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的含义是表示某事物向“×”性质或状态转化。比如:“典型化”表示把不是典型的事物转化成典型的事物;“美化”表示将不是美的东西转变成美的东西。“×化”运用的范围很广;1、它可以表示一种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例1,所谓“娱乐化”,实际上是一种在人的日常心理和行为层面上对于责任、义务……。/所谓“世俗化”,同一般意义上的“庸俗”……是有差别的。2、它可以表示要达到或实现的某个目标。例2,要减少零部件进口,逐步实现国有化。要十分注意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运用和创新,逐步做到标准化。3、它可以表示在某种条件下出现或…  相似文献   

2.
英语里“婉言”一词euphemism来自于希腊语,eup是“好的”或“好听”的意思,pheme是“言语”(sPeech)意思。它是英文中一种修辞格,有时被称作“婉言”或“委婉语”,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技巧。因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禁忌,使人们的交谈受到限制,但在交往中往往又不得不提及那些被视为禁忌的事或事物,于是人们便使用一种较为委婉动听或间接隐晦的词语方式来表达那些被列为禁忌的事物,英语婉言大量地被人们应用现实语言交际中。它具有含蓄婉转,形象生动,表达丰富,隐情于言里行间的特点。某些语…  相似文献   

3.
<正>在讲话与文章中,有时不把要表达的事物名称直接说出来,而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名称取而代之,这在英语修辞上叫做换喻,或转喻(汉语中与之相应的修辞格称为借代).其英文名称为meto-nymy,来源于拉丁语metonymia,meto-uymia-词又借自希腊语metonumia,含义是“substitutenaming,”即“替换  相似文献   

4.
瑞土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提出了“能指”与“所指”这套符号概念,用以说明抽象概念或具体事物跟用来表示抽象概念、具体事物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概念、事物及其意义叫做“所指”;概念、事物及其意义的言语表现或文字表现叫做能指。在某种程度上说来,所指处于能指的背后,并且只有通过能指才能到达所指。能指是中介物,它需要有物质为依托,“意义”是能指与所指联结的产物。研究“能指”的指称能量究竟有多大?它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语言符号学所研究的范畴。首先关注的是“称谓”,即给予具体事物或概念一个…  相似文献   

5.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思维过程中,人们依靠概念构成判断并形成推理。概念在逻辑上有内涵和外延,种类,关系等内容。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语词。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是对事物质的方面的描述;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总和(范围),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描述。概念内涵与词义相当,但也有区别。词义是表达概念内涵的,词义通过概念间接地反映客见事物。词义有表达概念的作用,但有一词多义,有一义多词。例如,“相”这个数学概念,在开方运算中它可表示开方的结果,在一解元n次方程中它可表示方程的解,这是一词多义;正整数和自然教表示同一概念,正方体和立  相似文献   

6.
宏观和微观这两概念可否作为哲学范畴?它们的内涵、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是什么?本文试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宏观和微观概念的历史考察宏观和微观二词,源于希腊语。前者是“大”的意思,后者是“小”的意思。作为科学概念是物理学率先使用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x射线、放射性的发现和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标志着人们的认识从宏观现象  相似文献   

7.
学术信息     
论行政法上之意思表示/李建良作者在台刊《台北大学法学论丛》第50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在私法领域中民法的编制体系是以权利(请求权)为中心构成,并以“法律行为”作为贯穿其间的核心要概念。而所谓法律行为者,是指以欲发生私法上效果所为意思表示的一种法律事实,基础要素就是“意思表示”。故意思表示在民法领域中具有基石的地位。反观行政法的发展,长期以来,或因囿于有意摆脱民法影响的偏狭观念,或因法制未至健全或遗漏,以致始终停留在学说所建构的行政行为态样上(行政行为论),特别是以“行政处分”作为理论架构的中心概念,…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在说话及对事物进行评论推测时,由于各自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和看法不同,也就产生出了程度上的差异,语气上的肯定和不肯定(Certainty or uncertainty).在表达这种意思时,有的人除了惯用肯定和否定结构外,就喜欢常用“perhaps”或“maybe”来表示,而忽视了其它的表达方式.为了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仅用肯定和否定两种方式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本文就英语中肯定程度(Degree of Certainty)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作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9,(6):11-12
There引导的句子是一种倒装句,表示事物的存在。在therebe句型中,there为引导词,无明显的词义,动词“be”表示“有”或“存在”的意思,主语(名词)在谓语动词be的后面,谓语be的形式随主语的单复数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谈“与”     
“与”是先秦汉语里一个比较活跃的虚词,它的用法也比较丰富。本文认为“与”用为介字或连字是有区别的,为介词时表示对待和协同,引进的是介入某一事物的对象;“与”为连词时,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实词的语法特征比较明显,结合能力比较固定,只具有一种词性。“同志”、“拷贝”、“元素”、“粒子”一类词表示事物概念,是名词;“说”、“听”、“知道”、“遇见”一类词表示动作行为概念,是动词;“淳朴”、“浪漫”、“笔直”、“白生生”一类词表示性质状态概念,是形容词;“一个人”的“个”,“去一趟”的“趟”,这类词表示单位概念,是量词。  相似文献   

12.
拟声词在现代英语中的运用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声法 (Onomatopoeia)是艺术感染力极强的构词法 ,“onomatopoei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nomapoiein ,意思是“name making”(命名 )。这是一种模拟人、生物或非生物的声音而造词的方法。语言中凡以模仿事物或动作的声音而构成的词都称为拟声词。世界各族语言都有大量的拟声词 ,汉语和英语也不例外 ,它是修辞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应用得当可夸张印象。写作时往往由于平平常常的拟声词使整个句子变得鲜明、生动 ,犹如画龙点睛 ,提高感染力。一、拟声词的分类(一 )仅仅模仿发声物的声音 ,而不代表发…  相似文献   

13.
当代英语中的委婉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Euphemism)指用一些含混模糊、迂回含蓄或文雅动听的词语来代替某些过于直率、听之刺耳或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词语,以便于谈论人类生活中某些使人敬畏、恐惧、厌恶或令人感到伤心、不快或尴尬的事物。Euphemism一词来自希腊语:eu=美,好;phēmē=说话;合起来为“说得漂亮”之意。它既指这一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一、国内外部分“情报”定义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加引号的“情报”概念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它与地道的中国情报概念不是一回事。“情报”英文用information表示,俄文中的情报一词也兼有汉语的信息和情报两种意思。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单词表示它。国内外有关“情报”的定义,常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所谓“同一概念”,在形式逻辑里是指具有“同一关系”的两个概念。据一般逻辑著作的解释,所谓“同一概念”,就是外延完全重合,但内涵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例如,“鲁迅”与“《阿Q正传》的作者”,“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社会主义国家”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等等,都是所谓“同一概念”,对于此说,笔者存疑已久,逐渐形成一些看法,现在把它写出来,请同志们指正。 所谓“同一概念”,既然属于形式逻辑两个概念间的一种关系,那么要讨论它,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形式逻辑所说的概念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概念是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反映,而概念间的关系,则是一类事物或现象与另一类事物或现象之间关系的反映。由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因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形式逻辑特定的对象和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研究概念间种种具体的、复杂的关系。形式逻辑仅仅以概念间外延关系为其研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传统的理想定义的检讨“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意思是指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理想”则是现代人经常使用的概念。但是,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给理想下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如张岱年先生认为:“人生理想论即是关于人生最高准则的理论”。也有从社会学角度指出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还有的学者从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等角度认为“理想是指向未来,指向人的生活和活动的远景”,“是对于未来事物的系统的想象”;理想是“道德的最高者”;“是人们的奋斗目标”;是“体现人们关于至善至美的生活和至善至美的人的观念”等等。如把以上诸种理想定义概括起来,也即理想的一般涵义.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向往奋斗追求的目标。其实这种定义  相似文献   

17.
谈“原来”     
一、从语文角度谈“原来”1·0 “原来”实际上是跟时间概念相关的诃。根据表意的功能、同义的替换及语法特征的不同,“原来”可以分化为两个:“原来1”表示“起初,没有经过改变的”的意思,是过去事件发生的时间,可以用“原先”来替换;“原来2”“表示发现真实情况”,有所领悟的语气,它是表示不确切时间,可以勉强用“没想到”来替换。例如: 原来1 (1) 把他往原来关押矿警和日本人的工具房门口推。(《军歌》周梅森) →把他往原先关押矿警和日本人的工具房门口推。  相似文献   

18.
一般的动宾关系是动词支配宾语的关系。但在文言文中有些活用的动词不能支配宾语,却表示宾语具有某种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成为某一事物,这就是特殊的动宾关系。它包括使动、意动、处动、为动、对动和供动六种关系。使动、意动是大家热悉的,本文着重介绍后四种情况。一、处动关系处动关系就是动词对宾语含有“处置性”,表示主语对宾语的一种态度,具有“把……当作……”的意思。处动词一般由名词  相似文献   

19.
作文中的有些词,除了表示一定的意思,还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它表示说话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与感情。使用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不仅能表达一定的意义,而且能表达爱憎的感情。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两个词语“嘴啃泥”和“狗吃屎”,都是表示一个意思,但是感情色彩却不同。“嘴啃泥”是用在好人身上的,“狗吃屎”是用在坏人身上的。爸爸摔了个跟斗,你说他是摔了个“狗吃屎”,他非跟你急不可。再比如同样是  相似文献   

20.
许慎的六书“转注”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书的“转注”,也是以形表意的汉字的一种表意方式。这种表意方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字分别表示同一事物,这就是《说文·叙》所说的“建类一首”。“类”,当解释为事物之首,“建类”即用不同字形表示相类的事物;“首”,当解释为事物之首,一首”即那些相类的事物原来是同一个事物。正因为用不同的字形所表示的相类事物原来是同一个事物,所以这些不同的字形的意义才完全相同,才可以展转相注,这就是《说文·叙》所说的“同意相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