖七年以来国民经济获得全面发展,但是因为国民经济运行时间太短,发展速度过快,基础产业普遍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一、三产业固定资产投入严重不足与二产业固定资产快速增长状况不协调等,因此建议加大一、三产业资产投入,协调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关系,适时监控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入和最终产品的消费变化趋势,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开放经济下,投资率并不完全由储蓄率决定。以美国为例,尽管国内储蓄投资缺口长期存在,但仍然可以通过借入储蓄的方式为缺口融资,支持投资和经济的增长。尽管日趋严重的"双赤字"已经成为制约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掣肘,但反观我国当前经济存在的若干问题,这种与我国成鲜明对比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高人均收入、高社会福利的社会体制,仍不失值得我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是在已初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由投资、需求结构升级拉动的自主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恢复性增长和热度增长两个阶段,在恢复性增长阶段,非国有经济和一部分国有经济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者;在热度增长阶段,处在升级产业链中的企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拉动者。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是初步的,此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程又带有体制转型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膨胀型投资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改革前后经济波动呈现出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具有膨胀型波动的特征。消费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贡献远大于投资,而投资的波动是造成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为减轻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让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应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使用,对投资膨胀进行适当抑制。  相似文献   

19.
宏观经济过热的形成机理和判别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过热与正常经济增长的区别在于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正常经济增长的投资来源于储蓄率上升和自愿储蓄的增加;而导致宏观经济过热的投资来源于信用扩张所导致的挤占消费、强制储蓄。前者将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后者则将导致一个经济从繁荣到萧条的周期波动过程。目前,我国的投资膨胀、信用扩张和少数生产资料涨价并未达到导致强制储蓄挤占消费的地步,宏观经济并未过热。但不良资产的上升和外生因素引起的信用扩张失控仍有导致经济过热的风险,因此,应采取结构性政策,通过既鼓励又限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方面要保护正常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宏观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20.
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纯数字层面上的经济增长,还体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切实的经济增长方式上。对地理位置在东部临海的1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可以得到投资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影响。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地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当注重改善利用外资的结构和效率,适度提高企业的负债能力,注意平衡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